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
拆掉坐椅放实验装置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介绍,这次神舟八号是无人飞行,因此把航天员坐椅的地方拆下来,安装上了实验装置。
2008年5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德国国家宇航中心签署了在神舟八号飞船上联合进行空间生命科学实验的合作协议。根据这个协议,神舟八号飞船上装载了通用生物培养实验装置。
除神八上搭载的实验装置以外,天宫一号也开展多项科学实验,包括空间对地的遥感探测应用,空间材料科学实验和空间环境,以及空间物理探测实验。
天宫一号还搭载了300面国际宇航联合会的会旗。
航天食品应用于生活
成功完成的交会对接任务,能给中国的普通民众带来怎样的实惠和好处?
武平说,“我们餐桌上的蔬菜、食物有可能都是来自太空育种的产物;很多人的汽车上装了导航仪,可以随时接收来自卫星的定位信息;像通信卫星让我们随时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直播新闻;气象卫星也随时给我们提供着全球各地的气象预报。”
武平还说,比如最常见的纸尿裤、方便面中的蔬菜包等冻干的食品,都是来源于载人航天的技术。“比如航天员在空中时骨丢失问题比较严重,对它相关的研究和防护就有可能使地面对老年人骨丢失问题的治疗起到作用。”她说,航天食品可以今后应用于日常的食品保鲜方面。
中国明年人工操作飞船天宫对接 乘组已完成初选 空间对接机构缓冲试验台,可模拟两个飞行器对接机构从碰撞、捕获、缓冲、连接到分离的全过程。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 展望
按照计划,明年载人飞船与“天宫”交会对接时,将会安排航天员手动交会对接。如果手控模式的对接也能顺利完成,将意味中国真正全面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
记者从中国航天员中心获悉,目前,交会对接任务飞行乘组的初选已经完成,航天员已经完成共同训练,转入交会对接任务训练阶段。
人工主要通过手柄操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告诉记者,航天员已经完成共同训练,正在围绕交会对接开展大量的理论和操作训练,包括手控交会对接训练、目标飞行器组合体技术训练、飞行程序训练等。
交会对接任务训练的重点在于掌握手控交会对接技术。由于两个高速飞行的航天器质量很大,要求手控操作十分精细,对航天员空间位置判断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多信息并行处理能力要求很高。
与以往神舟飞行任务相比,交会对接训练的难度和复杂程度大幅增加。仅手控交会对接操作训练这一项,每人就要达到数百次。为满足任务要求,航天员正在地面进行正常模式和故障应急模式下的手控操作训练。
黄伟芬告诉记者,将来航天员进行人工手控交会对接,主要通过手柄完成。航天员操纵手柄,控制飞船的前进速度和姿态,使仪表上飞船的十字刻度线对准目标飞行器的十字靶标和靶标地盘中心。当三者重合,同时对接机构接触后,仪表上发出对接捕获信号,标志对接成功。
训练模拟器一比一仿真
黄伟芬认为,飞船和目标飞行器都在高速飞行,在轨交会对接是非常复杂的过程,要求航天员操作非常精细沉着。
“在对接过程中,航天员要准确判断两个航天器的相对速度和相对姿态,通过手柄不断修正。航天员还面临燃料消耗和时间的限制,必须在一定时间里完成对接,对心理素质也是考验。另外失重环境会给航天员带来不适生理反应,这些都会影响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质量。”黄伟芬说。
训练在航天员中心的飞船模拟器、目标飞行器、组合体模拟器中进行,这些模拟器都是一比一仿真。训练中,有意设置大偏差的科目和各种故障,增加控制难度,比如让飞船姿态出现大偏差,或者突然加大对接速度,训练航天员应急情况下的反应能力和处置能力。
黄伟芬介绍说,交会对接训练从2009年6月神七任务结束后就开始实施了。“那时主要是共同训练,比如基础理论等。到明年执行任务时,训练将达到3年左右的时间。”
她告诉记者,如同以往3次神舟飞船载人飞行任务一样,选拔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航天员也要经过各种考核。任何一项训练结束时都必须考核,年度也要有考核,乘组初选和定选时还要分别考核。
“训练考评有专项考评组,由训练技术负责人、教员、工程研制部门专家、质量把关人员组成,非常严密科学,优中选优。飞行乘组进入发射场前,还要根据航天员以往所有训练成绩进行最后评估,确认他们完全具备了执行交会对接任务的能力。”黄伟芬说。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