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火箭专家:NASA航天飞机劳民伤财 对科学贡献极小

www.sinoca.com 2011-07-04  东西网


  注释:外交政策编辑Stephen M. Walt读到一篇新闻报道,里面谈到,在完成了长期并且应该说相当出色的航天任务之后,发现号航天飞机现已经退役,(美国)国内目前有数个博物馆正竞相争夺该航天飞机的展出权。当然这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毕竟展出航天飞机会吸引大量的参观者慕名而来。Stephen担心的是,将来博物馆将以什么方式来介绍这整个航天飞机项目,是歌颂航天飞机在人类探索史上的丰功伟绩呢,还是作为浪费国家资源的愚蠢决策的典型?不过,航天政策并非Stephen的研究领域,他对自己说:“得请火箭专家来为航天飞机盖棺定论才行!”幸好我找到了这样一位专家:他的父亲。他是地球物理学家,一生的大部分工作都奉献给了设计卫星载荷,解读卫星数据当中,为此《外交政策》向他邀稿。下面就是他的文章。

  作者:马丁・瓦尔特四世

  最近的新闻专题都在纪念航天飞机轨道飞行器发现号的退役。发现号成功实施了约39次发射任务,在近地轨道飞行共计1.5亿英里,确实值得大书特书。这一成就的取得,要归功于富于想像力的工程师与科学家,正是因为他们构想了航天飞机项目并开展了相应的技术研发,才使得航天飞机得以进入太空。同样,我们还要把这些成就归功于英勇无畏的机组成员,不管他们来自军方还是身为平民。他们的勇气与奉献无人能及,特别是那些在两架航天飞机接连失事暴露出航天飞机本来的硬件极为脆弱,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管理水平低劣之后仍自告奋勇的机组成员。

  航天飞机本意是廉价可靠的太空运载工具

  美国航空航天局以及业余航天爱好者把航天飞机项目的成就称之为令人瞩目,但是冷静下来审视该项目的影响,得出的结论或许就不那么乐观了。航天飞机的本意是希望提供廉价而且可靠的太空运载工具,可以执行多次任务。但是事后证明这项目标从来没有达到过。修复成本高昂、项目进度的一拖再拖,用人不当(本可以让机器人代劳的工作使用了人力)等等因素,这个目标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为了提高航天飞机的利用率,分摊多次飞行任务的固定成本,一次性发射运载工具(Expendable Launch Vehicle)如一次性火箭项目等被迫中止,所有民用任务都被转移到航天飞机上来。尽管如此,这么做非但没有使成本降下来,每次发射耗资还高达10亿美元左右。此外,为了确保整个复杂的设备系统能完全的输送人员往返,发射日期也是一拖再拖,需要核查的项目层出不穷。美国航空航天局低估了每次飞行前的准备时间,发射次数也远远低于原先的预计,使得每次上天之前都有大量的科研以及应用载荷积压下来等待发射。挑战者号失事之后造成的拖延给正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造成了很大的危机,事实上使得美国的太空科研项目停滞了两年以上。所幸的是,空军保持了一次性发射运载工具能力,高级别侦察卫星项目在此期间也没有暂停。

  航天飞机成本高昂,不会少于1000亿美金

  航天飞机项目直接和间接成本共计多少,现在还很难下定论,但是肯定不会少于1000亿美元。超支的费用挤占了原本拨付给其他项目的科研经费,而航天飞机本来是为了这些科研项目作准备的。经航天飞机发射进入太空的科学实验成本也为了满足载人需要而水涨船高。即使像修理哈勃太空望远镜这样的少有的功绩也不见得划算,因为修理一次就要花10亿美元,还要置宇航员的生命于险境。同样的十亿美元完全可以用来研制并发射一台新的太空望远镜。总而言之,航天飞机项目耗费极大,还造成人员伤亡的惨剧,除了将科研仪器发射到太空,对于科学贡献极小。即使如此,用一次性运载工具发射也远比用航天飞机好得多。

  航天飞机项目意义何在?

  围绕航天飞机项目意义何在的争论,仅仅是为期数十年载人与不载人航天飞行大讨论的一个方面。赞成用无人或机器人太空探索者的原因包括,更低的成本,宇航员的生命不会受到威胁,可以飞到遥远的空间进行单程考察等等。为此,很有必要开展无人项目,以促进太空科学研究。

  相比之下,载人航天支持者断言,有人在现场是很重要的,人的终极命运就是要去探索,年轻人也会受到将人送上太空的鼓舞而投身其中。他们还声称,一旦人不参与太空飞行,无论是对于载人还是无人太空项目,公共的支持都会下降。这些论点是否能站得住脚还另说,但在一些太空实验中确实需要有人参与。不过,航天飞机项目的前世今生也说明了,把人置于太空探索的中心无论从资金上还是从项目进度上都是有危险的。不幸的是,在国际太空站,我们似乎还会犯下之前的错误,如果是那样的话,美国还将继续耗费大量财力人才从事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来源:外交政策 )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黑客攻入美网站 宣称奥巴马身中两枪惨遭暗杀(图)
下一篇:男人床上表现不够MAN?或是被“性焦虑”围困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