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混乱的核信息让世界困惑 日本正迎来不吉利的春天

www.sinoca.com 2011-03-29  中文导报


  “1000万倍”是27日日本核危机的最新关键词。东京电力公司昨天中午公布,福岛第一核电站二号机组地面积水的辐射物质浓度陡增到正常值的1000 万倍,无论它对于实际污染力意味着什么,这个数字就足以把日本社会甚至整个世界吓一跳。但到了昨天晚上,东京电力公司又迅速把说出的话“往回收”,称 “1000万倍” 数字有误,有可能把真实情况夸大了“10万倍”,需重新检测。核污染这么重大的数据,日本方面发布起来既轻率,又前后矛盾,颇令关心日本核危机的世界舆论困惑。昨天是日本核危机的第17天,本月21日,菅直人首相曾乐观地宣称 “可以说我们已经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但最近几天的事态显示,这条隧道比菅直人预期的很可能长很多。社会焦躁感近日在日本回升。《日本时报》27日说,日本正迎来一个“不吉利的春天”。

  日本连夜修改核信息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当东京电力公司27日中午宣布“福岛第二核电站二号机组泄漏的水辐射量达到每小时1000毫西弗特”的消息时,日本《东京新闻》如此评论该国核危机中出现的意外。这个新数据意味着比反应堆正常运行时的数值高1000万倍,远远超出政府设定的安全极限。伴随着世界对日本核危机可能出现恶化的忧虑。“1000万倍”迅速在国际媒体上传播。以色列《国土报》说,数字达到了“致命水平”。英国《卫报》称,该数据在日本引发了新担忧。

  但到27日夜间,事情出现戏剧性变化,东京电力公司副社长武藤荣连夜召开记者会,就该公司中午发表的核泄漏信息进行更正。武藤荣称,该公司人员测量时将钻 -56弄错成放射性碘-134了, “我们十分抱歉”。日本媒体说,东京电力公司的这种错误可能意味着二号机组的核辐射浓度被夸大了10万倍。《日本经济新闻》评论称,东京电力公司人员看来非常不专业。在这个非常时期,报镨数据造成的恐慌很大,东电上层27日早些时候对工作人员,所报数据丝毫没有怀疑,就直接发表。可见东电的上层仍是摆设。

  “美国之音”评论说,东京电力公司这样的信息变化让人感到困惑。多家国际媒体都强调说,在日本核危机中东京电力公司早就被多方严厉批评有隐瞒信息的行为。事实上, 27日中午,东京电力公司公布信息时就已经在多国媒体上引发混乱。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日本官方信息缺乏统一,可能加剧外界对日本政府反应的担忧:日本原子能安全保安院发言人说, “很有可能积水是来自反应堆堆芯”,日本首相菅直入的发言人则拒绝作此判断。

  现在的日本,时核辐射值的关注远远超过了对日经指数升降的兴趣,许多人每天通过电视、报刊、网页确定自己所在地的辐射强度,察看水源的污染程度也成为必不可少的事情。日本《每日新闻》27日称,日本企业对其产品进行辐射物质检测的请求正涌向日本海事检测协会,从食品到螺丝钉、螺母等机械用品,从尿不湿到橡皮几乎无所不包,日本全国近50台检测机器在满负荷运转。因为很多外国企业要求日本方面出具“无核辐射污染证明”。《日本时报》27日的文章写道,日本人面临的是一个不吉利的春天,死亡数字已经令人麻木,日本还将在环境、社会、经济方面面临更长期的挑战,人们头脑中充斥着恐惧和不确定性。“损失如此巨大,影响如此深远,伤口如此之痛,使得警告劝诫都变成了陈词滥调”。该报称,日本需要数月――如果不是数年――来部分结束现在面临的混乱。27日晚间,日本电视台播放的专题也是:核事故何时才能结束?《朝日新闻》27日报道说,在日本震区,从“杀气腾腾的外国抢劫者”到“雨水加剧核浮尘危害”等谣言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在传播。

  26 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天野之弥对《纽约时报》说,日本核危机远未结束,从所有标准来衡量,这都是一次非常严重的事故。他称看到了“一些积极迹象”,但日本的核紧急状态将持续数周,甚至数月。法国《快报》的文章称,如果仅是核事故的隐患排除,那么视日本当局愿意付出怎样的代价,可能需要几周或几个月;如果算上因此而造成的停电、人口迁移等对经济、社会所带来的冲击,可能需要l8个月左右:如果算上心理阴影、核事故对全球能源市场的冲击及全球能源战略走向的影响,那就更长了。《西日本新闻》27日报道称,从事“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对人以及环境影响”调研的俄罗斯科学家亚布洛科夫称,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最终死亡人数,国际原子能机构宣布“最多9000人”,他认为约100万人,还称辐射会影响7代人。俄罗斯《晨报》25日引述专家的话说,福岛核电站周边10公里区域至少需要5年处理后才可住人。《温哥华太阳报》说,在美国的三里岛核泄漏事故中,工人们只用了4天就稳定了部分熔化的核反应堆,没有一个人受伤。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件中,工人们用了数周时间来稳定爆炸的反应堆,用了几个月来清理放射材料。

  “日本只能团结5年”?

  共同社27日报道说,最新民调显示,菅直人内阁的支持率为 28.3%,较上月的调查反弹8.4个百分点。共同社还报道了另一个消息,岩手县5000名志愿者冒着严寒正活跃在灾区各个角落。最新一期的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刊文说,空前的灾难使日本社会出现积极变化,旧式的英雄主义提升了国民情绪。在日本灾区,几乎每到一处都能看到灾民试图重建破碎的生活。灾民们感到自豪,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获得承认,“10年后再来看看”这句话被很多人说起。

  《经济学家》前主编艾默特曾在1989年日本经济繁荣之时预言泡沫会崩溃,他日前接受韩国《朝鲜日报》采访时认为,二战战败曾使日本一代入团结起来,但此次海啸不会这样,大概只会团结5年左右。因为日本社会坚决反对变化,经济越成熟,反对变化的倾向也越强。海啸后的重建短期内会使日本社会变得灵活,但这种效应不会超过5年。 “此次不会像1945年以后那样从根本上改变国家和国民”。艾默特分析说,在长期不景气状况下,日本越来越脱离国际社会。日本很可能在忙于重建灾区的同时变得更加内向。

  能让日本社会振奋的另一个契机或许这几天就会出现:樱花要开了。美联社26日说,在这个举国同悲的时候,樱花盛开将唤起某种奇妙力量。对日本来说,这种昙花一现感也是力量的来源。弱不禁风的樱花也是作为日本英勇之缩影的武士的象征。武士阶层喜欢樱花,因为它们不留恋生命,而是短暂地绽放,在其最辉煌的时候凋谢。就此而言,樱花代表“武士道”精神――即结合了吃苦、勇敢和自我牺牲的武士行为方式。当人们喜欢称日本上班族为当代武士时,这与其说是夸张,不如说是因为这些人的生活方式,他们能忍受繁重、单调的劳动,为了某个共同目标百折不挠。

  路透社则对日本的民族特性评论说在发生灾难的日本东北部看到的那种坚韧不拔,应该追溯到作为日本民族根基和源头的农夫和渔民,而不是武士和商人。日本一名作家曾写道:“农业社区的核心特点就是人们意识到,不管你怎样辛苦劳作,一场天气突变就能让你倾家荡产”, “这是一种‘无助者’的文化”。农业文化根基塑造了灾民守望相助的应对灾难方式。他们的本能就是存贮资源、相互帮助、自给自足从而生存下去。路透社称,即使在背井离乡的情况下,日本人也更倾向于向“内部”寻求力量,甚至会对外界伸出的援手感到羞愧。

  在这次灾难中,日本社会对外部的帮助显得礼貌而谨慎。共同社称,日本政府26日决定不接受中国海军医疗船协助救援日本灾民。外务省内曾对以接受中国海军医疗船协助救灾为契机重启因撞船事件而中断的日中高级别交流抱有期待,防卫省官员则认为灾区附近的港口和海岸受到海啸破坏,医疗船难以停靠。27 日,《环球时报》记者独家从中国国防部官员那里了解到,对日本特大地震和海啸灾情,中国军队深表同情,表示愿向日方提供必要帮助。中方为此在第一时间做好了相应准备,目前尚未得到日本官方正式答复。该官员说,中方注意到此次灾情情况复杂,双方将继续就今后合作保持有效沟通。

  “核工业的傲慢放大了人们的恐惧”?

  27 日,中国环境保护部负责人说,环保部门继26日在黑龙江省东北部检测到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之后, 27日又在黑龙江省抚远县等四个监测点检测到了极微量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初步确认来自日本福岛核事故。由于检测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所带来的附加辐射剂量小于天然本底辐射剂量的十万分之一,仍在当地本底辐射水平涨落范围之内,不需采取任何防护行动。

  俄新社26日引述核专家的话说,最近两三周日本核物质可能扩散到全世界。美联社27日说,内华达州成了日本核辐射光顾美国的又一个地方,但专家说不存在健康风险。俄新社同一天说,俄远东地区官员表示,27日远东的核辐射值在正常范围之内。中国疾病控制中心核辐射专家苏旭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目前多国部在严密监测进口食品与本国空气中是否含有核辐射物质,政府的监测手段和水平是可靠的,可以令民众放心。

  韩国《东亚日报》25日刊文说,即使西风变成东风,日本福岛核事故中泄漏的放射性物质传到韩国,也几乎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汉阳大学核专家李在己警告说,必须预防核恐慌引起的社会混乱。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爆炸发生后,由于担心婴儿畸形等问题,仅在 1986年一年,在德国进行人工流产的就有4000多人,希腊2000多人。美联社26日说,人们对核问题的看法跟理性无关。风险和核能专家说,它关乎恐惧,是核工业的傲慢放大了这种恐惧。美国哈佛大学风险沟通专家罗佩克说: “核辐射恶名昭著。它会引起自然的负面联想:癌症、炸弹、灾难。”报道称,据核工程师艾伦估计,核事故风险为十万分之一,相当于一生中被雷电击死的几率。相比之下,美国人死于汽车事故的几率是1/88,被枪杀的几率是1/36,死于蜂蜇的几率是1/71623。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韩进行中国核电站爆炸模拟实验 称辐射将遍布韩国
下一篇:美国人这样教育富二代 国内某些人看了不脸红么?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