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数码科技

大熊猫开始计划生育:严控繁育数量 提高基因质量

www.sinoca.com 2011-04-13  新华网


  中国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卧龙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主任张和民12日表示,人工圈养大熊猫繁育已从“重视数量”时代跨越到“优生优育”时代。今后,中国各大熊猫繁育机构将严格控制大熊猫繁育的数量,重点提升大熊猫以其基因多样性为代表的种群质量。

  据新华网4月13日报道,几乎是“珍稀”代名词的大熊猫,经过多年人工繁育已暂时摆脱了灭绝厄运。从今年起,中国人工繁育的大熊猫种群将实行“计划生育”,只有对种群遗传多样性贡献最大的适龄熊猫才有资格做父母。被誉为“大熊猫之父”的张和民12日表示,2010年全球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种群数量达到312只,超过了预定的人工圈养种群数量300只的目标。

  “根据遗传学公式,圈养300只大熊猫的目标达到了,说明大熊猫物种在100年内能保持95%以上的遗传多样性,大熊猫可以通过自我维系、自我繁殖来继续繁衍下一代,从而不会灭绝。”

  他说,大熊猫种群数量突破300只大关后,其繁育将走向另一个阶段――‘优生优育’时代,“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证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让这个物种更持久地繁衍下去”。

  据此,作为全球最大的大熊猫人工繁育机构,位于四川省卧龙自然保护区的中国卧龙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在2010年试行了“优生优育”政策――只有对大熊猫种群遗传多样性贡献最大的适龄熊猫才能参加繁殖计划。“去年,我们把大熊猫遗传多样性优劣分为6个等级,在‘优生优育’政策下,只有排在前3个等级的大熊猫,才会被安排配种,”张和民说,“今年,我们将更严格地按照这个政策来繁育大熊猫。”

  据张和民介绍,截至2010年底,卧龙中心共有165只大熊猫,占全国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数量的60%。今年,中心已按照大熊猫谱系表制定出雌雄大熊猫的最佳搭配方案,参与繁育的雌性大熊猫只有10只左右,比往年减少了一半以上。

  “按80%的繁育成功率计算,今年我们中心大熊猫幼仔产量预计在8到10只,这将是近10年来卧龙幼仔产量最少的一年,但这些新生幼仔对大熊猫种群基因多样性的贡献,却比往年近20只幼仔的贡献要多。”他说。

  张和民表示,在“优生优育”政策的指导下,今年全国大熊猫幼仔的总产量也将比去年降低一半左右。但目前中国人工繁育大熊猫技术日益成熟,种群数量稳定,因此减产并不会影响大熊猫保护工作“十二五”(2011-2015年)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人工繁育大熊猫种群达到400只的目标。

  进入 “优生优育”时代,大熊猫的繁育、保护工作在极力保证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遗传多样性的同时,更要积极开展野外放归培训工作,从而让大熊猫重新获得本该拥有的野性。

  2010年7月,怀孕大熊猫“草草”被送到卧龙中心位于核桃坪的野化放归培训基地,并于8月产下了儿子“淘淘”。卧龙大熊猫野化培训负责人黄炎说,参加野化培训以来,母子俩已适应野外生活,尤其是“淘淘”,身体健康并充满野性。

  黄炎说,今年2月,“草草”母子俩顺利转圈――离开小型培训圈,进入更大、环境更复杂的野化培训圈生活,这也表明圈养大熊猫向野外生活又迈进了一步。今年,卧龙还将增加两到三对熊猫母幼接受野化培训。

  “这样,野化培训的大熊猫就形成了梯度队伍,逐渐向野外生活发展。”张和民说。他预计5年后,卧龙参与培训野外放归的大熊猫数量将达10到15只,其中3到5只完全有能力走向野外。

  据张和民介绍,“淘淘”是在野外培训环境下诞生、一出生便接受野化培训的幼仔,今年,卧龙中心还可能将人工带大的熊猫幼仔也纳入野化培训计划中,以便对比两种环境下长大的熊猫幼仔在野化培训中的表现,从而探索更好的野化培训方案。

  “我们也不排除直接让雌雄大熊猫在野外环境下直接配种育幼的可能,现在一切都在探索阶段。”他说。

  一直以来,大熊猫都是世界上最濒临灭绝的物种之一,根据中国国家林业局的统计显示,全球野生大熊猫数量不超过1,600只,其中大部分生活在中国四川和陕西两省。中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工繁育大熊猫,并用15年左右克服了大熊猫“发情难”“配种受孕难”和“育幼成活难”的三难问题。截至目前,中国圈养大熊猫数量已达312只。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科幻场景真实上演!纳米机器人游进眼球治疗(图)
下一篇:疑似外星人肢解8千头奶牛 一度引发白宫陷入恐慌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