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量子计算取得突破
杜江峰研究组把金刚石的一个碳原子由氮原子取代,外加氮原子旁边的一个空位,组成了NV色心结构,成为单自旋固态量子计算的载体。基于金刚石体系的固态量子计算有标准量子计算的门操作,是真正的量子计算。
金刚石中NV色心的结构
量子比特可以分为物理比特和逻辑比特。物理比特并不稳定,可能现在有10个物理比特,但很快就丧失了。因此,不得不通过纠错码过程对10个物理比特做冗余,最后生成了一个逻辑比特,逻辑比特有很好的容错特性。
量子计算要产生相对于传统计算的足够优势,有效的逻辑比特的数目必须要大于30的情况下才行,要做出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则需要几百上千物理比特。而量子技术需要利用量子相干性才可以做计算,但每个量子比特都非常脆弱,很容易被环境退相干,使量子的相干性丧失,而且退相干的速度随着体系的扩大而呈指数增加,量子比特越多,退相干速度越快。
这时候就必须采用纠错码技术,鉴定噪声的可能状态,在假定了噪声特性的基础上,构建纠错码系统,构建纠错容错的理论体系。
其实,传统计算机也会发生计算错误,但可以通过纠错码计算。而量子计算机也是这样,如果能够达到容错预值(容错预值不仅仅是对操作精度,对噪声的总体水平有一个约束的关系)——外界噪声低到一定水平,操作达到一定精度之时,就可以满足容错计算。
杜江峰研究组在传统的纠错码下达到了非常高的操作精度,量子逻辑门精度达到了99.99%,其单比特门精度已经满足容错计算的需求。
NV 色心 GSD 成像实验平台
要构建量子计算机,下一步的工作就是系统扩展,把成百上千的逻辑比特都达到满足容错计算的精度,那量子计算就可以实现了。但系统扩展难度非常大,建成量子计算机任重道远。因此,虽然杜江峰研究组确实取得了关键技术突破,但俄媒报道“中国学者基于金刚石建成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显然是夸大其词。
中美量子超算孰优孰劣
杜江峰研究组基于金刚石体系的固态量子计算是开创了一个新体系,但其NV色心可集成性远远不如量子点系统和超导系统,离建成真正的量子计算机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量子点系统、超导系统具有可集成性,但操作精度远远达不到量子计算的要求——而这也是谷歌之所以研究量子退火,而非标准量子计算机的原因。而借助超导体系已有的相对成熟的超导电子学,谷歌可以比较容易集成数量较多的量子位,但选择了这条路也意味着谷歌不存在用量子退火机“升级”,制造出量子计算机的可能性。
因此,就构建标准量子计算机而言,杜江峰研究组显然是走在了谷歌前头。
但中科大和谷歌并非中美两国唯一研究量子计算的科研单位——清华大学正在研究离子和核自旋的量子计算;国防科大和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正在研究离子系统的量子计算;南京大学正在研究基于超导材料的量子计算,这些单位都建成了相应的实验平台,具备了开展高水平研究的条件。而美国IBM也在量子计算机领域深耕多年(非谷歌的退火机,是真正的量子计算机)。在此情形下,断言中美量子计算孰优孰劣还为时尚早。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