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消息,此前,日本各新闻网站出现过不少关于电话诈骗、银行卡诈骗、专门瞄准高龄老人的金钱诈骗等等报道。毋庸讳言,这些案件中有不少是在日中国人参与作案的,因而给日本社会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但是,也必须指出,这样的印象一旦形成,就容易被日本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利用。
据报道,4月21日中午,日本人山崎胜己假扮成警察,给香川县高松市一位78岁的女性打电话,谎称其银行账户被中国人通过伪造银行卡的方式盗取了现金,要求该女性将自己的银行卡交给前去取卡的警方人员,以办理补偿金返金手续。幸亏当事人警觉报了警。警方在案发当天就抓到了这个拿“中国人”当挡箭牌的日本不法分子。据山崎胜己交代,他也是被拉下水的,背后还有其他日本人。
这个诈骗未遂案件虽未给当事人带来经济损失,但影响非常恶劣。关键就在于嫌疑人在诈骗时,打的是“中国人”的名义,究其原因就是近两年以来,有在日中国人参与的各类诈骗案件数量增加,甚至发展到跨国电话诈骗,犯罪分子认为用这样的借口,更能够在警方面前增添障眼法,为自己争取时间逃脱。俗话说“苍蝇不叮没缝儿的蛋”,如果没有先例,不法分子也抓不到在日中国人的“小辫子”――发生这样的现象应该从在日中国人内部找原因。
在这桩案件的背后,还反映出另一个层面的问题,那就是在日中国人很可能将要在改变自身形象方面付出巨大的努力,与之同时所付出的代价也是可观的。
中国人生活在日本,在还没有完全获得这个社会认可的时候,做出了违反社会规则的行为,就很容易失去社会对整个在日中国人群体的信任,这不仅仅是影响到一个两个人的日常生活,而是会给整个在日华人社会带来从社会承认,到经济收益等各个方面的负面影响,讲得更远一些,甚至还有可能扩展到中日两国之间的交往。
互信,不仅是两国政府之间的外交工作,而首先应该是建立在两国国民互信的基础上的。现在发生了日本人打着“中国人”的幌子行骗的事件――事情不大,所涉范围也没有扩展,但其背后的影响不可小觑。在日中国人的更应严格要求自己。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