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国际

盘点掠夺海外的真正国宝 成法国镇馆文物(组图)

www.sinoca.com 2009-03-08  国际周刊


  法国是继英国之后欧洲收藏中国文物的第二大中心。在法国,国家图书馆、池努奇博物馆和枫丹白露宫均收藏大量中国文物。卢浮宫博物馆收藏中国文物达3万件以上,尤以原始社会的彩陶器、商周青铜器、瓷器为主,收藏量达6000多件。 

  法国国立图书馆收藏敦煌文物达1万多件,包括北魏的绢写本、隋朝的金写本、唐代的丝绣本、唐代金书、明万历刻本、大清万年地图、圆明园的40景诗绢本等。其中敦煌书画的三种唐拓本均为孤品、稀世珍宝。

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所藏文物大多是从圆明园掠走的
名称:青铜器象尊 年代:殷商晚期 收藏地: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的典藏中,青铜器象尊属最为罕见的稀物。从该尊背部的开口形状判断,其原先应有一个盖,遗憾的是顶盖已失,象鼻也大部分被毁,但它仍不失为目前世上所知的动物型尊中最大的一件。 

  如同同时代的大部分尊的风格,象尊应该属于殷商晚期的作品,甚至可追溯到西周初期。传说该尊出土于湖南长沙,但无处查证,不过其自然写实的造型和纹饰风格使得专家判断更倾向于“它出自长江流域中部盆地的工匠之手”。 

  如称该尊为镇馆之宝,可能不为夸张,而其背后也不乏坎坷经历。 1903年6月,法国收藏家卡蒙多伯爵以3000法郎将其收入手中。卡蒙多过逝后,该尊被转入卢浮宫,成为国家不可转让变卖的财产。 

  不幸的是,1914年卢浮宫远东分部将其归入 “缅甸或高棉的雕塑”中;到1922年,象尊才找到自己的正式位置,被纳入“中国雕塑”范围。 2004年,象尊曾被借到上海博物馆,首次与中国观众见面。 


名称:圆明园四十景图咏 年代:清收藏地: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集中再现了圆明园盛时景观,被业内专家称为“迄今为止最权威、最全面展现圆明园盛时景观的精品艺术画册”。该作品现藏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是乾隆元年(1736年),乾隆皇帝令宫廷画师沈源、唐岱依据圆明园实景绘制。当时圆明、长春、绮春,三园共计约有百余处景群,但昔日仅绘制此四十景,更突现出此四十景的显要与华盖群芳。 

  这套四十景彩绘图册直到乾隆十一年(1746年)四月才最终裱成呈进,前后历时十一载有余,足见其成图之不易。 

  《圆明园四十景图咏》记载了圆明园昔日之辉煌,是人们了解、认识圆明园原有风貌最直观、最形象的文化遗存,亦可称之为国宝。 “四十景图”以写实的手法描绘了圆明园鼎盛时期建筑和园林的风貌;“四十景诗”则以叙和诗的形式揭示了圆明园四十景的历史、政治和文化内涵。 

  据说法国枫丹白露宫中国馆内所藏文物中只有一小部分是1861年暹罗大使进献的礼品,而大部分都是1860年法国从圆明园掠去的文物,件件都是无价之宝。该馆所藏的圆明园文物至今未正式公开,参观者亦不允许拍照,许多情形不得其详。 


名称:圆明园鎏金佛塔 年代:清收藏地:法国枫丹白露宫

  在中国馆内最显著的位置摆放着一座巨大的佛塔,2米高,青铜鎏金,通体各层镶嵌着绿宝石。塔的左右摆放着一对象牙和一对青铜雕龙,与故宫、避暑山庄等处皇帝宝座前放置的青铜龙形制一样,说明这对青铜龙应是圆明园正大光明殿皇帝宝座前的摆放之物。 

  我国古代的鎏金器物流传至今极为稀少,主要是由于历代以来战乱损毁,再加上器物中有金成份,很多盗墓贼不知鎏金的艺术价值,就按重量卖给打金匠,熔炼为金块或金元宝,所以被破坏的鎏金器物不可胜数。 

  圆明园鎏金佛塔是为数不多的后世保存下来的鎏金器物,显得弥足珍贵。 


名称:虎卣 年代:商代晚期 收藏地:法国池努奇博物馆

法国池努奇博物馆以收藏中国的青铜器而闻名,其中堪称稀世之珍的“虎卣”是镇馆之宝。 

  虎食人卣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青铜器珍品,出土于湖南省安化、宁乡两县交界处,当时出土有两件基本类似的虎食人卣,但现在分别流失到了日本和法国。 

  虎食人卣是一种极特别的酒器。它所表现的意象观念和所要表达的图腾,至今仍是众口不一。有的说 “虎食人反映了虎食鬼的神话,以威猛的虎来驱御凶魅恶鬼以辟不祥”;有的说“虎食人是视觉上的误会。人是正在作法的巫师,他正在借助虎的力量沟通天与地、人与神”;有的说是“象征着人的自我与具有神性的动物合一”。 

 名称:《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  

  年代:盛唐时期 

  收藏地: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

  在法国吉美亚洲艺术博物馆所藏的中国绘画中,出自敦煌盛唐时期的 《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普贤菩萨骑象》和《行脚僧像》代表了盛唐艺术影响佛教界的杰作。 

  《阿弥陀西方净土变图》为绢画,是八世纪初的作品,属于描述极乐世界最早的一件画作。画中,阿弥陀佛居中,上为华盖,旁有观音和菩萨,下方舞乐齐奏,莲花宝池在前方,无数化生童子游玩其中,宝楼阁则巍立于天界上方。整个画面色彩斑斓,堪称杰作。 


大英博物馆

◆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存世最早的绢画 世界上首部百科全书  

  英美博物馆内的中国“史迹” 

  □章磊 国际周刊专稿

  许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目前都被收藏在英国和美国的多家博物馆。例如英国的大英博物馆,目前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2万3千多件。 

  此外,美国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波士顿美术博物馆也收藏着大量中国流失文物。这些文物不乏价值惊人的旷世奇珍,社会价值和史学价值更是不可估量。 


大英博物馆中的《女史箴图》

  中国古代绘画代表作——《女史箴图》 

  年代:东晋时期(公元400年左右)规格:纵24.8厘米,横348.2厘米流失时间:1860年收藏地:大英博物馆 

  《女史箴图》原画作于东晋时期,艺术价值颇高,从问世起就一直是历代宫廷收藏的珍品,后人也多有临摹。由于年代久远,现在世界上仅存两幅临摹品,其一为北京故宫收藏,为宋人临摹,笔意色彩皆非上品,价值不是很高;另一幅就是这件藏于大英博物馆的隋唐时期摹本,是罕见的艺术珍品。 

  大英博物馆的这个摹本是现在尚能看到的最古老的画卷。它虽是摹本,但依旧是公认的画中上品,风格古朴,色泽鲜艳,末署 “顾恺之画”,一直被视作顾恺之传世名画的代表作,为历代皇宫贵族珍藏。历代学者也对《女史箴图》极为看重。 

  《女史箴图》共有12段,流传至今的只有九段,其内容是教育封建宫廷妇女们如何为人,如何自保的一些人生经验和道德箴条。在这幅长卷中,顾恺之的“游丝画法”和“传神写照”画论都得到最充足的体现。因此,西方美术界也把它视为中国古代绘画的代表作,称誉它是“一切都达到圆熟境地”的“完美无缺的佳作”。 

  《女史箴图》是我国能够找到的最早的专业画家东晋顾恺之的传世之作,也是当今存世最早的中国绢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幅画也是最早的一幅“以形传神”绘画艺术的杰出作品,因而它除了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其他画科难以比拟的史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永乐大典》

  世界上首部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创作年代:1403-1408年流失时间:1860-1900年收藏地:大英博物馆、英国图书馆、剑桥大学图书馆、牛津大学图书馆、伦敦大学东方语言学校等地 

  《永乐大典》初名 《文献大成》,是我国古代编纂的一部大型百科类书,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全书包括正文22877卷和目录60卷,装成11095册。 《永乐大典》在书籍中可以称得上是庞然巨著,每本相当于现在普通书籍的两倍大小,全部用毛笔工楷书写,总字数约3.7亿字,体积达40多立方米。 

  《永乐大典》完全是保存古代的典籍,在编篡时,不改古书的一字,是对传统文化一次空前规模的系统整理,也是世界上最早、最宏伟的百科全书。它被誉为古代类书之冠,同时也对后人了解历史原貌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永乐大典》作为明初以前珍品秘籍集大成的旷世大典,比法国狄德罗主编的百科全书和著名的《大英百科全书》还要早三百余年。它是一部古今中外所罕见的大型书,是中国古代最成熟、最杰出的“百科全书”。因此, 《永乐大典》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名声显赫,在世界文化史上也享有崇高的地位。 


 《历代帝王图》卷之十后周武帝宇文邕

  初唐人物画最高水平——《历代帝王图》 

  年代:唐代初年规格:纵51.3厘米,横531厘米流失时间:1925-1931年收藏地: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历代帝王图》始作于唐朝初年,唐太宗时期著名画家阎立本所作,是表现帝王生活的人物画,又称《古帝王图》。 

  《历代帝王图》的艺术成就代表了初唐人物画的最高水平,在古代绘画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唐代是中国画繁荣、鼎盛的时期,在绘画题材方面倾向面对现实。
这一时期人物画不仅大家辈出,描绘人物的技法也得到了全面发展。阎立本溯源顾恺之又融进恢弘博大的气度,他在《历代帝王图》中,以刚劲而厚实的线条恰当而真实地刻画出古代帝王的个性特征。 

  画卷共包含了十三个帝王及一些侍从的肖像,帝王的上方书写有庙号、姓名及在位年数。这十几位皇帝依次是前汉的昭帝刘弗陵,后汉的光武帝刘秀,有才有艺的魏文帝曹丕,憨厚的蜀主刘备,深沉的吴主孙权,统业天下的晋武帝司马炎,粗野但有策略的北周武帝宇文邕,外柔内凶的隋文帝杨坚,聪明浮夸的隋炀帝杨广,美才兼备的陈文帝,以及软弱无能的陈宣皇帝陈顼等。 

  总体来讲,《历代帝王图》作为中国肖像画的经典作品,把帝王的气势和内心世界体现无疑,画家的色彩审美水平完全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都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康熙玉如意 

  制造时间:清康熙年间流失时间:1860年现藏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如意是随佛教自印度传入的佛具之一。
最初原型结合如意的头部呈弯曲回头之状,被人赋予了“回头即如意”的吉祥寓意。 

  如意造型的变化和发展在清代达到最高水平,不仅在数量上大大超越前代,而且更加注重材质、工艺及纹饰。清代如意的形制十分丰富,单柄首就有葵瓣、云头、莲花、灵芝等不同样式。 

  珍藏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中的这件如意是臣子吴敬进献给乾隆的,表达了他希望天下太平、五谷丰登的祈愿,更主要是对皇帝的歌功颂德。 

  玉如意,历次拍卖会上的拍卖价格非常惊人,动辄以百万论身价。不说皇家御用如意,就连普通如意端头如同灵芝草形状,图案呈心形或云形带长把的,按玉料成色分,价格都在十万到几十万元之间。 


北魏孝文帝礼佛图
  

  龙门石窟的精华——帝后礼佛图 

  制造年代:始建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前后流失时间:20世纪30年代现藏地:被盗凿的帝后礼佛图包括两部分,其中的北魏孝文帝礼佛图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文昭皇后礼佛图现藏于美国堪萨斯市的纳尔逊艺术博物馆 

  帝后礼佛图的内容分两部分,北段雕刻的内容是孝文帝头戴冕旒,身穿衮服,在诸王、中官及手持伞盖、羽葆、长剑、香盒的近侍宫女和御林军的前导和簇拥下,缓缓行进的场面。 

  南段构图与北段相似,刻着文昭皇后莲冠霞帔,一手拈香,后随两个戴莲冠的贵妇,在众宫女的前导、簇拥下迎风徐行,方向与北段相对。 

  与云冈石窟的浮雕相比,帝后礼佛图已经开始摆脱古印度的犍陀罗风格,而加强了本土的艺术语言色彩。作品变得单薄平浅,高浮雕的圆润光影不复存在,线条成了艺术形式表现上举足轻重的角色。人与人的空间、人体的曲折起伏都用线勾勒,特别是衣纹的处理,格外舒展流畅、疏密有致,颇有汉代画像破以线求形的神韵,表现出中国民族文化与外来佛教艺术的很好融合。 

  龙门石窟在宾阳洞中被挖去的“帝”和 “后”两组礼佛图,是整个雕像群的中心和最精彩的部分。此外,从图中人物的衣冠发式和伞盖、羽葆等仪仗制度看,孝文帝推行汉化的政策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因此,这件作品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所以,无论从艺术史、宗教史的角度去考察,还是从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去估量,帝后礼佛图都是当之无愧的国宝。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中印留学生学成之后大都回流 美国人财尽失(图)
下一篇:石油价格猛跌 梅德韦杰夫承认俄罗斯被危机重创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