靖国神社最后面的奉安殿存放战死者的灵位,身着白衣红裙工作服的女管理员对我说需要表达真诚悼念才能进入,我只能放弃,后来后悔不如将计就计假意应允。
不同的中国人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靖国神社的态度。
记者郭宇宽曾在靖国神社的留言里看到,不到三分之一的人批判侵略,大多数表达对死者的告慰和怀念,没有一条留言宣扬仇恨、报复或者歌颂侵略的。最右翼的话就是:“没有他们的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我们要学习先辈这种爱国精神,今天的日本人对国家没有尊敬,对工作不讲奉献,光知道享受,真是惭愧。”
2001年8月14日,冯锦华在靖国神社泼油漆抗议,中国许多人表示振奋,说在日本华人都应该这样最好。不过,有中国人也颇有微词,认为是违法行为和愤青之举。其实,我倒不这样认为,我理解他的愤慨举动。
拍摄电影《靖国神社》的中国人李缨被中国主流媒体赞誉,实际上他的拍摄是得到了日本文化厅的资助。他觉得,“反日”是一个片面煽动民族情绪对立的词汇,挑战靖国神社的历史观和“病症”并非等同于“反日”,拍摄《靖国神社》,恰恰是他致意日本的“情书”。李缨认为,“单就这部片子的立项,并得到了日本文化厅的资助,我认为这就反映了日本有关部门重视传统,鼓励文化多元的倾向。日本国内反思靖国神社的思潮一直存在,在一部分政治家中已经相当深刻。”
在胡锦涛主席2008年5月访问日本之前,《靖国神社》因为日本部分右翼政治家的干扰被中止了原定的公映计划,终于巡回公映,成为日本历史上观众最多的一部纪录电影,日本社会最终对这部电影广泛接受。李缨说,也恰恰体现了日本主流社会对靖国神社问题的理性思考能力和“健康的体质”。让他疑惑的是,在最为强烈反对参拜靖国神社的中国,《靖国神社》却迟迟未能获得正常的审查批复和公映许可。
笔者王锦思还特意到靖国神社附近的祭祀战死者的千鸟渊公墓参观,我以前就很熟悉关于这里的介绍。日本将海外发现的35万具无名日军官兵遗骸都收葬于此,每年都有首相和其他皇室成员、政府高官前来祭奠。而今这里摆放鲜艳的黄色白色菊花,和战死者灵魂相伴。我静静地倾听树叶声刷刷,心里暗骂:让战争见鬼去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