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很艰难!美国是孩子的天堂 但却是华人孩子的战场

www.sinoca.com 2009-09-04  21世纪经济报道


  十二年前,女儿戴着纸糊的帽子从多伦多的一所幼儿园毕业。那时女儿不懂英文,经常坐在幼儿园里的另一位中国女孩边上,听她读英文故事。今年,女儿代表毕业班同学,在高中毕业典礼上作欢迎致词。

  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中国人认为,美国是孩子的天堂,年轻人的战场。看着华人孩子在美国的拼搏,谁说美国不是华人孩子的战场。

  在美国,华人孩子跟别人不一样。来得美国以后,我们期望我们的孩子跟美国孩子一起学习成长。但是,华人的孩子毕竟跟美国孩子不一样,从皮肤到长相,我们的孩子就是跟美国人不一样。孩子即使不说,他们心里也未必没有感觉。我发现,华人孩子在学校还是容易和其他华人的孩子在一起,其次是其它亚裔孩子。这在华人多的城市还好,在华人少的社区,适应环境本身就是一个挑战。

  在美国,孩子在承担文化的差异。美国文化虽然具有极大的包容性,但美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毕竟不完全一样。我们出国时已是成年,中国文化在我们身上已经根深蒂固,对美国文化我们可以软硬不吃,或者有选择的取舍。但孩子不一样,他们的世界观还没有成型,却处在中美文化的夹缝中,一边是我们这些家长,一边是美国社会。也许有人会说,来美国以后,那就全盘接受美国文化吧。但是,大家应当还记得前不久的美国副总统候选人佩林,她女儿在高中怀着孩子。美国人可能会接受这样的事,中国人就很难接受。

  在美国,把书读好同样不容易。在高中毕业典礼上,全年级三百多名毕业生,只有两名同学七个学期每门功课都是“A”(最后一学期的结果还没有出来)。美国的高中功课弹性很大,要混过关很容易,但要学好一点也不轻松。美国高中里的高级课程(AP, Advanced Placement),基本就是大学里的课程,许多美国大学接受这些课程作为大学学分。美国的华人孩子,学习成绩一般都名列前茅。但是,成功后面是劳动和汗水。很多华人小孩高中四年一直睡眠不足,更多的孩子午餐都是在课堂里边上课边吃的。碰上友善的老师还好,碰上不愿看到学生在课堂上吃东西的老师,学生就很沮丧。毕竟,他们还是孩子。华人孩子是聪明,但很多美国孩子也不笨。要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必须付出额外的努力。

  在美国,华人孩子的领导才干难施展。美国名校招生,经常强调小孩的领导才干。可是,美国学校里学生组织的领导班子都是选举产生。因为前面提到的种族和文化差异,华人孩子在选举中处于不利地位。你平时跟大部分美国孩子不在一起玩,那么选举时他们怎么会投票选你。华人孩子可以当一些俱乐部的主席,但很难当上全校学生会主席。好在孩子在美国发展空间大,所以华人孩子可以从别的方面去弥补。

  在美国,华人父母欠孩子很多。许多美国孩子的母亲在家当全职妈妈或者做临时工作,孩子放学以后,她们就可以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可是,大部分华人家庭是双职工。双职工家庭的代价是,家长没有时间带孩子去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学校里组织的许多活动,华人家长也没有时间参与。我想这也是华人孩子成绩比较杰出的原因之一。他们没有条件去做更多的课外活动,又不愿放弃,积极的态度就是回来把书念好。虽然每年有很多华人孩子被美国名校录取,但是,如果孩子没有去名校,其中也有我们做家长的责任。

  在美国,华人孩子申请名校被挤压。来到美国以后,我们做家长的都期望孩子能上一所美国名校。但是,美国名校招生有它们自己的潜规则。如果你出生在名门望族,象布什那样的家庭,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大大增加,因为你以后有钱捐给学校,同时学校面子上也好看,名人的孩子在我们学校读书。如果你出生在黑人或者西班牙裔家庭,名校也会优先录取你,作为学校的点缀。而作为华人孩子,因为各家都很重视教育,所以华人孩子的申请条件都很好,名校就会故意提高华人孩子的录取标准,从而压缩华人孩子在名校里的比例。如果美国名校使用统一录取标准,那么华人孩子在美国名校里的比例就会高很多。

  无论在中国还是美国,高中毕业、考上大学,才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人生的路还很长,愿家长都能给自己的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尊重。

  (引自:刘以栋,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7月2日)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太方便了:德国为女士发明可携带的移动厕所(图)
下一篇:卡扎菲又有新想法 声称将借机推动联大肢解瑞士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