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甲联赛稳步向前走
德甲联赛近年进步明显,2013年欧冠决赛成了德甲“内战”
和德国足球一样,德甲联赛在2003年之后也曾进入过一段低潮。德甲联赛那些年无论从关注度,还是大牌球星数量上,都无法同英超、西甲、意甲联赛相提并论。
周宁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点原因,一是因为德国经济在那个时候曾经有过一段时间的低潮,另外还跟德国联赛特殊的政策有关系,“德甲足协不允许外资注入德甲俱乐部,而且一直倡导理性的投资方式,相关部门每年会很严格检查俱乐部的财务状况。如果一个俱乐部财政如果出现严重状况,那么就会影响到你参加下赛季德甲联赛的资格。”
正是这种相对理性的经营、管理模式,导致德甲联赛那些年没什么大牌球星加盟,联赛质量也曾一度受到影响。在德国踢球十年的邵佳一对此深有感触,他说:“在德甲,你永远也不可能看到梅西、C罗这样的球员。有的人会说里贝里、罗本的价值不逊于这两个人,但必须要说的是,这两人去德甲之前,还没有达到巅峰的高度。”
不从外面购买大牌外援,德甲联赛更多时候是靠自己培训出来的球员进行比赛。很多在德国踢过球的中国球员都有一种感受:如果你在球队当中不是不可或缺的,那么俱乐部在同样水平、同样位置上,更愿意用自己本国培养的球员。
“德甲联赛的水平在逐渐提高,他们现在又重新回到了欧洲最高水平行列。”德国联赛最让邵佳一佩服的就是自己内部挖掘高水平球员的能力,“他们觉得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变德国足球的现状,事实证明也是非常成功的,他们这么多年一直坚持自己的原则,不动摇,这也是成功的关键。”不过邵佳一也表示,德国俱乐部重点培养的本土球员基本上都是有水平的,“如果你的年轻球员没什么水平,那么他们也不会给你在联赛中锻炼的机会。”
与此同时,杨晨在接受采访时还谈到了德国足球的文化,他当年在法兰克福队效力时,经常会看到全家人一起到赛场看球,哪怕是自己支持的球队成绩不好,“主场球票是爷爷传给爸爸、爸爸再传给儿子,永远都是那个座位。有些人去世了,也要把自己的骨灰安葬在球场边上。这种足球文化,我们现在还差很远。”
中国无法借鉴德国足球?
发展中国足球的前提是让更多的小孩去踢球
杨晨认为,德国足球之所以能够成功,跟他们的坚持和执着也很大关系,“他们一直都在按照统一标准来要求自己,而且有很明确的目标和方向性。他们的青训在没搞‘天才培训’计划之前其实也不错,但就是在目标和方向性方面有所欠缺。”
和杨晨的温和相比,自称满脑子都是欧洲足球思维的谢晖认为中国根本就没法跟德国学,“德国足球即便陷入低谷时,他们也有很雄厚的基础。我们呢?人家认准一条正确的道路,就一直坚持下去,不动摇。我们呢?中国社会就是这样,没有人真正会去做对今后有利的事情。四年一届,都想赶快出成绩,只管自己现在的,不管将来。”
这几年,中国足球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风格,也曾有一段时间提倡学习德国足球风格。对于足球风格的问题,谢晖很不认同,他说:“一提风格我就来气,风格跟中国足球有什么关系?你现在连踢球的人都没有,还谈什么风格?疯了吧!”
“(打个比方)中国足球就是‘乡下人’,你首先要保暖,得先把棉袄穿上,再谈时装风格!”谢晖这样吐槽道。
在谢晖看来,中国足球摇摆不定跟足球决策者有很大关系,“足球跟下棋一样,也需要段位的。有人会说我在中国足球圈混了十年。我要说,你在中国这个足球圈子里混了十年,有个X用?我去了德国后发现我之前对足球的认识都应该整理之后放在一起,扔进垃圾堆,全是废料!”
和谢晖相比,邵佳一在德国生活、踢球的时间更长,他在接受采访时显得更加理性,“我们现在缺少的就是足球基础。在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就很难再去谈质量了。我们需要踏踏实实去做一件事,而不是急功近利。如果能够踏下心来打基础二十年时间我们也是可以等的。同时也需要社会给大家营造一个健康的踢球环境和舆论环境。”邵佳一说。
结语:
谢晖的牢骚,话糙理不糙,更多的是无力的抱怨。他是中国职业联赛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球员,也曾有过长达五年的留德经历。他对于中国和德国足球的认知,比很多人都要深刻。他发这样的牢骚,无非也就是对于中国足球现状的不满。或许有人会说,德国足球本来就基础雄厚,他们的低谷也是暂时的。但别忘了,在雄厚的家底放到一个败家子手里,也迟早有一天会挥霍一空。我们从未苛求中国足球能够在世界足坛有像德国足球一样的地位,我们只希望中国足球能够在亚洲找回自己的地位和尊严。这样的要求,算不算太高?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