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的SAP中国商业同略会暨SAP全球技术研发者大会上,国际篮球巨星姚明受邀参加并发表了少有的长篇演说。
作为中国篮球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在“青年・教育・未来”的主题演讲中,姚明分享了自己作为一名80后在多年体育生涯中的种种经验得失,演讲稿用词诚恳但仍不乏他一贯的幽默,其间姚明还透露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小故事。全文如下: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首先感谢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能够在如此隆重的场合,与大家共同分享我的一些内心感受。
今天来到这里令我无比兴奋。众所周知,我们会场南面的鸟巢,是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今天早晨,我乘车行驶在北四环路上,当我猛地看到那座雄伟建筑的时候,不由得想起了2008年8月8日那个夜晚,我相信,那天晚上发生在鸟巢的事情,会令许多人记忆犹新。我曾经说过,奥运会在自己的祖国举行对我有着非常特殊的意义,中国体育代表团进入鸟巢的那一刻,令我永生难忘。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场景,虽然不为人所知,但同样令我无比震撼。
那天,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入场之前,所有人都在鸟巢外面静静地列队,等待着那个庄严、神圣的时刻。就在距离体育场入口不到200米的地方,我领到了中国国旗,此时场外的其他国家的队伍大都已经入场,一大群在外场服务的志愿者聚拢到了中国体育代表团的周围,目送着我们入场。突然间,“中国加油!”的口号声从他们当中迸发出来,整个代表团立即被他们所感染,每个人内心深处的情感迅速释放了出来,汇成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呐喊:中国加油!中国加油!
我不由自主地加入到了这巨大的洪流当中,当时,我深切地感到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志愿者,虽然并不认识,虽然各自的学识、背景不同,但在那个时刻,我们彼此没有距离。之所以大家的心贴得如此的近,是因为我们有共同的感受,共同的激情,共同的渴望,更重要的是,我们是同龄人,我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青年!
据我的观察,今天到场的来宾青年人居多,如果考虑到心理年龄,我认为在座的所有人都是青年。有没有人反对?没有,我很欣慰,因为判断正确。
我出生在1980年,一个与生俱来的称谓伴随着我们这一代人,那就是――“独生子”,此后又出现了“小皇帝”、“80后”、“90后”以及各种各样的“二代”……这些称谓或多或少带有消极的成分。但我的观点是,积极和消极就像阴阳太极一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任何一种单方面的判断,都不是全部。不能因为有人因为上体育课崴脚找学校索赔就说我们弱不禁风,因为有更多的年轻人在运动场上奋勇拼搏;不能因为有人在微博上炫富就说我们虚荣,因为社会上有更多的年轻人在努力工作,正在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未来;不能因为看到有人拒绝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就说我们冷漠,因为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已经或者正在投身到社会公益的洪流中去,从抢险救灾,到保护动物,从关爱他人,到志愿服务……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我庆幸,自己是一名青年,这意味着我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即使失败了,我还可以重新再来。
青年,应该是富有朝气的一群人,我们都在追寻理想,渴望成功。虽然,成功的道路不止一条,但如何迈向成功,却是摆在每个人面前的一道课题。坦白地讲,我个人的运动生涯不算十分成功,但至少有几点感受希望和大家分享。
我在退役仪式上,特别感谢了两个人,他们是王治郅和奥尼尔,正因为有他们的存在,我才获得了不同阶段的人生目标。我从1995年开始专业训练的那一天,目标就是成为像大郅一样优秀的运动员。当我加入NBA的时候,目标就是奥尼尔,我曾送给奥尼尔一张贺卡,上面写着:“感谢你的鼓励,你是我景仰的人,我的目标是:和你一样棒。”从此之后,我每天都加倍努力,努力去迎接每一次的训练和比赛,几年下来,在追赶的同时,我获得了长足的进步。
有了目标,更要努力去实现它。我之所以能够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客观上讲有年龄的优势,但我在这里可以负责任地讲,在追求目标,实现梦想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捷径,我的经验只有一条,那就是“珍惜每一天的时间”。
2004年雅典奥运会小组赛,中国男篮58比83不敌西班牙队,我更是5犯离场。当时,我的情绪失控了,摔了毛巾,赛后接受采访时指责了队友。好在事情发生之后大家都保持了冷静,没有影响男篮后面的比赛。虽然事后大家都善意地认为,我这么做是出于一种极强的责任心,但我觉得不管出于什么原因,这种方法都是欠妥的,毕竟,团队的成功不是一个人能决定的。
此后,我就开始寻找困境之下,能使整个团队克服困难、重拾信心的方法,后来这个方法找到了,那就是沟通。
成功需要团队合作,换句话讲,是需要通过团队的成功实现个人的价值。过五关斩六将、单骑救主……这些事情在电影里、游戏里或是体育比赛的某些特定时间或许可能,但在现实社会当中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实当中的成功,往往都是团队的成功,而每个成功个人的背后,往往都有一支优秀团队的支撑。
也许,你的天赋很高,甚至在某个时段决定了团队目标能否实现。当顺利的时候,大家自然而然会向着共同的目标努力,此时即使有一些矛盾、摩擦,也无关紧要。但是在逆境的时候,情况就不一样了。作为团队的核心力量,既需要“站出来”承担责任的勇气,更重要的是理性的自我反省,团结大家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问题上,我是有过经验教训的。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有一段时间队里的气氛有点儿紧。我提议大家一起吃顿饭,为了放松一下,也为了沟通。吃饭的时候,大家比较放松,谈到了各自对北京奥运会的渴望和目标,虽然谁也没说什么豪言壮语,但大家的心融合在了一起,产生了共鸣。当时,我们球队的第13名队员,来自浙江的丁锦辉也参加了。这里和大家解释一下,奥运会男篮比赛每个队伍只能报名12人,第13人意味着他最后一个被淘汰。国家集训备战时,人很多,随着奥运会的临近,一个个队友陆续离队,小丁成了最后一个被排除在奥运名单之外的人。但主教练还是要求他跟队训练,这时小丁选择了默默坚持。当时国家队上午在体育总局训练,小丁和我们一起练,球队下午到五棵松篮球馆适应场地,小丁没有证件,不能进奥运场馆,只能独自在家。老大哥李楠提议大家一起敬小丁一杯酒,因为小丁不仅代表他个人,还代表所有为北京奥运会球队备战做出贡献但是已经离开的队友们。喝完这杯酒,我立刻感到肩膀上的担子沉了许多,感觉所有无缘参加奥运会的队友们的梦想,只能由我们这些人去实现了。
小丁目前已经是国家队当中稳定的一员。他并不是一名得分手,而是在防守和篮板球上有专长,我们称他这种类型的球员为“角色球员”,或者说是“蓝领球员”。他的故事告诉我们,对于大多数天赋不是很高的人来说,在团队中也有机会获得成功。因为无论天赋高低,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做好这些事情,机会一定会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