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坎昆决议艰难出台幕后:美日迟疑岛国愤怒(组图)

www.sinoca.com 2010-12-12  新京报


  [导读]历时13天的坎昆气候峰会11日凌晨落幕。退步的日本、迟疑的美国、不甚积极的欧盟、愤怒的小岛国家,以及基础四国的多方较量后,最终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

2010年12月1日,丹佛,示威者要求奥巴马政府制定更严厉的政策控制二氧化碳排放。

8日,坎昆,环境保护组织成员在水下举着世界地标性建筑的模型抗议。

10日,菲律宾青年提醒人们全球变暖引发的海平面上升后果。

10日,坎昆,青年手拿“1.5度=生存”的条幅抗议。本报记者 储信艳 摄

  会议最大的成果在于挽救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各方得以继续在这个框架内讨价还价,而更多的关键问题被留到了明年的南非德班气候大会来解决。

  为期13天的坎昆气候峰会终于落下帷幕。大会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个工作组分别递交的决议,会议挽救了联合国气候谈判大会。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隆致词时称,“这是开创历史的一天”。不过,对于关键性的《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等问题,要留待明年南非气候大会解决。

  10日,是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最后一天。但是,这不是终点,而是各国部长们“魔鬼式”马拉松谈判的起点。

  原定下午6时结束的大会,一拖再拖,直至11日凌晨3时多,才随着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6次会议(COP16)主席埃斯皮诺萨的一锤定音,宣告结束。现场掌声雷动,以感谢东道主墨西哥的努力。

  玻利维亚成唯一反对者

  10 日晚,在“月宫”门口,一群青年举着“1.5度=生存”(去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共识,到本世纪中叶将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的标语,大声喊着口号。赶来的保安将抗议的青年们强行推入一辆大巴,记者们蜂拥而至。喊叫声、打斗声、照相机快门声混成一片,而在一个角落里,几个抗议的女孩抱在一起,哭了。

  10日,在经过了一天的“抓瞎”之后,参会人员终于盼来了“曙光”―――《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6次缔约方会议(COP16)第9次会议召开,这意味着各国在闭门会议上基本达成共识,可以就文本开始表决,大会有望顺利结束了。

  人们蜂拥进入会议厅,座无虚席。COP16主席埃斯皮诺萨女士的发言引来一阵阵掌声。

  埃斯皮诺萨女士尽量缩短整个过程。比如,当一个会议结束之后,她宣布:“请允许我暂时休会。”一秒钟之后,她又说:“现在,请允许我召开下一个会议。”

  在表决文本的过程中,与会的194个缔约方中,唯有玻利维亚代表提出了激烈的反对意见,“我们虽然是一个小国家,但是要有尊严。我们要发声,我们不同意这个协议。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倒退。”但是埃斯皮诺萨女士表示,必须尊重其他193个缔约方的意见,玻利维亚的意见未被采纳,但“会将意见记录在案”。

  终于,在11日凌晨3时左右,埃斯皮诺萨女士最后一次敲下小锤―――会议通过了《公约》和《议定书》两项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发达国家将按照在哥本哈根大会上做出的承诺减排量减排,但是对此没有强制要求;发达国家设立一个绿色气候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适应气候变化。

  日本开篇搅局掀起暗流

  历时13天的坎昆会议,充满了各种好消息和坏消息。

  虽然坎昆微风轻拂,海景迷人,但是与会各方却没有时间和心情享受这一切。经过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挫折,各方对坎昆会议的预期普遍降低。在减排目标等关键问题上达成有法律约束力协议的可能性几乎没有,人们寄希望于其他的方面能够有所进展。即使如此,谈判仍然十分艰难。

  整个会期的谈判难点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问题,这也是最重要的矛盾焦点。然而,会议刚刚开始,就传来了坏消息。

  12月1日,坎昆气候大会刚刚开始,日本就宣布拒绝承认《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要求建立一个新的减排框架协议取而代之,并给新兴经济体设定减排目标。这显然违背了气候谈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日本代表团发言人山田彰说,“日本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已经显示了重大的努力,气候变化的责任应当各国共同承担。”

  虽然日本的态度早就不是秘密,但是日本这种企图废止唯一有法律约束力的《京都议定书》、给没有减排义务的发展中国家强行设定减排目标的态度遭到各方强烈谴责。然而,会议刚开始就出现这种局面,发展中国家仍然感到失望和沮丧。这是坎昆会议的第一波暗流。

  “坏小子”美国态度倒退

  “现在就看美国的表态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对本报记者表示。

  近半个月来,美国代表团在大会上的公关仍然做得很到位,几乎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但是立场却没有变化。美国气候特使斯特恩表示,美国会履行“到2020年温室气体在2005年的基础上减少17%”的承诺,但前提是获得国会批准。

  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美国长期游离于《京都议定书》之外,不承认强制减排目标。专家推算,美国的减排目标仅相当于在1990年排放基础上减少4%。

  11月2日美国中期选举,民主党大败。充斥着“全球变暖怀疑论者”的美国共和党重新夺回众议院,并大大削弱了民主党在参议院的控制权。美国国内政治的变化反映在此次气候大会上就是,美国的表态比哥本哈根大会时的承诺明显弱化。

  杨富强说:“美国这次的态度就是,我表态了,我很想谈。但是继续谈的时候,这个我不同意,那个也不同意。讲的是一套,做的是另外一套。”

  分析人士称,如果美国不做出让步,其他发达国家比照着美国,也不太可能再妥协。特别是包括日本、加拿大在内的“伞形国家”,如果他们以美国为“挡箭牌”也脱离《京都议定书》,那么日后的谈判将非常困难。

  “基础四国”表现团结

  与此同时,作为新兴的发展中国家,“基础四国”在此次大会上表现得比较团结,坚决支持双轨制。

  虽然一度传出印度环境部长拉梅什暗示,印度将“屈从”于压力,同意承担有法律约束力的减排目标,但是这条消息马上又被拉梅什本人“辟谣”了。

  在会议期间,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坎昆气候大会中国代表团团长解振华多次重申中国坚定捍卫《京都议定书》的立场。

  此次大会积极的消息也来自基础四国,中国的“十二五”碳减排和非化石能源结构改变的具体承诺,低碳城市的试点成果获得多方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欧盟一向是推动国际气候问题前行的重要力量。尽管欧盟在坎昆会议上的减排目标没有大的改变,即承诺到202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 年的基础上至少减少20%,并表示如果其他国家提高减排目标,欧盟将视情况将其目标提高到30%,但由于国内经济危机的影响,欧盟在此次大会上未能承担起领袖的作用。

  德班谈判任重道远

  但是,更多的问题――包括有法律效力的减排目标、快速启动资金的具体问题和森林问题等等―――都要留待明年的德班大会来解决。

  此外,决议对最关键的问题《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措辞模糊,《议定书》特设工作组应“及时确保第一承诺期与第二承诺期之间不会出现空当”,这一说法虽然认可存在第二承诺期,但并未给出落实第二承诺期的时间表。

  坎昆会议结束了,裂痕依然明显。2012年并不遥远,南非德班转瞬即到,不知那时的硝烟会如何弥漫。

  记者直击坎昆:今年坎昆有点冷

  ■ 几乎每个亲历过哥本哈根峰会的人都认为,相比之下,坎昆的气氛很冷静,人们对会议期待不高,人气冷,天气冷,就连主会场的名字“月宫”也平添一份沉静。

  谈判决战日 会场很混乱

  10日是坎昆气候变化大会的最后一天,主会场“月宫”气氛却是一片混乱。

  各国记者们从一个会议厅跑到另一个会议厅,但是安排的所有会议几乎全部推迟,至于什么时候召开,则没有任何消息。不仅如此,有的会议临时改变会议地点,令前来等消息的记者们扑了空。

  “现在,每日计划表是最没用的东西。”一个同行说。每日计划表本来是参会人员的指南,每天早上发布,一天的会议安排(包括各种机构和NGO组织的边会活动)都在上面,只需要按图索骥。但是,10日的计划表上却充满了“另行宣布”的字样。

  会场的每条走廊都挤满了人,不时能够听到诸如“什么时候开始”、“那地方在哪儿”、“现在有什么新东西”等声音。

  原定于当地时间10日下午6点结束的大会一拖再拖。这种不确定性在气候大会的末尾阶段几乎成了一个惯例。很多参加过数次气候会议的“老枪”们都说,代表们恐怕要通宵彻夜谈判,大会很可能要拖到11日,最后果不其然。

  冷气开太足 会议不低碳

  今年的坎昆有点冷。人气冷、空调冷、天气冷,怎一个冷字了得。

  跟去年的哥本哈根峰会相比,今年坎昆会议的网上注册记者有2000多人,比哥本哈根峰会时的记者数量少了一半。几乎每个亲历过哥本哈根峰会的人都认为,坎昆的气氛很冷静,就连主会场的名字“月宫”也平添一份沉静。

  12月的坎昆并不热,太阳一下山,气温立马骤降。白天可以穿着比基尼在海边晒太阳,晚上穿上冲锋衣才正好。

  这还不算,最令大家困惑的是坎昆主会场、会展中心和专门提供的大巴上的空调开得实在太冷。白天穿短袖T恤最合适,但是进入会场的话,就算是穿毛衣也不觉得热。参会人员每天除了挎着相机提着电脑,还要额外带衣服。

  如此冷的空调饱受各国媒体和NGO的诟病。大家纷纷表示,在这样一个谈论减排倡导低碳的世界大会上,实在不该如此浪费能源。

  会场太分散 记者赶场难

  大概是吸取了去年的教训,此次坎昆会议的场地安排得很分散―――举办正式会议的主会场“月宫”和举办边会的NGO会展中心相距8公里,开车需要15分钟。要想进入主会场,必须在会展中心换乘。

  记者的住处距离会展中心有半个小时的车程,一来一回,每天在路上的时间就要耗费两个小时。由于主会场和会展中心距离太远,记者们不仅疲于奔命,而且很多会议没法赶上。

  除了主会场和会展中心,墨西哥政府还专门设置了一个气候变化村,展示最新的环保科技。这个地方也很远:从会展中心出发,要搭乘专供大会使用的8号大巴车,然后再换乘一次。好在坎昆景色怡人,一路上也能欣赏不少美景。

  ■ 相关新闻

  NGO登上表演“大舞台”

  一人多高的“北极熊”在会场里分发传单、一群长相可爱的孩子争相分发传单、几个年轻人载歌载舞颁发“化石奖”(当天表现最差、阻挠谈判的国家代表团获此殊荣)……每年的联合国气候大会都是NGO组织的大舞台,今年也不例外。

  在 NGO会展中心,一个个小展台紧挨着,每个前面堆着一叠资料。很多厌倦政治的与会者不常去主会场,而是每天泡在会展中心,参加NGO组织的边会(区别于正式谈判大会的其他会议)。边会并不是一些无聊凑数的会议,其中一些水平相当高,几乎涉及气候变化领域中的所有话题。会议能够邀请到相关领域的世界顶尖专家,有时候政府官员也会出席。

  一些墨西哥草根NGO和民间组织“据点”,露天场地看起来荒凉而破旧,不过,这并不会影响他们的热情,许多从外地赶过来的草根组织在这里搭帐篷露营,当地的年轻人不停地分发材料。

  ■ 释疑

  《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

  《京都议定书》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唯一一份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协议,它为近40个发达国家及欧盟设立了强制性减排温室气体目标,其第一承诺期将于2012 年到期,届时按照《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将作出第二个承诺期。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提出,与1990年的水平相比,到2020年发达国家应承诺至少削减总排放量的40%-45%。但一些发达国家拒绝继续讨论《京都议定书》第二阶段承诺减排的内容。

  什么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

  气候变化是全人类面对的问题,但当下的气候变化主要是发达国家在长期工业化过程中排放二氧化碳造成的。从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开始到1950年,在人类释放的二氧化碳总量中,发达国家占了95%;从1950年到2000年的50年中,发达国家的排放量仍占总排放量的77%。因此《京都议定书》确认“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这一原则,规定发达国家应承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义务,而没有严格规定发展中国家的义务。

  为何要坚持“双轨制”?

  2007 年,巴厘岛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了《巴厘路线图》,决定在公约框架下成立“长期合作行动特设工作组”(AWG-LCA),讨论如何把发展中国家纳入到减排的体系中来。由于美国虽然退出了《京都议定书》,但还是《公约》的缔约国,所以该工作组的另一项任务是把美国拉进来,希望能让美国比照《京都议定书》的规定来减排。

  《巴厘路线图》还规定,关于《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讨论仍将继续,负责这项谈判的是“京都议定书特设工作组”(AWG-KP)。从此,气候谈判变为了“双轨”。

  发达国家更看重前者,因为这是唯一可以把其他主要排放国包括进来的谈判工作组。但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支持双轨制,就是公约与议定书共存,这样发达国家必须进行有法律约束力的强制减排,发展中国家则可以喘口气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世界第一清廉国”丹麦:我们就没腐败传统(图)
下一篇:瑞典首都连发爆炸致1死2伤 外长宣布是恐袭(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