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玥和弗雷德兰德都是俱乐部里的常客。这个俱乐部有市中心的氛围和闲适的感觉,因此吸引了贾斯汀·比伯(Justin Bieber)和王子(Prince)等名人。但Spin俱乐部的共同创始人乔纳森·布里科林(Jonathan Bricklin)说,“但是他们当中没有任何人花的时间像贾达那么多。”
“他们是一个令人非常意外的组合,“他一边看着两人练习一边说。“我等着看她开始帮他提升讲笑话的能力。”
吴玥在北京长大。2008年,17岁的她怀揣着加入美国国籍,并在美国的奥运会代表队取得一席之地的梦想来到纽约。入选中国代表队的难度要大得多,因为那里有很多优秀选手在竞争。自乒乓球1988年被列为奥运会比赛项目后,中国队一直统治着这项运动。
她很快便开始在曼哈顿西100街的王晨乒乓球俱乐部教球。在那里,弗雷德兰德是她的第一批学生之一。
Caitlin Ochs for The New York Times
吴玥说她第一次来纽约是和两名队友一起来参加锦标赛。
弗雷德兰德在马里兰州长大,在家里玩过乒乓球,不过他对足球更感兴趣。10年前,他正式开始打乒乓球,现在正在打业余锦标赛。他非常重视这场比赛。
吴玥回忆说,当弗雷德兰德找到她说上课的事情时,“他看着不像运动员,不过当我看到他打球的时候,就不一样了。”
她用动作示范正确的技术。他会跟着学。
“你认得两个英语词,” 弗雷德兰德前不久提醒她说。很快,她便学会了更多的单词,包括“大脑”。她会指着自己的头对他说这个词。这是她告诉弗雷德兰德,他脑子聪明,擅长心理战。
“每次打球的时候,他都想赢,”她说。“打球的时候,他就不再是喜剧演员了。”
的确,他可能看着像整天蜷在沙发上的人。但弗雷德兰德一点都不懒。他每天晚上都去包括Comedy Cellar、Stand和Caroline’s在内的俱乐部表演,保持自己的单口喜剧水准。他一晚上最多会表演五场,在表演中提炼素材并尝试新段子。
外出时,他会带上球拍,寻找乒乓球俱乐部。在纽约,他不仅在Spin打球,还会在户外,和常年聚集在东村汤普金斯广场公园(Tompkins Square Park)的水泥台子旁边的人打球。
“这是精神上的放松,可以让我远离和演艺有关的烦心事,”他说,而且在乒乓球中至关重要的肌肉快速反应,对他在台上的表演有帮助。“脑子必须得快,”他解释说。“而在乒乓球这种运动中,脑子也得转得快。”
弗雷德兰德还大力推广这项运动。他在《我为喜剧狂》中因为自制的标有可笑口号的卡车司机帽而出名,帽子上偶尔带有只有乒乓球迷才认识的典故或标志。他在Spin有很多朋友,包括该俱乐部的联合创始人苏珊·萨拉登(Susan Sarandon)。当2011年《我为喜剧狂》希望她参演其中一集时,一名制片人请求弗雷德兰德鼓励她接受邀请。她同意了。
在Spin俱乐部,吴玥用一大篮子球帮助弗里德兰德练习回球。然后就轮到让他练习发球,练习侧旋球、下旋球和上旋球,学习在每个时刻该用哪种策略。
然后就是强度更大的类似于比赛的连续对打。吴玥并不会逐步说明,只是偶尔给出简洁的指点:球拍位置太低,正打出手太晚,反手击球出手太早。
“起初,她教我技术,”他说。“如今,更多的是教我打球时不要太犯傻。”
弗雷德兰德的偶尔爆发似乎没能影响吴玥不露神色的状态。她的神态衬托了弗雷德兰德的喋喋不休。
“我的个性跟他不一样,”她说。“或许是因为在打乒乓球时,你不能向对手展示任何情绪。”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