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4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参加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的美国队应邀来华访问。这一历史性的重大决策震惊了全国,震惊了世界,成了当时世界舆论最热门的话题,使正在召开的苏共二十四大黯然失色。这一举动打开了隔绝22年之久的中美交往的大门,“小球转动了大球”,被人们称为“乒乓外交”。除此之外另有一景,美国队科恩的那身打扮也真叫人瞧的,年轻轻的一个男子,一头披肩长发,穿着花花绿绿的“奇装异服”。在开放的今天看来也许无所谓,而在剪发剃头的“文革”中可真是一件不合时宜的奇闻,人们把他当成了不男不女的“怪人”。在美国队来访的前后,应邀来华的还有加拿大、英国、哥伦比亚和尼日利亚等国的乒乓球队。
周总理接见美国乒乓球队并与其合影留念
中央台在这场轰动世界的“乒乓外交”中扮演着自己的角色,除了宣传报道好以外,主要是转播好中美乒乓球队比赛的实况,北京电视台(即中央电视台)同时转播。这是一项令人鼓舞的任务,又是一个新的大难题。显然,照搬以上的转播形式不行了。当时“美帝国主义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全国到处是“打倒美帝国主义!打倒修正主义!打倒各国反动派”的怒吼声,转播中怎能讲“头号敌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成就?怎能讲隔绝22年的中美交往和友谊?当然我们也不能借此机会多喊几句“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终究是我们请来的客人。那么怎么转?解说什么,电视镜头出什么?掌握到什么分寸?针对这几个问题我们设想了几种方案向上请示,一直请示到周总理那里。
比赛现场
日理万机的周总理格外忙,也格外兴奋,他多次过问美国等五国球队来访的事宜,管得很细,很具体;多次过问中美乒乓球赛的转播,也管得很细,很具体。4月12日,针对转播中的问题总理指出:转播词少一点,不要那么多形容词,怎么打就怎么说,不要说什么高超、精湛的球艺。“怎么打就怎么说”,这一下大大解放了我们的思想,放下了沉重的包袱。尊重事实,一切从实际出发,纠正了过去的做法,成了中央台体育实况转播的指导思想,也是新闻报道的一项基本原则。不仅如此,4月13日凌晨,周总理还亲自审阅、修改了中央台送审的转播稿,并作了批示:“解说词太长了,我已经给你们改了,不要那么多形容词。”
切磋技艺
那场乒乓球赛打得很精彩,转播得也很精彩,吸引了全国听众和观众的注意力。人们似乎主要不是看比赛,评判谁家水平的高低,而是新奇地在看美国人,在看美国,在看另一个世界。
在这前后,周总理就体育比赛和转播作过多次重要指示,体现了他一贯的指导思想。他强调正确对待胜负,提倡谦虚谨慎,“要得人心”;要打出水平,打出作风和风格来,学习人家的一技之长。中美乒乓球赛水平悬殊,转播中解说有难度,周总理说:比赛要有胜有负,我们都胜不好,要让他们赢一点,还要教会他们。
谈到宣传报道,周总理强调要实事求是,不要强加于人。对于体育实况转播,周总理一再指出要树立良好社会风气,正确引导群众。他说:我们的宣传不能老是说好,如体育转播,评价一个球,什么精湛的艺术,什么流星式的、闪电式的,简直是老一套。说自己没个完,说人家就那么几句。本来打得不好,还一个劲地说好,不切实际的吹嘘,把群众引入迷魂阵。我们打个好球就鼓掌,输个球就“唉!“造成这种风气,你们新华社、广播局要负责。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