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清华大学发现2300年前算具 可算100以内乘积(图)

www.sinoca.com 2014-01-07  北京晚报




清华大学发布校藏战国竹简(肆)



《算表》

  今天上午,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第四次成果发布,此时距离第三次成果发布已有一年。在第四辑的整理报告上,共收入3篇清华简文献,重现了古代最早实用算具的真容,对历史学、文献学、科技史等领域的研究提供宝贵的研究资料。

  据介绍,目前清华简的整理工作已近一半,未来成果的发布数量将达13至15辑之间。第五辑的整理工作已经启动,内容比较接近第一辑,与《尚书》及相关历史有关。

  清华简上出现

  早期“八卦图”

  第四辑包括一篇题作《筮法》的文献,记载了一种盛行于战国时代楚国、不同于《周易》的占筮方法。据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这篇文献保存良好,没有明显缺损,在2008年入藏时就发现,该竹简是唯一一部保持原来成卷状态的竹简。

  据了解,清华简由于年代久远,又因保存于地下,竹简大部分都散断。因此,《筮法》的成卷状态则显得让人格外惊喜。此外,该卷竹简都有次序编号,为内容的整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全篇文字分栏书写,并且附有插图和表格,体例犹如一幅帛书。简文详细记述占筮的原理和方法,包含大量以数字卦表现的占例。数字卦的形式与天星观、包山、葛陵等楚简中的实际占筮记录一致。其中,八经卦的卦名、数字卦的形式等与传统上所认为的商代《易经》的《归藏》一致,但是否说明该简就有可能是《归藏》,还需进一步的研究和考证。

  李学勤指出,《筮法》还有将八卦分置八方的卦位图。“我反正是没有见过比这更早的卦位图了。”

  另一篇题作《别卦》,形制较小,本来是有8支,但是有一支缺失,只有7支。但是缺失的一支可以根据内容进行推补。该组竹简没有序号排列,也无背部的印痕可作参考,只能根据内容进行排序。

  文献记载了六十四卦卦名,对于《周易》卦象、卦名、卦序以及经卦的衍生研究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最早算具

  填补空白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主任李学勤介绍,在最初整理清华简时,就注意到有几支书简比较特别:形状上显得比较宽大,且上部有红色横线,非常显眼。

  这组竹简共有21支,保存相对完好,只有4支上部有部分残缺,残缺部分可以通过内容进行推理补全。其中有一支单独的竹简右侧都是钻孔,钻孔内留有丝织品的痕迹。李学勤认为,通过这一点也可以判断,这并不是一般的竹简书籍。

  经过收集整理之后发现,这几支“胖大”的竹简拼接之后形成一个表格,表格里写有数字,数字的写法与我们熟悉的写法有所不同,如“30”,就有“卅”和“三十”两种表达方式。

  该数字构成的表格,用的是十进制,利用乘法交换律原理,能够快速计算100以内的两个任意整数的乘积,还能够计算包含特殊分数“半”的两位数乘法,计算功能超过了以往我国发现的“里耶秦简九九表”和“张家界汉简九九表”等古代乘法表。

  李学勤说,经过研究发现,该《算表》不仅可以将复杂的乘法转变为简单的加法,还可用于除法运算和开方运算。至于古人是否利用该表进行过此类运算,还有待考证。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全国数学史学会理事长郭书春先生认为,该《算表》填补了先秦数学文献的空白,是目前所见到的中国最早的数学文献实物,比目前能够见到的古代十进制乘法表年代都早,在当时世界范围内也是相当先进的,是中国数学史乃至世界数学史上的一项重大发现。《算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传统数学的一个高潮,而且是第一个高潮提供了佐证,使国内外否定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虚无主义态度不攻自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雪龙”号成功突围:已驶出乱冰区进入清水区(图)
下一篇:传说中的“大脚怪”?英国男子公布神秘怪物照(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