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时代周刊》封面文章对美国政界当前出现的强烈对立现象做了剖析。文章认为,随着两党近几十年的意识形态分化加剧,党内中间力量被削弱。对立格局使得政府在施政时深感掣肘。文章呼吁,国家应有更多温和派的中间人士从政来打破僵局,不能让整个社会的主流思想走极端。
人们在猜测当今美国上层政界对立究竟达到何种程度。但从历史角度看尚未到最严重程度。当今个别煽动对立的媒体人尚不具备更大号召力。美国人虽会对不满的政治进行咆哮,但人们都不会以武力相威胁。
已有美国哲人在其大作中将美国政治时代定义为不仅是美国人走向分化,而且政府也在走向分化。从总体看,美国上层政界当前出现的对立是可控的,但要跨越两党界限来解决分歧却变得异常困难。
令人并不感到吃惊的是,普通人不喜欢他们的上层。据CNN本月中举办的调查结果显示,62%的被访者认为大多数国会议员不值得留任和再任。这比 2006年时的调查结果增加了10%。公众对政府与其解决问题能力的怀疑不是新鲜事,但他们今天对其不满意程度比至少15年前要高出许多。不仅是对华盛顿怀有敌意的人在聚众,而且已有国会议员自己表示不再谋求连任,因国会即使在国家面对巨大挑战时也未能尽责运转。不少与民生相关的事项被国会搁置或废弃。
从医保改革到能源,再到巨额财政赤字的巨大挑战需要政府的有力行动。政府若不采取任何行动,它会失信于民。若无公众信任,政府的行动会变得更困难。这就是当今美国上层政界出现的恶性循环(viciouscircle)。
要打破公众不信任和政府失败的恶性循环,就要求在解决大问题上有突破,这要求政党间必须要有更多合作。在打破此循环之前人们首先需要了解它是如何形成的。
恶性循环根植于20世纪中期。美国两大政党内当时流行的思想自我矛盾,容纳了许多非信仰者。美国史学家RichardHofstadter把民主共和两党称之为容纳各种相互矛盾利益群体的大杂烩。
但在1960-1970年间,随着北方自由民主党人在民权、堕胎、环保主义和更温和外交政策上看法相同,而南部保守的民主党人则转向了共和党。随着共和党右转,其北方的自由派人士变为了民主党人。目前的政党、地区和意识形态变得越来越一致。因此华盛顿的政治角逐变得阵线更清晰。
但直到里根和乔治・布什总统离任后,国会的共和党人充分意识到可运用两级分化作用(polarization)来阻止政府行动,并利用政府失败来赢得各项选举。此后,恶性循环政治开始成为了一种艺术形式。
在克林顿主政白宫后,国会共和党人开始了新一轮羞辱政府的行动。他们嘲弄政府无效和深受利益冲突折磨。他们手中最有效的武器是阻挠议案通过,迫使参议院民主党人在希望通过任何议案时需聚拢60票。从美国会史上看,这种阻挠议案通过行为很少见。从共和党诞生到内战,参议院每10年才约出现一宗阻挠议案通过的情形。直到1960年代,参议员们仅阻挠过不足10%的议案获得通过。但到1970年代,阻挠议案通过的规则出现变化,参议员们无需通宵达旦地在办公楼内寻找同路人,他们仅靠宣布自己的意象就足以让任何不足60票的议案废弃。
属于克林顿时代的众议院议长Gingrich派的共和党人甚至开始了一种旷日持久的阻挠议案通过的做法。以往采用阻挠议案通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但现在这种手段成为了参议员每日活动的一部份。当温和的共和党人在突破这种做法时,党内保守派大佬极力抨击前者的行为,称这些人用刀捅自己的背后,并大骂这些人年老的行将入土。
共和党人是在以破坏立法的行动在深层地考量着普通美国人的正直心。普通人憎恶喋喋不休的政治争论,并将自己的愤怒发泄到任何承担责任人的身上。 Gingrich派的共和党议员甚至在克林顿执政的头两年发动了静坐抗议活动,让民主党控制的政府难以施政,由此也让公众情绪变得更糟。克林顿时代的结束让共和党人真正领悟到恶性循环的巨大作用,即在两党严重对立时,很容易让任何努力白费。一旦努力白费,民众必定将怒火撒向政府。
那么,要摆脱当前困境,并能激励两党进行合作的前提是哪些?首先是能让更多温和派人士进入国会,由此形成启用更多温和人士从政。其次是媒体应举办持不同政治观点人物的对话和访谈节目,让各种意见在公众面前展示。当前这种高度分裂和依从党派的媒体形势不利于客观公正的报道问题。最后是要有更多主持公正的中间政治力量介入。美国史上首个个人参与1992-1996年总统竞选的独立人士RossPerot猛烈抨击无所作为的民主共和两党。他对政府以高额举债方式维持运转也提出严厉批评。他相信,若两党结束斗嘴,双方是有削减赤字的共识和非意识形态的办法。
最重要的是,更多中坚力量出现会提醒统治国家的上层,美国人虽在许多事情上有分歧,但整个国家未出现像他们间存在的那样巨大分歧。在政府采取解决问题的行动时,即使解决方案不完美,它也是在突破政治失败和互不信任的恶性循环。若民主共和两党今后仍无法合作,以负责任态度解决重大问题,那他们最终不得不面对出现在更深层的恐慌。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