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进澳网决赛的当天晚七点,《新闻联播》已开始,我和同事小型打赌:李娜进决赛的新闻会不会进内容提要?我小心地相信:应当可以。
在念完几个领导人的名字之后,第七条也就是最后一条内容提要,真的就是李娜进澳网决赛的新闻,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在之后的《新闻联播》中,李娜的新闻可不是简讯,而是包括现场提问和李娜幽默回答的长新闻。这种高规格的待遇,证明了李娜冲进澳网决赛的价值,毕竟这是在创造历史。
创造历史的不仅仅在于成绩,还在于突破过去能走出一条新路的欣喜。它集中体现在:从金牌体育走向影响力体育,从举国体制走向市场体制。这一个决赛权,也因此,拥有了远远超过决赛权甚至冠军的价值。
这种突破,其实从丁俊晖的初露锋芒就已经开始。没有哪个体校或少年队负责丁俊晖的成长,是丁的父亲用赌博一般的方式发掘并激活了丁俊晖的台球天赋,接下来是自觉地走出去,在比赛中成长、挣钱,获得成绩与收入的双重回报,迅速成为能和姚明刘翔近似的明星级人物。而这样的成功方式,在中国过去的体育模式中几乎很难寻觅。绝非举国体制,它属于市场。
李娜等众多金花,最初的成长依稀有举国体制的影子,但庆幸网球不是我们的强项,于是有了探索的空间,李娜、郑洁、彭帅等一批金花走出去,接近自负赢亏,挣钱养活自己和教练成了最大目标。难怪前些天在澳大利亚有记者问李娜新年最想要什么?李娜回答:想要钱。这是实话,当国家不大包大揽时,个体的活力被更大地激发,生存压力比什么思想工作都好使,于是,新的道路中,李娜、郑洁、彭帅们成功了。
成功的后果不仅是大把的奖金,还有更真实的影响力。说句实话,北京奥运会上,中国拿到五十一块金牌,但是先不说外国人,我们自己能记住多少?很多金牌项目,只进入我们的记忆却不进入我们的生活,大赛一结束,你练你的,我喜欢我的,所以,中国体育是应试教育的高手,可离素质教育却差太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