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学家在发现恐龙足迹时,最希望了解这到底是哪一种恐龙留下的?最理想的情况是,恐龙足迹能和恐龙化石相距甚近的同一化石被发现,这就比较容易得出结论,这些足迹可能就是它旁边的恐龙留下的。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发现恐龙足迹之处极少有相关的骨骼化石保存下来,反之亦然。这可能是由于两者形成的条件不同所导致,比如恐龙尸体的保存需要水流携带沉积物迅速将其埋藏,但这种水动力条件恰恰是冲毁新鲜足迹的元凶。
翼龙类后足迹。古生物学家难以根据足迹来判断其主人到底属于哪种具体的恐龙,但因为不同大类的恐龙,其足部骨骼结构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些独有的也正总会反映到足迹的形状上。
兽脚类后足迹。学者可以由此判断造迹恐龙是肉食性还是植食性,根据恐龙足迹的轮廓及相撞还可以建立一套独立的分类系统(遗迹科、属、种),以区分兽脚类、原蜥脚类、蜥脚类、小型鸟脚类、禽龙-鸭嘴龙类、剑龙类、甲龙类和角龙类等足迹。
翼龙类前足迹
村民经过綦江蜥脚类恐龙的尾椎序列,盆地中的秋天阴雨绵绵,却不减綦江村民参与恐龙化石发掘工作的热情。
科研工作者正在修理恐龙化石,这片土地之上的精彩不仅仅是恐龙足迹,还有正在装架的恐龙骨骼化石,将在綦江恐龙国际研讨会之前将其复原。它的体长可达到17米,可能是个新物种,对它的透彻分析研究,有助于更清晰的了解,在远古时代,这里发生了什么。
人们关注的不仅仅是脚下的恐龙足迹,足迹层面的顶部也值得推敲:凹凸不平的砂岩,还能看到零星的足迹和虫迹,表明恐龙再次繁衍了漫长的时光。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