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地震中的中国人
此次伤亡惨重的一个原因是地震“几乎正中靶心”,2月22日的地震震中位于基督城西南方向10公里处。另一“关键因素”是这是一次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4公里。
撰稿/乐 蕴
又一场无情地震,震碎了多少家庭的心!
截至3月1日――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6.3级地震后一周,遇难者人数已经升至154人,仍有约50人失踪。警方预计,地震的遇难人数或达到240人――72小时救援黄金时间早已过去,受困者生还希望越来越渺茫。
1日下午12点51分 (北京时间上午7点51分),新西兰举国默哀两分钟,沉痛悼念遇难民众。就在之前一天下午1点,克赖斯特彻奇举行了首个地震遇难者葬礼,被埋葬的是地震中最年轻的遇难者、5个月大的婴儿巴克斯托尔?高兰。小高兰于去年9月克赖斯特彻奇市地震后一个多星期出生。那场地震震级为里氏7.1级,没有人死亡。这一次,小高兰终究未能幸免于难。
新西兰总理约翰・基说:“这绝对是个悲伤时刻,大家目睹了国家历史最黑暗的一天。”经历过汶川之殇的中国人,深知这种痛的滋味。这种心痛,为了新西兰的民众,也为了遇难或失踪的中国同胞。
2月25日中午,中国救援队抵达克莱斯特彻奇展开救援工作。3月1日,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公布的名单显示,在克赖斯特彻奇地震中失踪的中国公民仍为24人。
孩子,你回来!
失踪的中国公民主要是留学生,且女生居多。他们就读于当地私立语言培训机构国王教育学院,该学院位于克莱斯特彻奇市中心的CTV大楼(坎特伯雷电视大楼)第三层。2月22日中午地震发生时,学生们刚刚下课,正在第四层的餐厅用餐。震后,大部分失踪的中国学生就被压埋在CTV大楼底下。
据在当地采访的媒体记者观察,克莱斯特彻奇市超过一半的建筑物已成危楼,而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CTV大楼是整个市区损毁最严重的建筑,6层楼全部垮塌,只剩下一面烧得漆黑的残墙。地震发生后,可能由于餐厅煤气泄漏导致了爆炸,现场目击者回忆,产生的大火足足燃烧了数小时。
中国留学生武昱在同城的坎特伯雷大学就读。地震半小时后,他赶到垮塌的CTV大楼废墟旁,希望能把自己的女朋友救出来,但是一直没有找到。之后的几天,他作为一名志愿者为搜救提供帮助,并且祈求有女友获救的消息,“可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失,我真害怕她永远回不来了”。
相比之下,地震时同样身处CTV大楼里的留学生刘宏玲就幸运许多。当时,她正在三楼用微波炉热饭,然后“一瞬间就从空中坠落,周围都成了碎片”,从三楼掉到一楼的刘宏琳看到旁边有扇震破的玻璃门,就从里面爬了出去,成功逃离。但是由于受到强烈惊吓,并且丢失了手机,死里逃生的刘宏玲没有第一时间向警方求助,也未能联系上家人朋友,直到后来在路人的帮助下,才找到了她的寄宿家庭,由房东帮忙报警。
2月28日,有12名失踪人员的家属赶到了这座被在新华人称为“基督城”的城市。尽管CTV大楼现场布置了3台大型挖掘机和1台重型起重机,尽管中国、日本、美国和新西兰的救援队没有停止搜救工作,但家属们在入境新西兰时,已被通知要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
新西兰外交部长穆雷?麦考利过去两天一直在和其他国家的外事部门通电话,“我告诉他们我们掌握的信息,都是失踪者家属所不愿意听到的。我们可能会得出他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最坏的结论。这些家属将在未来几天收到最坏的消息”。中国失踪学生的家长们带去了孩子平时使用的物品,希望能够放置在现场寄托哀思――大多数孩子是家中的独生子女。
“人生就像一张有去无回的单程车票,没有彩排,每一场都是现场直播。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对人生最好的珍惜。把握现在,畅享人生!”这是杭州学生李得在2011年1月22日的QQ空间日志上写的话。当他的名字出现在失踪人员名单上时,大家仍然觉得,这至少说明还有一线生还的希望。
然而,2月26日(震后第四天)凌晨3点,李得的父亲李新安收到已在新西兰的妻子廖璐霞的一条短信:李得的遗体已被找到,确认遇难了,现在暂时安放在当地某家医院。随后赶到新西兰现场的李新安痛苦不已,在他怀抱的鲜花上,夹着一张卡片:“儿子:爸爸要你早点回家!爸爸想念你!”
2月28日,中国教育部、外交部工作人员和新方警署、教育部、外交部举行了紧急会议,并决定从3月1日起每天下午1点半,新西兰警方在克赖斯特彻奇的路易?艾黎中文学校,与中国失踪者的家属举行内部见面会,通报最新搜救情况,并且安排家长们接受心理治疗。
网友iAdagio在新浪微博上写道:“这两天听了太多伤感的故事。那些赶来基督城的失踪学生家属,不论反应激烈还是平静,内心都承受着巨大的悲痛。这让我更加觉得,保护好自己是多么重要,不仅仅为自己,更为视自己如生命的爹娘。机场里,一对母子在震后相见,他们紧紧相拥了很长时间不愿放开。”
华人互助起来
地震发生后,新西兰当地华人社团迅速发起互助行动。
基督城内,华人开设的便利店和中餐厅很多。地震中,便利店几乎全部倒塌,餐厅被砸得面目全非,还有华人反映商铺遭到趁火打劫。但是据新西兰南岛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会长、新西兰中华企业家协会会长王建京向媒体记者介绍,当地华人非常齐心,大家互助意识很强,成立的华人华侨救助组中,不乏医生、护士等专业救援人员。
“虽然不少华人的房子或倒塌,或停水停电,但许多震后家中设备齐全的华人毫不吝啬,将无家可归的同胞接到家里住,不少侨领或华侨的家中住进了很多人。”王建京说,有一位朋友因地震生意受损严重,房子也塌掉了半边。尽管情况恶劣,但听说当地一名华人房屋毁坏后,这位朋友毫不犹豫地将其接到家中居住,还有一位侨领家中已经住了30多位华人。
一位潮州餐馆老板还找到王建京,提出为大家免费提供餐点。“即便是最为珍贵的食物,当地华人也是能捐多少就捐多少。”王建京说,“曾经的地震灾难都挺过去了,这次我们互相帮助,积极参与当地救援,一定会好起来的!”
由于很多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华人报纸无法印发,电台发射台也被震塌,地震扶助小组就借助网络,向外界传播信息,全力搜救失踪华人。他们建立的网站上线第一天,点击量就破百万。网站设置了“目前无法联系上的中国人”的专栏,并请网友将目前联系不上的基督城其他华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发送至小组设置的邮箱,小组向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和领事馆报告华人失踪者姓名。
有一家新西兰华人门户网站,震后在首页刊登出部分失去联系的中国学生的照片,照片的下方打着一行字“你知道他们的消息吗?”各校学联也即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比如坎特伯雷大学学联会就在有关地震的专题论坛发出了数名失去联系的中国学生的照片,希望大家积极提供线索。
鞍山人刘玉忠已经在克莱斯特彻奇生活了10年,在当地一家酒店做经理。地震时,他在位于城西的家里,距市中心大约3公里,平时开车约10分钟。晃动结束后,他直觉高楼居多的市中心情况“肯定好不了”。由于车辆已经不能通行,刘玉忠步行前往市中心。
20分钟后,刘玉忠看到了比想象中还惨的市中心景象,有着150年历史的地标性建筑基督城大教堂拦腰折坍,自己工作的酒店墙面也出现了很大的裂缝……
由于当地警方和军队不让非专业人员进入重灾区参与救援,刘玉忠和其他华人想帮忙也无从着手。但是华人侨胞很快做起了支援第一线的后勤工作,他们组织捐款,帮助收集失踪人员名单,接待中国使馆人员和营救队,发布超市、旅店、饭店的开业信息,“不管之前彼此是否认识,当下都变成了一家人。”
震后第五天,北京华侨孙文璞辗转找到“中国驻新西兰大使馆基督城抗震救灾指挥部”,表示愿意向有需要的华人华侨或国内同胞提供住宿和其他帮助。孙文璞在市中心经营的便利店正好处在大教堂旁边,震后该区域处于戒严状态,他也无法前去察看店面情况,只好在网上关注动态。
他在当地华人华侨常去的中文网站“天维网”上看到互助倡议,下面有很多人跟帖提供自己家的地址、电话以及可以提供的帮助。当他看到消息说,因为来克莱斯特彻奇的救援人员和外国记者太多,有位中国记者在4天里换了3家酒店,就马上给使馆方面打电话,但电话一直占线,王文璞索性直接找到救灾指挥部登记个人信息。
在灾难面前,传递爱心的互助者是不问国籍、不分彼此的。克雷格?特伦巴斯是市中心某街区的老住户。2月22日的地震造成他家的地下水管爆裂,短短几秒钟内,数米高的水柱就裹挟着泥浆从地底直冲上天。看到特伦巴斯家受了灾,他的华人邻居纷纷主动前来帮他清理。特伦巴斯感动地说:“我的邻居中有很多人来自中国和泰国。地震发生后,他们都来到这里帮助清理废墟。”
正如克莱斯特彻奇市市长鲍勃?帕克所呼吁的:“今天,我们请求每一位克赖斯特彻奇的市民,向你周边的人提供帮助,不求回报。这可以是一个简单的微笑、一次温暖的握手、一个亲切的拥抱,甚至只是一句安慰的话语。今日阳光普照,我们需要鼓劲前行,我希望每个人都为此而努力。”
为何如此惨烈
2010年9月4日,克莱斯特彻奇也经历过一场地震,大约10万座建筑受损,不过没有出现人员死亡,被视为奇迹。当时分析人士认为,除了新西兰地广人稀的自然优势之外,主要得益于该国通过不断摸索得出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抗震减灾体系:抗震法治化、抗震全民化、保险多元化。
此次再度遭遇地震,震级较弱,却无法复制零死亡奇迹,这是为何?
用澳大利亚斯温伯恩大学工程系副主任约翰?威尔逊的话说,此次伤亡惨重的一个原因是地震“几乎正中靶心”。2月22日的地震震中位于基督城西南方向10公里处,而去年9月地震震中位于城市以西30公里。
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地震学家加里?吉布森分析,另一“关键因素”是这是一次浅源地震,震源深度为4公里,而去年地震的震源深度是33公里。这意味着,此次地震能量抵达地面前很少被吸收,加上克莱斯特彻奇城市“地基”较为松软,坐落在沙土之上,放大了地震引发的震颤,因此加大地震杀伤力。
再者,地震来袭时,正值工作日午餐时间,市中心商业区顾客人数众多,各种公共设施开放,因此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作为多地震国家,新西兰上世纪70年代以来注重建筑防震设计,有专门的建筑法。从22日地震建筑物损毁情况看,多数现代建筑显示出较好的抗震性能,但像克莱斯特彻奇大教堂等历史建筑却没能逃过此劫,损毁严重。澳大利亚斯温伯恩大学的威尔逊直言,老建筑受损严重并不意外,因为它们厚重、结构脆弱,经不起剧烈震颤。“不过,有些现代建筑的坍塌,确实令我们感到惊讶。”
据当地华文媒体2月28日介绍,有失踪中国学生的家长已经对CTV大楼的质量提出质疑。承受丧子之痛的李新安说,听说CTV大楼在去年的地震中就变得有所松动,但没有人去进行维护,“周围的楼都是好好的,为什么只有这栋楼房倒了?”
在华文媒体记者追问下,克赖斯特彻奇市市长鲍勃?帕克表示,“我暂时没有听说过这座建筑有安全隐患,如果有进一步的消息,我会通知你。”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