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中国确认存544种外来入侵生物 其中20种暴发成灾

www.sinoca.com 2013-11-16  中国青年网




外来生物入侵

  不久前的第二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透露:目前入侵中国的外来生物已经确认有544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达100多种。我国防范外来生物入侵的形势严峻。会上,科技部“973计划”生物入侵项目首席科学家万方浩对记者表示,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种类很多,我国是遭受生物入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0余种危险性入侵物种暴发成灾

  万方浩指出,生物入侵概念需要明确。一般而言,一国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以便丰富国人餐桌或用于保护生态、美化环境等,不归类为生物入侵。“不是本国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才能称为生物入侵”。

  据悉,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中国的就有50余种。

  万方浩说,近10年来,我国相继发现了西花蓟马、Q型烟粉虱、三叶草斑潜蝇等20余种世界危险性与暴发性物种的入侵,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此外,近年来,我国潜在入侵物种截获频次急剧增加,危险性外来物种频临国门。

  西南大学副校长周常勇认为,生物入侵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国际贸易、生态系统甚至人畜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据周常勇介绍,我国入侵生物种类多,生物入侵涉及面广。全国34个省(区、市)均有入侵生物发生和危害,涉及农田、森林、水域、湿地、草地、岛屿、城市居民区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其中农业生态系统最为严重。

  外来物种的来源广、途径多,我国多样化的地理气候条件,也为这些源于不同地区物种的生存提供了便利。20世纪80年代以来,外来物种在我国呈现出更快的增长趋势,近10年新增入侵物种近50种,20余种危险性入侵物种接连在我国大面积暴发成灾。这些入侵物种已导致严重的经济损失与生态灾难。

  入侵生物危害严重,给农林业生产构成了巨大的威胁。据初步估计,松材线虫等13种主要农林入侵物种每年对我国造成574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还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失,引起土著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2000年,外来有害生物对湿地和森林生态系统造成的间接经济损失分别达693.4亿元和154.4亿元人民币。

  危险性外来物种还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给农产品进出口贸易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有些外来入侵物种如豚草、红火蚁等还影响人畜健康与社会安定,近年来,国际上已将生物入侵上升到“农业生物恐怖”的高度。

  出境游不要带回易造成生物入侵物品

  据介绍,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有两种,一是自然入侵,即入侵物种随着气候变化,跟着风、水流、动物迁徙等侵入;二是人为活动,如贸易、旅游等出入境活动带入。“人为活动是生物入侵的主要途径。”万方浩强调。

  万方浩表示,我国急需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预防与控制工作。全球联防联控是有效阻止外来物种入侵,保障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根本途径。

  据介绍,我国的生物入侵研究有了蓬勃发展,除基础理论研究外,还启动了一系列专注于外来入侵防控技术创新的专项研究,并在数据库建设、检测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扩散阻断、区域联防联控和持续治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和建设。目前,以生物防治为核心的外来有害生物持续治理技术体系已在生产中发挥了很好的控制作用。

  专家建议,还应进一步发展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方法,必须增强国家各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努力,升级责任机制,使之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国际惯例相匹配,以期为中国在有关问题上的国际谈判奠定更好的基础。

  阻止生物入侵还应该做些什么

  专家指出,首先应加强科普,让公众知道哪些是外来生物入侵,这样公众一旦发现疫情,可以迅速上报,并配合防控工作。其次,近年来,国人旅游目的地越来越广泛,直接携带生物入境的国际会议如各种博览会等也明显增多,人员入境时有意无意传播入侵物种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给生物入侵的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专家提醒,游客应积极配合海关等检疫部门的工作,到国外旅游时尽量避免去疫区,尽量不要带水果、土壤等易于造成生物入侵的物品。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内地网站售外形如10岁女童性玩具 美舆论震怒(图)
下一篇:肯尼亚猎豹偷吃山羊 4村民追逐6.4公里擒获(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