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去年12月DJI(大疆创新科技)在中国深圳开设的旗舰店的全貌。图为DJI有关人士正在店内的无人飞机飞行区对“Inspire”系列进行飞行试验,吸引访客的目光。
无人飞机发出如同蜂鸣一般“嗡嗡~”、“嗡嗡~”的声音。1月6日下午中国深圳市区成为了无人飞机的乐园。发出“嗡嗡”声的无人飞机在街上、在公园,时时刻刻都在人们的头顶盘旋。行人们走走停停,用眼神追逐着在市中心进行特技飞行的形形色色的无人飞机。不难找到“世界第一无人飞机”DJI的总部。因为无人不知。小米和阿里巴巴都没能做到,而DJI却成为实现“世界第一之梦”的第一个中国企业,因此DJI是深圳市民的骄傲。
DJI的总部大楼让人联想到巨大的研发(R&D)中心。公司的大部分建筑出于技术保护的考虑禁止出入。DJI的韩国地区负责人文泰铉(音)经理表示,“总部1500位员工中约70%是研发人员”。位于总部21层的总经理办公室大门前用中文写着“只有大脑可以出入,去掉你的感情”,充分显示出创始人汪滔(36岁)总经理的“技术至上主义”。在无人飞机的大脑——“飞行控制器(Flight Controller·FC)”领域和不受机身动作影响使照相机保持一定倾斜度的——“平衡仪(Gimbal)”领域,DJI拥有世界最先进的技术。
汪滔2006年在香港科技大学(HKUST)电子工程专业学习时,在研究“直升机控制系统”小组作业的过程中创办了DJI。虽然经历了大部分创业人员离开的困难,DJI还是凭借集中高端技术制造的普及型“phantom”,在创业7年之后终于走上了成功之路。仅2014年一年,“phantom”就卖出了40万台,在全世界掀起了无人飞机热风。
2011年销售额仅为420万美元(约合50亿韩元)的DJI借此机会在2014年实现了5亿美元(约合6046亿韩元)的销售额,翻了120倍。根据推算,去年DJI的销售额突破了10亿美元(约合1.2万亿韩元)。2011年仅有90位员工,而现在有4000人。投资也纷至沓来。作为脸书创业期的投资者而闻名的美国硅谷风投企业Accel Partners去年为DJI注资7500万美元。据推算,虽然DJI还未上市,但企业价值已达100亿美元(约合12万亿韩元)。
为DJI的发展动力“自主技术”提供支撑的是公司所在的“深圳硅谷”。深圳的电子产品及装备制造工厂汇集于此。在深圳,产品从创意到实际制造为成品仅需6周,是耗时3~4个月的美国硅谷的一半。因为用最新技术制造产品时可以迅速调配廉价的零部件。这种环境为DJI的技术助力,形成了协同效应。
记者1月6日走访了被誉为深圳硅谷中心的世界最大电子商业街——华强北。
在华强北,70多栋5~10层的电子产品销售大楼鳞次栉比,各类电子产品和零部件玲琅满目,甚至有人说在华强北“人工卫星都能制造”。华强北现在也被无人飞机占领。销售200元(约合3.58万韩元)的廉价无人飞机的店铺越来越多。华强北也有了“无人飞机圣地”的外号。
中国政府的支持也是无人飞机产业能够取得成长的秘诀之一。不仅在深圳,在中国大陆的任何一个地方都可以使用无人飞机,只有政府设施、军事基地、机场附近区域是限制区,所以中国的无人飞机可用性极高。中国的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在北京、上海、广州等9个城市展开了无人飞机商品配送示范服务。此外,无人飞机还应用于在大气中喷洒化学制剂以除雾霾,以及在高考中利用电波探测找出考生违规携带的电子设备。根据预测,中国的无人飞机市场规模将由2013年的5000万美元急剧增长为2022年的3亿美元。广阔的内需市场为无人飞机产业发展提供支持。
占领商用无人飞机市场的DJI的终极目标是创造“无人飞机生态系统”。不仅是开发硬件,DJI更在软件和服务等应用领域狠下功夫。
去年DJI推出了喷洒农药与种子的农业用无人飞机,之后又推出了装有热成像照相机、用于分析消防员进入火灾现场路径的无人飞机,以此加快DJI构建产业用无人飞机平台的步伐。汪滔在装有热成像照相机的无人飞机发布会上表示,“(利用无人飞机)农民可对农作物的生长有战略性的洞察,消防员可以更高效地掌握起火点火势扩散情况”。对于无人飞机的未来,他表示“未来10年将是以无人飞机为中心的激动人心的10年,未来在等着我们”。(郭宰旻 记者)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