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直认为,苏联在解体之前,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达到了很高的程度,或许是像现在一样借助高涨的石油价格,或许是靠比当时中国宽松的经济环境,造就了二十几年的繁荣经济,高国民福利,几乎不存在的失业率,坚挺的卢布,幸福的人民生活,物资短缺是有,但远没有当时中国严重。
似乎并不像很多人想象的,经济是否繁荣,百姓生活是否安详,跟社会和政治是否稳定没有必然的促进关系,民主德国就是很现实的例子。
仅以此贴纪念逝去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八十年代的苏联,小汽车不是权贵的象征,而是生活必需品,据统计那时候光莫斯科就有80万辆私人小汽车,这个数量,北京好像在二千年以后才达到。
藕原来有个老师,叫谢尔盖,八几年的时候曾经援助古巴,用一年的津贴,回国以后就买了辆伏尔加小汽车,这个在当时的中国,是不可想象的。
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经济,也造成惰性,藕印象最深的事情,俄罗斯的吊车工人,经常在中午下班到点的时候,就把吊着货物的吊车停在半空中,然后大摇大摆的去吃午饭了,下午还有喝茶时间,工作效率低的吓人:
70年代的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多联式车票在车站或彩票站购买,上车以后乘客自己使用打孔机在车票上打孔,以示检票,汽车公司有专人抽检,一年能碰上一两次:
苏联时期的彩票业极其发达,城市里大街上随处可见彩票站,不仅有公益彩票,还有体育彩票,彩票站同时也出售车票,纪念章,地图,啤酒饮料什么的:
这个是苏联8、90年代随处可见的矿泉水或果汁售货机,通常一二戈比每杯:
碳酸气水售货机,左面的杯子用来接水喝,右面的扣过来消毒,那时候苏联还没有一次性纸杯:
精致方糖,每公斤2卢布40戈比,当年的卢布,或许是人为因素,极其坚挺,藕有个老师,是南俄某个大学的教授,91年解体前,积攒了4万卢布,大约折合6到8万美元,到93年的时候,4万卢布只能买不到10瓶伏特加酒:
苏联时代除了主要经济是计划的,人民生活采取高福利待遇,其他百姓生活以及观念跟当代中国没有啥区别,譬如摇滚以及西方电影,比当时中国开放得多。本善那时候曾经在电影院看过美国情色大片《罗马帝国情史》(甘尼古拉),这种直接暴露性器官的片子,居然是前苏联正规引进并且公开放映的(限制未成年人),在片头还有社会主义说教,看上去很令人喷饭:
70年代的苏石化加油站,准无人,没人伺候,只有收款员,加油枪由汽车司机自己操纵,汽油很便宜,跟免费差不多:
苏联式的婚礼,在列宁像前宣誓或者签署结婚文件,政府证婚人证婚,去广场烈士墓献花,然后回家或去饭店聚餐,然后进屋XX,儿童不宜,禁止围观,90年代以后这套程序由东正教神甫取代了,唯一保留的是烈士墓献花:
苏联式的婴儿出生仪式,国家代表很庄重的授予婴儿父母出生证,解体以后这种仪式被东正教洗礼所取代:
苏联在80年代末,大体上普通老百姓生活质量什么水平呢?本善觉得,应该比中国省会城市的年轻非领导公务员活的富足轻松,接近于国有垄断央企的中层员工:
苏联普通员工享有每年一个月的带薪休假,免费的旅游,免费的疗养院,免费医疗教育,这些中国再过20年也实现不了:
穷兵黩武是苏联的诟病,也是他灭亡的原因之一:
在苏联生活,最幸福的莫过于儿童和学生,几乎所有的一切都由国家买单,学生从小学到大学,一入校就有免费医疗和保险,免费的书本,免费的学费,免费的校车,免费的午餐,免费的宿舍,免费的实习旅游,免费的。。。。。。
苏联学校的免费课本比较有特色,学生一入校,可以凭学生证到图书馆领取教科书和辅导书,都是硬皮精装的,规定不得在书上写字乱画,学期结束后,需要到图书馆归还,下学期再发给新同学,一本书能用好几年:
苏联对民用工业有种变态的限制和补贴,甚至对进口奢侈品进行补贴,譬如进口的香烟,酒和化妆品,所以苏联大多数市场的商品,都是禁止或限制私人携带出口的,素以在苏联的海关出口目录上,详细规定着各类消费品的出境携带种类和数量限制,变态程度无法想象:
苏联在7~80年代建设了大量标准住宅楼,全国各地都非常相似,以至于有一部苏联电影就是这个主题,出差到另一个城市,居然有跟自己家一抹一样的房子: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