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迎宾。
打破“中国威胁论”“经济外交”是关键
核心提示
在美国高调“回归”亚太的大背景下,美国将印度视为遏制中国的潜力股,甚至意图将印度培养成类似日本、澳大利亚式的军事盟友。虽然印度与美国的关系越走越近,但“印度一直以来都有一个大国的梦想,发展印中关系对印度来说也是一个客观需要。”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研究员傅小强
中国、印度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巨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外交政策与大国意识,中国要实现伟大复兴,印度则以“有声有色的大国”为最终目标。因此中印双边关系的关键在于中印自身,不可能像外界所说的印度会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城
新闻背景
温家宝总理15日~17日对印度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这是中国领导人近5年来首次踏足新德里。
温家宝总理的访问获得了丰硕成果,双方决定建立两国总理热线、两国首脑定期互访机制、签署了160亿美元的经贸合同、到2015年将两国贸易额提升到1000亿美元等。
不过西方媒体似乎不甘心中印两国化解矛盾走上战略互信的道路,反而依然在热炒“龙象之争”的话题。
本次的《圆桌会议》,我们邀请到了中国两位著名的南亚问题专家。他们认为“龙”与“象”在16日的拥抱还是传递出这样一个强烈信号:这是两个有头脑的国家,他们不会因为西方的哨子而表演起“亚洲式摔跤”。
中国展示“经济肌肉”
让印度分享崛起成果
美国智囊詹姆斯敦基金会在其《中国简报》中指出,中国政府正在以经济外交遏制中国威胁论。最近一年来,美国大打“安全牌”拉拢中国周边国家,以遏制中国崛起。文章认为,中国选择的回应方式是展现其经济肌肉,印度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之一,中国希望以此表明,中国的崛起将给世界带来双赢。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傅小强副研究员告诉《广州日报》,经济手段是中国的优势,通过夯实中印关系的经贸基础,“美国最近确实做了很多小动作,中国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因此有了微妙的变化,呈现出经济上靠拢中国、安全上靠拢美国的态势。我们就是要利用经贸优势打破这种僵局。”
印度驻华大使苏杰生博士今年早些时候接受《广州日报》采访时曾感慨中印经贸关系缺少足够的互补性。不过在傅小强看来,中印双边贸易在2015年达到1000亿美元的蓝图并非遥不可及。“由于双方缺乏足够的了解,其实印度的矿石、农产品、信息技术、制药等行业在与中国合作的前景非常远大。”
傅小强也强调:“要想推动双方经贸关系的发展,也还要打破一些观念上的壁垒。比如说,印度在华出口铁矿石方面就一直有些不情愿,认为两国同为发展中国家,印度向中国出口矿石有些丢面子。这种观念必须要破除。”
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南亚研究室主任赵干城认为,温家宝总理访问印度达成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远远超过了美国口惠而实不至的承诺,“中印之间的经贸做大,对双边都有好处。经贸往来的增加,反过来又能增加两国的相互了解。”不过他也冷静地表示,这并不意味着一定能推进中印间的战略互信,只是多了一条沟通的渠道。
印度不甘心做美国“爪牙”
“龙象”互斗成全西方世界
中印之间存在着领土争端,再加上这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的邻国同为“金砖四国”,西方媒体这几年开始热衷“龙象之争”的炒作。中国学者指出,中印互斗不代表两国真实的想法,如果两国互斗,只能让亲者痛仇者快。
赵干城指出,中国、印度两国都是世界上的“巨人”,都有自己的独立的外交政策与大国意识。因此他认为中印双边关系的关键在于中印自身,他并不认可外界所说的印度会成为美国遏制中国的工具。
赵干城解释说,印度独立后的外交政策是一直以独立、不结盟为行动指南,以尼赫鲁“有声有色的大国”为最终目标,因此印度的一切对外行为都是以自身利益为圭臬,成为他国工具的概率很低。他认为,中印是大国、又是邻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很正常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傅小强认为,美国高调“回归”亚太,其意图将印度培养成类似日本、澳大利亚式的军事盟友。
在傅小强看来,中印之间在国际化大舞台上其实有着广泛的共同利益,如在气候变化问题、限制美国的金融霸权等领域,两国都有着广泛的合作基础。他呼吁印度政府应该冷静看待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挑拨离间,踏踏实实从经贸关系起步发展中印关系。
安理会“五常”纷至沓来
印媒:“世界转向印度”
温家宝总理此次访问印度,是自今年7月以来第4位访问印度的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领导。
7月底,刚上任2个月的卡梅伦,就对印度进行了访问。11月,美国总统奥巴马利用参加G20首尔峰会的机会,对印度进行了为期4天的访问。法国总统萨科奇也于本月4日,开启了印度之行。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也将于12月底21日~22日访问印度,双方将签署一份总额高达300亿美元的军火合同。
就在温总理抵达印度前,印度总理辛格刚刚结束对德国的访问。德国总理默克尔表示,两国将在2011年在印度举行“德国年”的活动,以纪念印德建交60周年。届时,默克尔也将访问印度。
日本《读卖新闻》评论说,安理会“五常”相继访印,反映出印度在国际社会影响力不断提高的事实。印度媒体的论调更高,《印度快报》总编古普塔在该报社论中说,这反映了印度作为新兴国家迅速崛起所享有的新地位和影响力,甚至声称“现在世界权力的天平倾向印度这边”。
赵干城认为,国际社会对印度的“关注”原因有二:一是利用印度的市场增加出口,把印度的发展当做是机会;二是利用印度来牵制中国。不过在他看来,印度底子薄、基础差,影响力虽然在上升,但就经济总量来说也只有中国的1/4强,成为全球大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巴“全天候”盟友
不影响中印关系
谈到中印关系,就不能不提到巴基斯坦这个话题。与其他常任理事国不同的是温总理还要对巴基斯坦进行为期3天的访问,这也让某些印度媒体感到了不满。
赵干城强调,巴基斯坦是中国“全天候”的盟友,是经得起国际形势的考验的,中巴的传统友谊得以维护是有历史和现实原因的,但是指责中国利用巴基斯坦牵制印度是没有理由的;中国不支持任何一方的敌对行为,真心地想促进印巴关系的和解,在对待双方关系上是平等的。
傅小强表示,在中印巴三角关系中,中国这些年来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日益默契,双方已经建立起全天候的战略伙伴关系。巴基斯坦政府相信,中国与印度发展关系并不会牺牲巴基斯坦的利益,这也让中国在发展中印关系时没有后顾之忧。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