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带着受害者心态看奥运会很累
关于伦敦奥运,一条微博在网上很是红火,被转发和评论数十万次,赢得无数国人共鸣。标题叫“伦敦,中国很受伤!”,内容充满了悲愤:为什么中国人不可以破纪录,不可以申诉!叶诗文破纪录,媒体专家声声刁难!乒乓球女单决赛,裁判乱罚,丁宁痛失冠军!羽毛球女双因赛制漏洞被禁赛,悲愤道歉更要被赶出奥运村!孙杨并列亚军,国旗居然屈居韩国之下!自行车金牌被取消,申诉无门反被罚款!
一个个惊叹号,一个个“很受伤”,能感受到这条微博中强烈的受害者情绪,无法回避,不少国人都是带着这种情绪来看奥运的——微博中充斥着这种愤怒的情绪。不得不说,带着这种受害者情绪看奥运,会很累很累。
中国队员破纪录后遭遇无根据的质疑,确实不公,最终的事实是对质疑者最有力的回击——不过,不要轻易站到民族国家的位置上来看待这种质疑,认为这样的质疑是针对中国和中国人的。其实,这样“毫无根据的怀疑”在赛场上很常见,美国人被质疑过,英国人被质疑过,日本人被质疑过。这一点,姚明的点评非常精准:可以理解美国人的心理。如果在乒乓球上面有人打败中国人的话,我们也会产生这种怀疑。
乒乓球女单决赛中,丁宁遭遇裁判乱罚——也大可不必认为裁判是针对中国人,两个中国人的决赛,裁判即使想害中国、想黑中国人,也没这本事。仅仅是裁判的水平太低罢了,不必将裁判想像成伤害中国的敌人。
至于羽毛球女双因让球而受惩罚,显然也不是针对中国,韩国和印尼同受惩罚——让球让到那种让人瞠目结舌的程度,受罚也是应该的,护短是狭窄的。至于“国旗居然屈居韩国之下”,主办方也已经解释,只是工作人员的技术失误,不必上纲上线。还有自行车金牌被取消后申诉反被罚,对规则有不同的理解,这也是奥运中常见的景象,不必想像背后有一个黑手专门针对中国人。
如果带着受害者的心态看奥运,先入为主地认为整个世界都在偏见中“迫害”中国,那么,满眼都是“迫害”,什么事都能想像成针对中国的阴谋。显然,这些都是臆想出来的,凭什么要“迫害”中国和中国选手呢?妒忌中国获得的金牌太多?眼红中国的崛起?对中国人有种族歧视?习惯性地对中国不友好?赛场上竞争不过中国就玩阴的?这些都不符合事实。一个开放的世界,和平时期的奥运赛场,没有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联合起来“迫害”另一个国家,没人迫害中国,也迫害不了中国。
这种弥漫于中国网络中的受害者心态,源于一些国民心态的不成熟。
首先是对奥运缺乏平和的理解。不得不说,冷战时那种“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的赛场对抗思维,在某些人心中根深蒂固。以战争而不是体育竞技的思维来看待体育比赛,看奥运的心态自然就被扭曲了。战争的规则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是严格的敌我意识和鲜明的对立情绪——当把外在的世界看成是你死我活的敌人,而不是一场游戏的竞争对手时,就很容易滋生出强烈的受害者心态。如果自身把金牌看得太重,将金牌视作参赛的一切,为了夺牌而不择手段,为了求胜可以舍弃一切,自然也会以这样的阴暗思维看待外在世界——一旦在赛场上遭遇失败,就会将影响“我们”争夺金牌的行为,将这种挫败看成是一种“敌人对我方”蓄意的迫害和谋杀。
然后是一种惯有的弱国心态在作怪。强者总会很自信,弱者的想像中,才会有一种受迫害的妄想。中国虽然已经崛起,成为国际舞台上举足轻重的力量,但一些人似乎还跪着,未能摆脱那种小国胸怀和弱国心态。近代史上落后挨打的屈辱经历,让有些国人一直不能理性平和地看待西方世界,要么表现得过于自卑,总觉得低人一等抬不起来头来,要么就是盲目自大和过于自尊,带着强烈的仇外、排外情绪——受害者心态,就是这两种情绪的复合物。不仅对待奥运,这些人习惯以这种受害心态看待中国与外在世界的任何交往。
此次奥运会在伦敦举行,一些狭隘的民族主义者自一开始就带着一种“我们将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世界迫害”的敌意,来看待伦敦奥运。怀着这样的受害者情绪观看奥运,不仅盲目排外,还把一切批评国内选手不守规则的行为看成是不爱国。他们带着狂热的悲情反问:外国人这么对我们,我们为什么还批评自己的队员?敌我界限分明,这种盲目的护短情绪非常可怕。
必须正视的是,即使伦敦奥运上个别人对中国选手有所挑剔,也是无法避免的,这就是体育。中国要习惯在世界挑剔的目光下成长,这是成为一个真正的世界大国所必须经历的成长烦恼。狭隘的民族主义者带着那种愤怒的受害者情绪看奥运,在对立的想像中向“外在世界的敌人”开战,伤害的只能是自己。
北京奥运,考验中国人的是如何做一个东道主,而北京奥运之后,伦敦奥运,考验着中国人如何做一个心态平和、心理健康的观众。体育不是战争,西方世界不是敌人,爱国不是护短,批评不是卖国,成熟的大国国民,应该明白这些基本常识。(作者:曹林)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