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美国之音:盛宴结束,奥巴马的中国政策面临考验

www.sinoca.com 2009-07-30  美国之音


隆重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转眼已成过去。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政策已经较为清晰地展现出来。美国专家认为,这次对话的最大成绩是奥巴马政府吸取了他的前任们的经验教训,及早地把美中之间的战略合作关系确定下来。不过,专家认为,新政府处理对华关系的方法是否行得通还是一个问号。

对话结束了。双方在一些重要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原则性共识,但是缺乏美国舆论所期盼的具体成果。对此,人们的看法和评论大不相同。不过,就记者采访的一些美国著名专家来看,他们对这次对话基本持肯定态度。

*欧伟伦:对华政策调整来之不易*

资深的中国问题专家,哈佛大学教授欧伟伦(William Overholt)对美国之音说:

“这次对话反映出一个行之有效的两国关系。这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一个巨大值得肯定的一点。我们在了解对话是否签署了多少协定的时候不应该忽视这一点。”

欧伟伦指出,美中两个大国之间的关系经过数十年的误解、磨合、甚至冲突才逐步稳定下来。以前从里根到克林顿再到小布什,几乎历届政府跟中国的关系都要大体经过18个月的动荡才开始稳定下来。

欧伟伦表示,奥巴马政府走的弯路最短,在金融危机期间,跟中国政府进行了有效的合作。现在通过高调的对话把双边的战略关系确定下来,这对美中长期关系的发展极其重要。

*只有美中才能够发挥全球领导作用*

外界对美中这次的战略与经济对话的规格都感到意外。美方给予中国的礼遇超出很多中国观察家的预料。欧伟伦对此的分析是,这种高规格实际上反映了美国政府对中国作用的新的定位。他对美国之音说,过去他提过美中两国共管的概念,认为世界许多问题的解决都依赖美中联手,发挥领导作用。欧伟伦说,奥巴马虽然反对这个概念,但是看来在实际上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概念。

欧伟伦说:“(金融危机发生以后),美国政府很快意识到,美中之间必须合作对付这次危机。确实,只有美国和中国才能够起到领导作用,才能够有所决断。日本情况一塌糊涂,欧洲意见统一不起来,欧央行决策迟缓。只有中国和美国能够有所行动。”

*劳里:对话继承了前任成果*

这次的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的前身是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它是在布什总统任内,在前财政部长保尔森的直接主持下建立的。保尔森的副手、负责国际事务的财政部助理部长克莱.劳里(Clay Lowry)直接参加了对话的运做。

劳里告诉美国之音,他非常高兴地看到对话级别的提升,认为这次对话整体上看是成功的。

“我认为,基本上说,这次对话成功的地方有这几点:一是奥巴马的外交政策班子和经济班子启动了通过对话建立良好美中关系的进程,接过了布什政府,特别是保尔森主导时期采取的好的对华政策,并予以推进。在这几个方面,我认为,奥巴马他们干得很不错。”

劳里表示,对话的讨论虽然没有产生多少具体的东西,但是双方高级官员坐在一起就许多重要问题交换看法这本身就是很有意义的事情。

*政策调整尚待检验*

劳里注意到这次对话中奥巴马政府在处理美中双边问题的方法跟保尔森的方法明显不同。保尔森当时受国内情绪和国会压力很大,对达成具体成果比较迫切。在贸易赤字、汇率、侵犯知识产权等许多问题上不断向中国施压。现在,财政部长盖特纳显然已经降低了具体问题上对中国方面的压力,而把主要力量放在督促中国经济转型,从出口导向转向内需推动。其它问题的解决看来都寄望与转型的成功。

劳里这位前美国财政部的高级官员对新政府处理美中双边问题的方法的改变持肯定的态度。他表示,保尔森当时也希望从长计议,但迫于政治压力,不得不提出既要有总的路线图,也要有阶段性标识,让人们看到解决问题的进展。

他说:“在布什总统的时候,我们认为对话是重要的,要讨论棘手的问题。但同时还要在具体问题上展示对话进展,让人们知道我们不只是在讨论,还是在一起解决问题。这个方法比较有可能性。我估计奥巴马和中国都会认同这个做法。”

劳里表示,民主党主导的国会现在对奥巴马内阁还是相当配合。但是如果情况变化,国内情绪不稳,要求对华施加压力的呼声再次高涨,奥巴马政府的对华新方法是否能够继续下去还是一个不小的问号。

附:中美对话藏玄机 关系飞速朝前义无反顾

新加坡《联合早报》

外交活动总有表里两面、缺一不可。西方外交界对后一方面特别老练却不在乎外表形式。美国小布什总统一则自己不善言辞外交、常闹笑话,二则晚上睡得早、不喜晚宴,但在奥巴马掌权的华盛顿今天就大变样了。

7月27-28日的两天“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特殊之处就在于它是空前未有的大排场、高姿态,对话前与对话间都如此。对话前,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和财政部长盖特纳联名发表声明,《华尔街日报》刊出,财政部还把两天对话的8项主要活动节目的时间地点都及早公布、并指明哪些可以旁听、摄影。

对话间最异乎寻常的是,第一天开幕式有奥巴马总统的15分钟讲话和由副总理王岐山宣读的胡锦涛简短书面“祝词”。奥巴马致开幕词时,由CNN电视台向世界直播。他在话中两次提到姚明(说自己也是篮球迷),使整个对话气氛轻松活泼。

奥巴马需要外交成就

中国代表团共有200多人,个个都是专家、能人,不是来逛码头的。这次两国对话实质上的唇枪舌剑、讨价还价,以及具体议题之多、商量程度之深可想而知。总的来说,这次空前未有的中美高层对话暗藏着的玄机已能见到一些端倪,中美关系正在义无反顾地飞速朝前发展。

玄机所透露的第一点是:中美高层对话的新气象和美国出了个空前未有的新总统奥巴马密切相关。与对华政策有关的奥巴马三大“标新立异”是:一、他是第一位不背“白种人包袱”的西方政治家与美国元首;二、他是“改变总司令”,改变国际形势、加大美国在全球的话语权是他竞选以来呐喊“改变”的两大主轴之一 (另一是改变国内秩序);三、他任职半年多来的急功近利、求胜心切在以福克斯(FOX)电视台为首的强大“逢奥必反”宣传下,国内各种改革措施遇到阻力、公众支持率下降,这一切使他更需要在外交上取得捷报。

奥巴马不背“白种人包袱”,可以从他开幕词中找到证据。他说:“美国钦佩中国使得数亿人民脱贫的进步。美国也钦佩中国古老而了不起的文化、它的了不起的成就”,又说:“中国由于自己的杰出经历而形成自己的世界观。美国人知道中国历史丰富因为它帮助形成世界、帮助形成美国。我们知道中国人民的天才因为他们帮助创造了这个伟大的国家(美国)。”“通过与13亿人的既古老又蓬勃发展的国家(中国)进行深入交往使得美国更为丰富”。

他说:“我的信心根源于美中两国利益与共。如果通过合作来发展两国共同利益,两国人民就会受益,世界就会改善 ”。他认为发展中美伙伴关系可以变成应对四大“最紧迫全球挑战”的“先决条件。”

他逐一解释说,第一,“我们可以在持久的经济恢复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第二,“我们可以在一个清洁、安全与繁荣的能源前景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第三,“我们可以在制止核武器扩散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第四,“我们可以在对付跨国威胁中发展两国共同利益” 。

美国行家对奥巴马这第四点美中共同对付“跨国威胁”发生兴趣,这也是希拉莉-盖特纳联名声明所说的对话的“三大任务”遗漏了的。奥巴马的解释中提到极端主义者杀害无辜(恐怖活动)、走私者(贩毒)、海盗与疾病(流行传染病毒)。这次对话是否会牵涉到基地组织、塔利班与东突恐怖活动,以后两国如何协作,都是世界关注的。

中美关系会质变?

玄机所透露的第二点是:中美两国不但在经济上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而且在全球战略上出现了“你少不了我,我少不了你”的新现象。中国国务委员戴秉国在讲话中说:“美国决不会变成中国,中国也决不会变成美国”,但两国同在一条“受到狂风恶浪冲击的大船上”,这“同舟共济”成了对话的共同话语。

奥巴马讲话中也说:“美中关系将塑造21世纪,这就使它可以与世界上任何双边关系比美。”这话看起来不怎么吸引人,却大大超越布什时代的所谓“竞争的伙伴”的框框。在过去,很多美国人心里、很多观念与实际问题上,中国总逃避不了美国话形容的“放射性”形象----别人不敢碰。如果美国人今后对待美中关系会像对待美英、美以(以色列)、美日关系那样,那就是莫大的质变。

还有个有趣的新现象。奥巴马在讲话中引了《孟子•尽心章句下》的“山径之蹊闲,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闲不用,则茅塞之矣” 。希拉里在对话一开始先用英文说了“早安”、再用中文说了“衷心欢迎”。她在讲话快结束时又引了中国谚语“人心齐,泰山移”。盖特纳在开幕式上讲话时引用中国成语“风雨同舟”。戴秉国在讲话时却引用奥巴马总统的竞选口号“Yes we can”。

怎么政治场上的老手都变得这样文绉绉了呢?!但这是个好兆头,希望这样的开始能再接再厉、继续强化,外交场合变成圣哲格言的讲坛,“地缘政治范式” 向“地缘文明范式”过渡。

19世纪中国外交官不能说洋话曾经成为外交史上笑料,将来如果美国外交官专以能引中国格言为荣,那岂不实现最近仙逝的中国学兼印度学大师季羡林“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预言了!(谭中)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奇观:无数瓢虫聚集德国海岸 海滩一片红色(组图)
下一篇:勇闯色情业 两华裔清纯女拍逾百成人电影(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