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格勃整晚无所作为
正如养母估计的那样,伊利因果真来到莫斯科的舅舅家借住。后者想当然地以为,外甥对宇航员很崇拜,打算亲眼看看他们。要知道,明天就是总书记与航天英雄会面的日子。
吃晚饭时,伊利因随口问道:“您的警服能借我穿穿么?”舅舅有点吃惊:“不行,警服可不是闹着玩的,怎么能随便借?”伊利因笑道:“我开玩笑罢了。”
然而,第二天清晨,伊利因便悄悄溜出了门。和他一同失踪的还有那套警服。
直到此时,克格勃依旧无所作为。按理说,刚刚过去的晚上是最好的机会,足够对伊利因可能的藏身地点来一次全面排查,但他们没有动作。
就这样,伊利因穿着警服,乘地铁来到了克里姆林宫附近。他径直穿过拥挤在波罗维茨基门外的人群,混进了负责安保的警察队伍中。
伊利因的运气不错。他埋伏的地方恰好是两队警察负责区域的交接处,这两队人马互不相识。当伊利因悄然现身的时候,双方都误以为这位“同志”是对面的人。
总书记在最后时刻脱险
此时此刻,莫斯科的克格勃总部又在做什么呢?显然,列宁格勒方面之前发给茨维贡的3份电报没发挥任何作用,要不然,他早就派人搜查伊利因舅舅的住所了。格外滑稽的是,伊利因的舅舅发现警服被外甥偷走后,慌忙向克格勃报告,这才引起茨维贡的反应。
茨维贡派人开车带着伊利因的舅舅四处寻找嫌犯。《独立军事评论》称,这样简单的措施根本不够,茨维贡可能只是装装样子――这位克格勃副主席的动作异常迟钝,直到典礼即将开始时,嫌犯的照片才被分发到安保人员手中。而且,这些照片是伊利因早些时候拍的,照片上的他穿着军服。对于伊利因可能伪装成警察这一点,茨维贡却只字未提。
另一段值得玩味的情节发生在勃列日涅夫身上。当总书记坐上车队中的第二辆车,正打算启程时,车内的电话响了起来,茨维贡要他换到其他车上。勃列日涅夫正一头雾水,安德罗波夫也亲自打来电话:“请您坐到最后一辆车上,立刻!”勃氏意识到或许有什么严重的事情将要发生,在最后一刻按照安德罗波夫的建议做了。
这时,安德罗波夫已经从部下那里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由于情况非常紧急,他来不及将刺客从现场的人群里揪出来,只能先让总书记改换座驾。与此同时,他还向电视台下令,一定要在转播中反复强调,国家领导人坐在第二辆车中。
这个计谋奏效了,荷枪实弹的伊利因搞错了目标,勃列日涅夫幸免于难。
茨维贡的如意算盘
刺杀事件发生两天后,苏联官方才发布简讯,全世界为之震惊。此后几十年间,苏联政府对当中细节一直遮遮掩掩、讳莫如深。人们的头脑里始终有一个难解的谜团:克格勃完全可以阻止刺杀发生,却无所作为,他们在想什么?
《独立军事评论》就此分析称,在苏联时期,克格勃负责人的地位十分敏感。这不仅是因为他们在国内安保方面责任重大,还在于他们往往能在权力斗争中发挥重要作用。在导致赫鲁晓夫下台的政治风暴中,时任克格勃主席谢米恰斯内就扮演了关键角色。所以,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迅速将“自己人”茨维贡安插到克格勃新任主席安德罗波夫身边。由此,茨维贡和安德罗波夫之间的竞争便埋下了种子。
联系到这次未遂的刺杀,最可能的解释是:茨维贡暗中拖延,故意制造险情,意在让一把手安德罗波夫失去信任,进而顶替后者的位置。不过,他的如意算盘未能得逞。
另外,刺客伊利因的下场也值得一提。司法机关认定他为精神病患者,将其送入医院关了起来,直到1990年才获准释放。回家之后,伊利因居然从原单位领到了几十年来的工资和一套房产,得以安度余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