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先后完成了轨道维持、设备巡检、有害气体检测等工作,并开展了大量的科学实验。
目前,天宫一号正在运行在距地面343公里的交会对接轨道上。
它现在姿态控制稳定,太阳翻板对于定向正常,状态良好。特别是最近的平台设备巡检表明,交会对接的设备工作正常,环境控制工作正常,推进剂充足。各项指标均满足航天人员进驻条件和交会对接条件的要求。
新华社记者:您好,我们一直特别关心关于航天员的问题,请问这次安排女航天员完成任务是出于什么考虑呢?女性航天员的飞行有什么意义呢?谢谢。
武平:女性是人类的半边天,没有女性参与的载人航天是不完整的。迄今为止,世界上已经有7个国家共50余名女航天员进行过太空飞行,充分证明了女航天员完全可以胜任并出色完成太空飞行任务。
从世界载人航天的发展史看,各个国家都把本国女航天员的首次飞行授予了特殊的意义。
例如前苏联航天员捷列什科娃被誉为苏联巾帼第一英雄,美国女航天员赖德的首飞也影响巨大。
我国女航天员参加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填补了我国女性航天飞行的空白。可以带动女航天员相关飞行产品的研制和女航天员地面训练等方面的技术发展,积累女性在生理、心理及航天医学方面的飞行实验数据。还可以进一步扩大载人航天工程的社会影响,展示中国女性的良好形象。
我作为一名女性,对女航天员的飞行充满期待。我相信,你也跟我一样,一定是充满期待的。谢谢。
中新社记者:您好,我们知道这次神舟九号的时间比其他的载人飞行时间都要长,而且还有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太空环境对于航天员的不利影响有哪些呢?谢谢。
武平:针对神舟九号任务飞行时间较长的特点,为了保障航天员健康,对抗失重环境对航天员健康的不利影响,重点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
一是采取了新的医学监测和保障措施。在前三次载人飞行中主要是监测航天员心电、血压、体温和呼吸。
这次任务增加了航天员的心、肺功能和生化等更多医学指标的在轨监测。
增配了相关药物和医学保障用品,将定期进行舱内卫生学处理,以确保对航天员健康状况的及时监测和对空间运动病等的有效预防。
二是采取了失重防护的相关措施。失重环境对航天员的心血管系统和肌肉、骨骼系统均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为了对抗这种影响,维护航天员健康,在飞行中,新增了自行车功量计、企鹅服、套带等对抗防护和锻炼用品,以此来维持航天员心血管和肌肉功能,确保航天员保持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工作状态。
三是采取了对女航天员的针对性措施。
针对女航天员的生理特点,在医学检查、锻炼防护等方法上制定专项措施,在飞行程序设计、生活照料安排等方面充分考虑女性需求,以保障她们的健康。
虽然我们采取了上述措施,但是航天员在经过较长时间的失重飞行,再次返回地面后,会不同程度出现立位耐力下降的现象,需要一个重力再适应的过程。
所以当航天员返回地面出舱以后出现不能站立的时候大家不要担心,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谢谢。
中央电视台记者:请问,我们注意到这次的神舟九号任务航天乘组当中既有景海鹏,还有首次参加任务的刘旺,以及中国的首位女航天员刘洋,这样的“新老搭配”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呢?谢谢。
武平:每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对飞行乘组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够保证完成任务,这一次也不例外。
相比前三次载人飞行,这次任务的飞行乘组概括讲是“新老搭配、男女配合”,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是作为航天员景海鹏是第二次参加飞行任务;二是刘洋成为我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同时她也是我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参加飞行任务的。
景海鹏再次飞行,主要还是为了更好的完成任务,景海鹏的飞行经验对于乘组完成任务将有很大帮助,使乘组更加坚定信心、从容应对各种复杂状况。
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客观上我们也具备了这种"以老带新"的条件,以后航天员多次执行任务的情况会很常见,这也是航天员的职业要求。
这次任务安排女航天员飞行,既是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必然,也是大家的一个期盼。
国际载人航天的经验也表明,女性完全可以胜任太空飞行的任务。应该说,我国女航天员首次的参加飞行任务,既有技术上的突破,也有很重要的社会影响,可以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谢谢。
记者:您好,请问这次神舟九号在太空将开展哪些科学项目,有什么具体的意义呢?还有一个就是关于这次女航天员在飞行的过程中,有没有借鉴美国或者俄罗斯的经验呢?谢谢。
武平:此次任务中,航天员将利用装载在天宫一号上的相关实验设备,重点开展三个方面的航天医学实验研究。
一是进行航天员健康监测技术研究。主要包括航天飞行中航天员营养代谢、在轨情绪、生物节律变化等方面的实验研究。
二是开展失重生理效应机理与防护研究。主要包括空间飞行对航天员心血管功能、前庭功能及脑功能的影响研究,从细胞分子层面研究骨丢失的发生机理,为长期飞行的防护积累经验。
三是开展环境医学与航天员空间作业能力有关方面的技术研究和试验。通过这些实验,积累失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探索航天医学问题发生机理,验证失重生理效应相关防护技术,为后续空间站航天员长期飞行的健康保障奠定基础。
通过这些实验,积累失重条件下的实验数据,探索航天医学问题发生机理,验证失重生理效应相关防护技术,为后续空间站航天员长期飞行的健康保障奠定基础。此外,航天员在轨还将开展飞行器环境控制单项关键技术、飞行器维修性等技术试验。
在我国第一批航天员的选训中,还有在神舟七号的舱外服中等我们都有过很好的合作。
这次女航天员的培训完全是我们自己从选拔标准的制订,选拔方案的制订方面自己完全独立自主做的一件事情。谢谢。
我国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试验同样面临着高风险的挑战,为此我们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与历次任务一样,在飞行产品研制试验和任务准备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方针,我们对飞行产品实施严格的质量管理,进行了充分的地面仿真与试验验证。
在此基础上,针对神舟九号任务特点,重点进行了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对飞船和火箭进行了数十项技术改进,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了飞行器的安全可靠性。
二是加强了航天员训练,特别是进行了充分的手控交会对接的专项训练,飞行乘组男航天员手控对接训练次数超过1500次。
三是为了确保航天员绝对安全和手控交会对接任务成功,共制订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和神舟九号飞船相关的五百多种故障预案,其中涉及手控交会对接的有100多种,对这些故障预案我们也进行了处置演练和全系统合练。
香港大公报记者:您好,您刚才提到了这次是第二批航天员首次飞行,比第一批航天员从选拔、训练要快很多,我们一直都很关心什么时候有香港的航天员能够上天,在不远的将来在建设空间站的时候能否看到有香港的航天员呢?您怎么评价港澳台科学家未来发挥的作用?这次任务结束马上就是香港回归十五周年,返回之后能够考虑和以前的载人发射一样让航天员访问香港呢?谢谢。
武平:随着我国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我相信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航天员队伍。
在未来空间站任务阶段,我们将在目前航天员指令长、驾驶员的基础上,选拔培养飞行工程师、载荷专家等其他类型航天员。
我认为,将来一定会有来自港澳的航天员乘坐神舟飞船进入太空。
港澳同胞对国家载人航天事业的发展一直十分关注,并给予了大力支持。
目前,相关系统与香港的一些高校以及科研机构已经合作开展了一些基础研究和学术交流。
在后续的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研制建设中,欢迎港澳的科学家更多地参与到工程中来。
中国网络电视台:此次新闻发布会的直播到此结束。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