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加沙遭封锁 成寄生城:民众用珍稀物种充饥(组图)

www.sinoca.com 2010-06-06  广州日报



巴勒斯坦人向铁丝网外的以色列士兵投掷石块。
  

在加沙地带北部的杰巴利耶,一名巴勒斯坦男孩在他家住房废墟旁哭泣。
  

处于封锁之下的加沙地带,巴勒斯坦人没有太多娱乐活动,随着摩托车被从走私地道运进加沙,年轻人将在沙丘中骑摩托作为新的娱乐方式。
  

在加沙,巴勒斯坦工人用黏土砖建造房屋。因缺乏建筑材料,面临封锁的加沙人开始用黏土砖重建家园。
  

  在5月31日国际救援船队遭以军袭击后,加沙这一似乎被长期“遗忘”的地区终于再现国际媒体头条。6月5日,驶往加沙的国际人道主义救援船“雷切尔・科里”号再遭以海军拦截,以军登船,双方没有发生冲突。

  自2007年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以来,以色列就对这个约150万人口的地区严格封锁,企图通过“集体惩罚”迫使哈马斯就范。3年的封锁给加沙地带造成了严重的人道主义危机,当地民众生活困苦不堪,70%以上的加沙居民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用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的话来说,加沙已成为一座巨大“监狱”。就连以色列最忠实的盟友美国也不得不承认,“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现状是不能接受的。”长期封锁让加沙民众逐渐陷入绝望。可以说,如今的加沙就是一座愤怒的“监狱”。

  当加沙民众困苦中挣扎时,以色列人也在火箭弹中度日如年。尽管国际社会有关解除加沙封锁的呼声极高,但在以总理看来,结束封锁“将对以色列造成极大安全威胁”。很显然,封锁并没有使以色列变得更安全。

  水深火热:

  加沙成为一座“寄生城”


  本报讯 在长期的封锁下,国际社会的人道援助成为维系加沙民生的重要支柱。世界粮食计划署估计,加沙地带150万巴勒斯坦居民中,80%靠接受人道主义救济维生。可以说,加沙正在变成一座“寄生城”。

  住房建材严重匮乏

  2008年12月~2009年1月,以军对加沙地带发起所谓“铸铅行动”。加沙共1400多人死亡、约5500人受伤;4000多座房屋被毁,1.7万座建筑遭损坏,1500家工厂受损,许多家庭丧失全部财产。另外,战争还造成加沙约5万人无家可归。此后,以色列全面提升封锁级别,加沙陷入持续的人道危机。

  由于担心哈马斯利用建筑材料构建军事设施,以色列禁止任何钢筋、水泥等物资进入加沙,即使联合国也无法将建筑材料运入加沙。由于建筑材料匮乏,价格也相应暴涨,当地遭破坏的建筑无法被修复,断壁残垣只能凄凉地“滞留”原地,道路也是年久失修。

  作为目前加沙城里唯一的中国人,15年前远嫁到加沙的北京姑娘曲阳和她的孩子们生活在“水深火热”当中。“因为封锁,我先生的建材生意早就做不下去了,原材料进不来。”曲阳说,“不只我们家,整个加沙都没有混凝土、钢材,战后加沙的废墟还是废墟。”

  加沙退回“原始时代”

  为了拥有栖息之地,那些失去家园的人们只能把遭摧毁的建筑手工拆除,然后用畜力车将废料运送到水泥厂回收再利用。有人甚至不得不用黏土造房,杰哈德据说是加沙第一个用黏土建造土坯房的人。他从野外挖黏土,制成土坯晾干,用来盖房子,而屋顶则用木材覆盖。如今,效仿杰哈德的人却越来越多。除原材料易得之外,低廉的价格也着实让人心动。

  杰哈德透露:“这样一座房子成本不过4000美元,而用普通建筑材料建造一座100平方米左右的房屋通常耗费1.5万美元左右。”这样的土坯房十分简陋,以至于法塔赫嘲笑哈马斯控制下的加沙退回到“原始时代”。

  曲阳觉得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加沙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贵,也越来越少,人们渐渐习惯依赖地道走私运进加沙的物品,当然也要忍受由此带来的高物价。 “从文具到孩子需要的药,统统要托人带,不然就要托人从地道买。”由于此起彼伏的战火以及多年的封锁,加沙的电力资源十分紧张。因为停电,冰箱里的东西也搁不了多长时间。很多有条件的家庭都有小的发电机,让冰箱每天工作那么几个小时,保持食品不要坏。在如今的加沙,像奶酪这样的加工食品正成为人们的主要食品,因为它们不容易坏。

  用珍稀物种充饥

  根据国际规定,加沙西部沿海有15公里的捕鱼区,但目前以军仅允许加沙的渔民在距海岸线3公里的范围内打鱼,以军舰随时巡逻,向越线的渔船开火。由于捕捞过度,加沙沿海的鱼虾几乎绝迹。加沙渔民和当地海洋官员称,由于加沙人的生活陷入绝望,一些珍稀物种已沦为饥饿人类的果腹食物。据《时代》报道,赤龟是世界珍稀濒危物种,但加沙渔民打捞到赤龟后,却高兴地将它们带回家吃掉。

  加沙海洋渔业联络官希斯说:“大鱼要在9公里海域外才能发现,但渔民们走不了那么远,他们只能捕捞能捞到的一切。”捕捞赤龟只是加沙生态濒危的一个信号。希斯说,渔民们开始使用从埃及偷买的网眼更小的渔网,这已违反了海洋捕鱼规定,这样做最终将导致无鱼可捞。如果情况继续下去,将毁掉这里的生态环境。

  尽管加沙人捕鱼存在危险,但希斯说,捕鱼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除此外没有其他办法,我们过去有100多条小船捕鱼,现在却有400多条。新渔民的介入增加了生态系统的压力,一些非传统捕捞方式开始引入,比如用炸药或者下毒,这些方法比向海中排废水更加危险”,许多渔民称之为进行一场“生态战争”。渔民阿布说:“这是赤裸裸的恐怖主义,有时我们才像被捕捞的鱼”。

  年轻人苦闷彷徨

  目前,除记者、联合国工作人员和特殊外交使团代表人员,普通人无法进入加沙。而对加沙城里的150万巴勒斯坦人来说,要想离开到加沙以外的地方,根本就是幻想。

  围困在这里的加沙人无处可去,或逛逛加沙城里的街道,或到海边喝杯咖啡,仅此而已。对于年轻人来说,小小加沙根本无处安放青春,沙丘中飙车成为很多人发泄的一种途径。危险的是,为了排遣寂寞和生活的苦闷,有些年轻人选择了“嗑药”。

  “曲马多能令我平静,甚至感到快乐。”19岁的扎拉达说,面对记者的注视,目光躲闪。“我每天都要吃上几片,缓解精神压力。压力大时,我吃得更多,这样能达到精神上的完全麻木。”曲马多本来是止痛药,却被加沙的年轻人发现具有麻痹神经甚至达到愉悦的副作用,于是在这些年轻人中名声不胫而走,形成了一群“嗑药族”。扎拉达说,他通过朋友从地道带这些止痛药,当没有钱付药费时,他就为朋友干活,“什么活都干”。“有时我觉得我像一只困兽。”扎拉达说,“只有吃药,我才能觉得平静。”

  物价高企、失业率高和围城状态,是造成加沙青年人四处寻求刺激的原因。据联合国最新统计,65%的加沙居民生活在每天不到2美元的贫困线以下。

  绝处求生:

  加沙“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本报讯 在以色列的严密封锁之下,生活在加沙的巴勒斯坦人长年依赖国际的人道主义援助。但由于担心救援组织和哈马斯里应外合,以色列对于外界的援助一直心存戒备,多加阻挠。

  但加沙的民众没有坐以待毙,为突破以色列的封锁“各显神通”,“地道经济”蓬勃兴起。

  “地道经济” 兴起

  紧邻埃及北部边境的巴方加沙地带南部拉法一带,看似普通的阿拉伯村镇地下,隐藏着纵横交错、直通埃及的数百条地道。以色列曾多次指责哈马斯利用这些地道走私武器,但对遭封锁而缺乏各种必需品的加沙居民来说,这些地道却不可或缺。

  为获取生活必需品,加沙地带地道越来越多。当地媒体称,光是要向哈马斯缴税的地道就达200多条。加上一些更隐秘的地道,加沙地道总数可能上千。据估计,加沙的商品中,至少有2/3需要用地道物流的方式运送。“挖掘这样一条地道我需付5万美元。”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地道所有者说,“拉法有一半人靠地道生存,一旦失去地道,拉法上千个家庭都会挨饿。”

  地道产业创就业

  在拉法街头,时常可看到一桶桶汽油、一盒盒香烟在地摊上兜售。当地人纳赛尔说,这些商品都通过地道从埃及偷运而来,价格比正常价格高数倍。一盒在埃及售价约为1美元的香烟到了加沙,身价飙升至5~6美元,但由于加沙地带物资奇缺,价格再高仍有市场。据联合国官员估计,进入加沙的生活物资有15% 以上通过加沙南部地道偷运进来。

  地道产业为加沙逾1.2万人提供了就业机会,这其中包括挖掘者、铲车司机、商人和一些工匠。在恶劣的就业环境下,除了与地道有关的事情,人们无事可做。一位不愿意透露真名的大学生说,自己在阿扎尔大学上学,课余时间,就帮着商人们挖地道,每天能赚大约28美元。

  虽然收入可观,但从事地道挖掘与走私也有巨大风险。挖地道作业难度大、施工复杂,而又由于工程简陋和土质、降雨等原因,地道坍塌事故常有发生。一名利用地道偷运货物者说,防毒面具是他们在地道“穿梭”时的必备工具,因为埃及方面为打击地道走私,有时会在埃及一侧的地道尽头放烟或直接将出口炸塌。

  加沙地带的地道迷宫一直令以色列方面寝食难安。据报道,以色列已投入数百万美元,动用大量军力,使用地下传感器等探测手段来对付加沙地带的地道网络,但收效甚微。

  从埃及寻求突破


  埃及总统穆巴拉克6月1日下令,开放边境的拉法口岸,方便人道主义救援物资运入加沙地带。拉法口岸是加沙地带通向外界而不经过以色列的唯一通道。可以说,拉法口岸的开通与加沙民众的努力分不开。

  自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后,拉法检查站很少开放。2008年1月23日拂晓时分,拉法口岸部分围墙曾被武装人员实施爆破。数万计的加沙居民涌入埃及购买生活必需品,使以色列数天前的封锁措施失效。

  不断涌入的人群使口岸附近的埃及商店生意异常火爆。一些平日里每天只有不到20名顾客光顾的商店门前,往往有数百人排队等待购物,一些居民甚至因为争抢商品而发生斗殴。随着顾客越来越多,商品价格开始暴涨,有的售价已是平时的数倍。然而,这些都不能阻止加沙居民的购物热情,所有商品在几个小时内便被抢购一空。

  摧毁围墙的武装分子身份尚未可知,但该行动需要系统组织,如果没有哈马斯的默许很难完成。美联社说,拉法口岸被“突破”后,哈马斯的声望反而得到提升。哈马斯宣称,此举为打破以色列封锁的象征性事件。

  一意孤行:

  以色列恐成“国际孤岛”


  以色列方面一意孤行的封锁政策,正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孤立。本次袭击救援船只事件中,以军过度使用武力使自己的国际形象严重受损。

  目前,从中东到欧美爆发的反以示威活动就是明证。如果以色列继续漠视加沙的苦难,对国际社会的要求置若罔闻,它有变成“国际孤岛”的可能。

  蛮干让美国难堪

  以色列袭击国际救援船只的“地震波”也传到了美国。《洛杉矶时报》严厉批评以色列“又一次把美国人拖入尴尬”,令后者倡导的中东和平对话及对伊朗新制裁通通受到威胁。一些情绪激动的美国评论家甚至将以色列成为“流氓国家”,听上去很像是美国对伊朗的咒骂。

  有分析称,以色列的强硬彰显了美国有气不能轻易撒的尴尬,最终会让奥巴马明白,“做以色列最好的朋友到底有多难”。4日,白宫方面指出,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封锁政策“不可持续,必须改变”。

  在英国《金融时报》看来,数月来美国一直寻求对伊朗制裁的支持,他们几乎要成功了,但以军一次失策的突袭却可能把事情搞砸。在很多国际观察家眼中,美以拥有这个世界最亲密的双边关系,没有美国这只雄鹰的庇护,身陷重围的以色列难以在中东立足。阿尔及利亚政治家布卡塔伊亚说:“我们不仅要谴责以色列,也要谴责美国。正是美国放任以色列为所欲为。以色列是美国骄纵的孩子。”但奥巴马上台以来,有关他与以总理内塔尼亚胡不和的传言不时传出。在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德负责人达甘看来,“以色列正慢慢从美国的一项资产,变成一种负担。”

  土耳其疏远以色列

  以军袭击救援船只事件的发生,使以色列的外交和国际形象受到极大损害。对解除或放松对加沙的封锁,以色列不但对此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遭到国际社会特别是许多欧洲国家的强烈谴责。袭击发生后,土耳其外交部已召见以色列大使表示强烈抗议,土耳其民众也群情激奋,这个结果会导致土耳其这个地区唯一盟友,重新审视对以色列的盟友关系。

  与此同时,一种猜测在国际媒体上越传越凶:以军并没有成功突袭,而是中了某种圈套。德国《世界报》称以色列的表现“就像一个木偶掉进了陷阱。”英国《卫报》则说,这一事件对以色列而言像是灾难性的乌龙球。

  许多人认为,给以色列设套的正是土耳其。在这支国际救援船队中,土耳其人是其中重要的力量,在以军开火中的死伤者也多是土耳其人。这让人们不由得将这一切与土以近期关系的走向联系到一起。自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发动“铸铅行动”以来,土以关系开始恶化。

  在加沙问题上,土耳其的强烈反应甚至超过埃及、约旦、沙特等阿拉伯国家。这固然是由于土耳其民众出于宗教原因支持哈马斯,另一方面,土耳其民众对以色列入侵加沙的不满,已经反映到了土耳其对外政策上来。埃尔多安政府正一改以前的亲以政策,开始逐渐向伊斯兰世界靠拢,也更加靠近伊朗。

  “孤城”加沙现状

  巴勒斯坦领土分为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两部分。加沙地带面积365平方公里,人口150万。

  据巴以协议,加沙地带1994年5月成为巴勒斯坦率先实行有限自治的地区之一,一度成为巴勒斯坦的政治中心。2000年9月巴以爆发大规模冲突后,加沙很快成为冲突的核心。2003年4月,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问世后,以军逐渐从加沙地带北部撤出。时任总理沙龙制定了“单边行动”计划,就是要让“未来的加沙没有一个犹太人居住”,并开始大规模推行单方保护以色列安全的隔离墙计划。2005年9月,以色列结束了对加沙长达38年的占领结束。 2007年6月,在巴方的内斗中,加沙最终被哈马斯控制。

  目前,以色列与加沙之间约51公里的分界线、加沙与埃及之间长达11公里的边界线,都处于以色列的控制范围内,约40公里的海岸线也受到以海军的实际管控。以色列在加沙外围修建了10米高的厚重水泥隔离墙,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座岗楼。隔离墙以外300米是安全隔离区,闯入隔离区者将遭无情射杀。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日本新首相菅直人将访华 驻华大使改派民间人士
下一篇:全球首场狗音乐会悉尼上演 数百只狗狗参加(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