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半的时间里,曾小亮两上八宝山。
送走的第一位好友,是某著名互联网公司女性频道的主编,突发脑溢血,去世时年仅37岁。新近送走的是《健康与美容》杂志的主编孟玲和,48岁,开会时突发脑溢血,去世前几天曾小亮还曾与其彻夜长聊。
从八宝山回来的路上,曾小亮一个人沿着长安街走了好久。这位酒尚出版人助理、情感职场专栏作家、总是为别人调制“心灵鸡汤”的人,在那一刻,竟然抑制不住心生强烈的幻灭感。
他忽然间觉得,金钱、地位、名利都不再那么重要,生命、健康与爱,这些我们人生中更具有本源意义,但是长久被忽视的东西,慢慢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是“压力山大”的一代人。严重透支身体,恨不能每周7*24小时地工作,在跻身上层、功成名就的路上狂奔。他们的不安全感、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父辈。
他们几乎完整地经历了中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三十年,从物质财富的极度匮乏到迅速富裕;同时也见证了恢复高考、计划生育、打破大锅饭、企业改制、取消福利分房、中国加入WTO等种种既有秩序的被打破。
当秩序被打破时,总会有人为此付出代价。这一代人身上深深烙上了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代际变迁的印记。
35岁老了?
提前来临的焦虑、无措、迷茫
科锐国际人力资源公司业务总监刘峰前一阵子刚刚接触了一家叫“豆瓣”的互联网公司。让他这个做了十几年人力资源工作的老“猎头”有些意外的是,豆瓣公司员工的平均年龄非常小,大概在25岁左右。
大约三年前,刘峰和腾讯的HR有次聊天,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腾讯的“特色”之一“很年轻”。
近十年里,国内一些新晋大公司的出现,像百度、腾讯、阿里巴巴等互联网巨头的崛起,带动了一个大产业,使很多年轻人年纪轻轻就获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而且,互联网等新产业的勃兴,正加速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优胜劣汰,也正拉低着职场人群的平均年龄。
互联网领域里“年轻化”的公司正日益多起来。比如中国第一家女性团购网站“聚美优品”,三个联合创始人都是80后,一些中层管理者甚至是1989年生人,今年29岁的CEO陈欧一直有个想法,在自己30岁以前把聚美优品做上市。他甚至坦言,在事业快速发展的这几年,他暂时不会因为结婚这类“家事”把自己限制住。
35岁在某种程度上就意味着职场“生死线”,对许多IT人来说,35岁甚至意味着技术生涯的结束。
现在,对越来越多在职场和事业上打拼的80后来说,29岁就已经临近“过期”:青春的有效期29岁截止,一到30岁,就会被打上“Timeout”(过期)的印记。
对于那些最早一批进入外资企业“吃螃蟹”的人来说,现在已近人到中年,更是处境尴尬。
一方面由于年龄的原因,不少外企白领在公司的发展遭遇瓶颈,“在我这个年龄和职位,继续待在外企的话后面的路已经很清楚,升职上遭遇玻璃天花板,年龄上经不起高强度的工作”。
另一方面,不少人由于产业大环境的变化,“金饭碗”的含金量正在加速褪去。
科锐国际早期的客户源100%都是外资企业;公司成立五六年时,2000年左右,科锐国际开始与包括华为、李宁等在内的本土企业有初步接触;到2004年、2005年时,公司明确将发展内资企业客户作为重点,彼时内资企业所占科锐国际客户源的比例还很低;从 2008年、2009年以后,内资企业的业务能占到科锐国际总业务的百分之二三十。“在高科技、互联网这些行业,外资客户与内资客户的比重甚至是四六开。”
刘峰认识很多外资企业的高层或者中层以上的经理,在90年代末或者2000年左右,他们的职业很让人艳羡,而现在职业的“含金量”已经大不如以前。“那时候的外企中高层,买两套房子很正常,但是你今天进到外企,即使给你八千、一万块钱月薪,你什么时候才能买个房子呢?同样是薪水,含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也让职场危机提前而至,在发达国家,焦虑、无措、迷茫等中年职场危机的表现通常发生在45~55岁,但是在中国却提前了近10年。
这是“压力山大”的一代人。严重透支身体,恨不能每周7x24小时地工作,在跻身上层、功成名就的路上狂奔。他们的不安全感、焦虑感从某种程度上远远超过了父辈。
未来生活的参数一概未知,这种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加重了“茫一代”的焦虑。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