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1日,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携加州理工学院、麻省理工学院以及LIGO科学合作组织的专家向全世界宣布,美国的LIGO(激光干涉引力波观测站)首次直接探测到了引力波,消息轰动了世界。
而在发现引力波的团队中,有一位目前仍在读大四的“广州仔”——就读于美国卡尔顿文理学院的罗家伦作为团队成员之一,参加了这场受到全球瞩目的新闻发布会。在发布会上,他与团队负责人Nelson Christensen教授一起接受了媒体采访。
罗家伦2012年毕业于广州天河中学,2月14日,他的恩师谈婳告诉记者,罗家伦之所以能加入LIGO团队,并作出贡献,在于他智商、情商“双高”,更重要的是,从中学时代开始,罗家伦就总比别人“多想一步”。
参与发现引力波团队合影,前排右一为罗家伦。
坚信相对论,大二加入引力波团队
2月15日上午,罗家伦在美国的实验室里,通过视频接受了采访。他介绍,前前后后有上千人参加了探测引力波的工作,而他所处的团队有50余人,主要负责探测器测量的数据处理。
“有人说检测引力波就像我在上海扔了一块石头,你在美国检测这块石头造成的波动。”罗家伦如此形容探测工作的艰巨性。仪器探测到了成千上万的数据,罗家伦所在的小组需要运行程序来分析探测的引力波候选信号中,哪些是真正的引力波。通过统计分析,寻找统计显著的数据,最终找到信度高达99.99995%的《物理学评论通讯》介绍的那个引力波。
谈起加入发现引力波团队的过程,罗家伦谦虚地表示自己很幸运。“我在2013年大二暑假开始跟随研究团队开始寻找‘引力波’的历程。作为一个本科生,我做的工作还是比较简单的。最有成就感的是,其间我和一名博士生师兄一起推导某一个天文事件数值近似的一个公式,并最终发表了。这个公式其实是引力波的其中一种形式,尽管这次探测到的并不是这种形式,但我们推导出的公式等于多了一个可以验证引力波信号的方式。”罗家伦说。
但在他中学时期的物理老师谈婳看来,罗家伦取得今天的成绩,靠的绝不仅仅是幸运。“他是一个非常坚持的人,探测引力波其实是一项很艰苦的工作,中途也有人退出转向其他曾被认为是更有前途的项目。他曾经告诉过我,为了这个项目,熬夜到凌晨两三点是常有的事。”谈婳说。
在LIGO升级之前,罗家伦所在团队已经尝试寻找第五次和第六次数据中的引力波;设备升级后,他们将重点放在寻找引力波的光谱对应物,力图提升引力波的信度,并最终找到了引力波,证实了爱因斯坦100年前的预言。“找引力波的过程持续了几十年,我认为做这件事是需要信仰的。如果你是坚定地相信相对论,相信引力波的存在,那么能否探测得到只是时间问题。”罗家伦说。
在谈及引力波发现的过程时,罗家伦说,美国各地都有大学参与这个项目,规模非常大,分成不同的团队,这也是他们最终能发现引力波的原因之一。他发现,国外的同学想法都非常大胆。“他们非常敢想,会先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再去论证是否存在这样的可能性。相比之下,在中国接受基础教育的我优势在于比较耐心,这在做数据分析的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
不惧毛遂自荐,被赞“双商皆高”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罗家伦一直保持着微笑,对现场记者也是有求必应。他还热心地举着手机,边走边通过镜头向记者介绍自己所处的实验室和小伙伴。当他告诉小伙伴们“我正在接受国内一些媒体的采访”时,大家纷纷面向镜头挥手问好,可见平日里人缘不错。
谈婳一说起自己的爱徒,脸上便满是骄傲。“他是真正的学霸,每次考试成绩都是数一数二的。这个孩子最大的优点是想问题总比别人多一步。例如在物理课中,我讲到质量相等的物质相互作用产生的效果时,他就会思考质量不相等的物质相互作用会产生怎样的效果。”谈婳透露,罗家伦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对广义相对论非常感兴趣,买了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因为在物理上的天分突出,老师也给了他很大的空间。“对于这些优秀的学生,我们是比较开放的。既然老师讲的他们都懂,那么便允许他们在课堂上自主进行更深入的学习,老师布置的作业也可以不做。”谈婳说。高三期间,罗家伦已经决定出国。于是他便带了英文版的物理书回学校,老师在讲台上讲高考的内容,他在下面读英文版的物理书。
更让谈婳赞赏的,是罗家伦的阳光乐观。“他性格非常好,课堂上很愿意配合老师。高三期间他有一两个月为了准备出国考试,没有回学校上课,我明显感觉课堂变得沉默了。只要有他在,他就会特别积极地回应老师的问题,帮助其他同学思考,总之只要他在,我就感觉上课特别舒服。”谈婳说。罗家伦从高一开始加入学校的机器人社团,在指导老师顾志居看来,罗家伦是一个很主动,很善于把握机会的人。“当初是他毛遂自荐当社长的,我认为这次能够加入引力波团队,并且能最终作为论文作者之一参加新闻发布会,也是他这种积极主动的性格使然。”顾志居说。
妈妈:开明教育让孩子更好
罗家伦的妈妈李粤海告诉记者,对于孩子自己的兴趣,家里十分支持,“小时候家伦就比较喜欢天文方面的书籍,只要他喜欢,180元的一本的书都会买给他。晚上还陪他去看星星,看月亮。父母为罗家伦在家中建了一个小小的实验室,买点试管、试瓶,在家教他一些简单的实验。”
对于家庭教育,李粤海认为“开明教育”是她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高考时孩子被中山大学和国外的大学同时录取,去国外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其实从高二开始,他就说要去美国留学,对于家长来说就是财力上支持他。”李粤海说,自己从小就比较信任孩子,她认为孩子迟早需要自己去做决定,从小较为开明的教育可以让孩子以后到社会上更好的生存。
对于将来,罗家伦说他会继续读硕士、博士的,不排除毕业后会回国发展,原因是“好吃的都在国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