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座得到越南方面妥善保护的陵园墓碑前,摆放的祭品不乏五粮液、茅台等名酒和名牌香烟
记者何丰伦发自南宁 清明前夕,一路阴雨霏霏。
“你们来了。”67岁的越南老人、孟莱陵园工作人员武士振看到记者一行时,并没有流露出诧异的表情。
“他们寂寞了很长一段时间,但最近三五年间,不断有从中国来的人员前来收集各种资料,拿着相机拍摄墓地照片,清明前后人数更多。”武士振的语调很平静。
据说,来这里的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人,在墓碑前敬上的不乏五粮液、茅台等名酒和名牌香烟。
今年4月4日,中国使馆工作人员到位于越南孟莱市的中国烈士陵园扫墓。记者 韩乔/摄
52座烈士墓的故事
走进陵园,油然而生一股仰慕之情。两旁的红木棉郁郁葱葱,甬道从大门通向纪念碑主碑。主碑的两侧是花坛,地面上清晰可见五角星水泥雕刻。纪念碑顶部是五角星,正面从上而下刻写着“援越抗美烈士永垂不朽”。52座烈士墓整齐排列在主碑后,碑身呈长方形,墓碑上用中文刻着烈士姓名、生前单位职务和牺牲时间等。
从墓碑上看,孟莱烈士陵园中牺牲的烈士分别来自安徽、福建、云南、湖北、贵州、广西、湖南、河北、山东等地,最年轻的徐展新烈士,广西苍梧县人,1947年出生,1966年10月牺牲,牺牲时还不到20岁。
武士振告诉记者,这里的陵园保护得很好,烈士陵园一向是越南国家负责修缮的,国家、省和市每年都有一定的拨款下来。
2006年4月5日,在河内的中国援越烈士陵园,越中友协副主席武高潘向烈士墓进香。
中国烈士事迹写进越南教科书
曾多次带领援越老兵重返战友陵园的越南导游李氏庄告诉记者,在越南抗法、抗美救国战争中,1400多名中国援越人员为支援越南人民的正义事业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长眠在越南北部和中部的40处烈士陵园内。
清明前夕,记者还来到位于越南锦普港的另一处烈士陵园,看到了1965年在这里牺牲的中国士兵陵墓。
锦普港被誉为兵家必争之地,与北部湾中心的白龙尾岛近在咫尺,白龙尾岛恰恰是美军飞机前往中国援越交通生命线“胡志明小道”的必经之路。
由于没有找到陵墓的管理人员,对这里安葬的中国士兵人数无从知晓,但根据当地一位年逾70岁的老人回忆:“最少有20多人,甚至更多。”
贾铁钢无疑是让当地群众记忆较为深刻的,他是中国援越船运大队在越南牺牲的第一个人。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直到今天,贾铁钢烈士的事迹仍然被越南当地中小学校当做爱国主义教育的典范教材。一些学校还保持着在清明时节前往烈士陵园祭奠烈士的习惯。
“中国军队是最好的部队!”
参加过10号公路修筑的越南老人尹氏雄说:“这辈子我先后见过法国兵、日本兵、美国兵和中国的解放军,但中国军队是最好的部队!”
尹氏雄回忆,1965年开始,中国军队就不断进入越南,不会说越南话,却全都穿着越南人民军的服装或者蓝色工作装,“我们只知道是中国的后勤部队,来帮我们修路的,先是住帐篷,后来建起了木板房,用锄头、铲子和手推车开山挖路。修不过去的路,甚至采取悬崖上吊着绳子,用手打洞,用炸药开挖的办法。”
越南莱州省封土县王窝村(10号公路附近)援越烈士陵园
最难的还是要应付来自天上的敌人。美军飞机几乎每天都会例行侦察、轰炸,大量的炸药倾泻而下,士兵们只能在夜里干、在雨雾蒙蒙的季节拼命抢时间。
“都是很好的小伙子。很年轻,很能干,能吃苦,农活忙的时候,甚至还帮我们抢收抢种,从来没有发生过骚扰村民的事情,平时他们也很少进村。”
牺牲后的烈士被集中掩埋在当地的烈士陵园中。村民们对这个地方充满崇敬和敬畏的感情,每年清明时节,当地都有民政部门、部队的政府官员前往扫墓。陵园也从最初的木碑式建成了水泥混凝土式。
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实际上,中国人和越南人从来也没有忘记那段并肩作战,为民族独立自由奉献出满腔热血的先烈们。
常年研究中越关系问题的专家、广西师范大学历史学教授陈雄章,2008年曾经与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政厅共同编撰了《革命先烈图典》,详细完备地考察了广西境内的革命先烈和烈士陵园。然而,让他颇为遗憾的是:不少牺牲在越南境内的资料档案尚未归入其中。
陈雄章说:“这是一段不能忘却的纪念,中国人民和越南人民一道,在争取民族国家独立自由的战斗中浴血奋战,每一位中国人都应该记住这段历史,在反思中珍惜今天。”
越南战争期间,中国派出数以十万计的工程部队和防空部队人员。
越南谅山省友陵县的中国烈士陵园
越南太原省同喜县灵山中国烈士陵园
越南太原省同喜县灵山中国烈士陵园
2006年4月5日,在越南清池县文典镇的中国烈士陵园,中国驻越南大使馆人员及越中友协等越南友好组织举行祭奠仪式。
抗美援越期间,中国向越南援助了大量的战争物资,并提供了运输设备。
中国援越部队救助受伤的越南民众。
胡志明主席视察中国援越工程部队。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