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新西兰7.0级地震,不少媒体都像打了鸡血一样,什么零伤亡奇迹,建筑质量好,救灾得力,先进经验值得效仿。用一般人不懂得震级和烈度的关系,就故意引导说这么大地震别人都没伤亡如何如何,新闻的评论也是骂声一片。
可实际是什么?去美国国家地震信息中心网站看看便知。
这就是新西兰这次7.0级地震的烈度图,灾区Christchurch市烈度只不过才5-6级,这么点烈度就这么多这么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员伤害?媒体反复渲染震级却不提烈度,在暗示什么明眼人一看便知。 这是汶川地震,最大烈度10+级。对比上边的新闻,成都也有6+级的烈度。 这是今年8.8级的智利康塞普西翁地震,死亡几百人。大部分烈度只有7-8级。当时我们的媒体也是象这次新西兰地震的恶心调调。 这是7.0级的海地地震,别看震级不太大,但震中附近的烈度一样达到了10+级,同时震中靠近人员密集地区。最终死亡11.3万人。 同样大小的地震,造成的破坏不一定相同;同一次地震,在不同的地方造成的破坏也不一样。为了衡量地震的破坏程度,科学家又“制作”了另一把“尺子”一一地震烈度。在中国地震烈度表上,对人的感觉、一般房屋震害程度和其他现象作了描述,可以作为确定烈度的基本依据。影响烈度的因素有震级、震源深度、距震源的远近、地面状况和地层构造等。
一般情况下仅就烈度和震源、震级间的关系来说,震级越大震源越浅、烈度也越大。一般来讲,一次地震发生后,震中区的破坏最重,烈度最高;这个烈度称为震中烈度。从震中向四周扩展,地震烈度逐渐减小。 所以,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它所造成的破坏,在不同的地区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一次地震,可以划分出好几个烈度不同的地区。这与一颗炸弹爆后,近处与远处破坏程度不同道理一样。炸弹的炸药量,好比是震级;炸弹对不同地点的破坏程度,好比是烈度。
例如,1990年2月10日,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有人说在苏州是4级,在无锡是3级,这是错的。无论在何处,只能说常熟-太仓发生了5.1级地震,但这次地震,在太仓的沙溪镇地震烈度是6度,在苏州地震烈度是4度,在无锡地震烈度是3度。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