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推推眼镜,看着副主席托马斯・巴赫递来的那张纸片。律师出身的巴赫还特地指出了纸片上需要他高度关注的一行字。凝视半晌,罗格用自己一贯平静雍容的声音,缓缓的说:“第一轮,有资格投票的委员95人,有效投票94票,候选城市芝加哥得到最少的票数,不参加下轮投票。”
罗格平静的声音仿佛一颗炸弹投入平静的空气之中,哥本哈根会展中心立刻炸了锅。
新闻中心里,罗格话音一落,许多记者就立刻叫出声来,有些人是欣喜的欢呼,有些人是沮丧的大叫,更多的人是多少有点幸灾乐祸、惟恐天下不乱的发出嘲弄的嘘声。但在有一件事情上,所有记者的行动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立刻出去寻找采访对象。
日本记者堵在了混合区,希望能看到个把东京奥申委的官员出现。东京本来被人们认为会在第一轮被淘汰,现在芝加哥做了“替死鬼”,他们的感受一定很复杂。可惜的是,东京奥申委官员没有出现。
美国记者是最抓狂的。他们绝大多数堵在各个代表团官员出没的休息区门口,把小小一个出口围得严严实实。没看到美国的官员,却意外出现了里约申奥代表团的成员,一个福克斯体育台的记者立刻上前拉住,张口就问:“芝加哥首轮被淘汰,你意外吗?”
值得一提的是,不仅仅是美国媒体把芝加哥首轮出局当作新闻,其他许多国家的媒体都把这当作大新闻,也都渐渐往美国媒体聚集的这个出口集中。几家丹麦媒体逮住了这次IOC全会丹麦组委会主席霍尔姆,立刻上前围住,抛出他们的问题,内容也离不开芝加哥的首轮厄运。最终,这个出口聚集的记者越来越多,高大的电视台摄像更是让小小的出口“不堪重负”,几乎没有任何人能够正常出入――要想进出,也可以,先接受一下媒体“验明正身”……有些记者实在等不来合适的采访对象,只能采访同行――美国记者优先。
这样的大阵仗,组织者受不了了。工作人员开始向人群大喊:“没有人会出来接受采访,请大家散开。”见人们不为所动,声音变得“粗暴”了:“散开!散开!” 可记者们完全不吃这一套。组织者没有办法,只得让志愿者排成“人墙”,一步步把记者的人群给“推”离了出口。但美国记者不甘心,在出口外排好队伍,随时等待相关人物的出现。一位芝加哥申奥代表团的官员终于出现了,但他嘴里说的是:“我不能接受采访。”
美国城市历史举办过多届奥运会,为各国、地区之最。4年前,纽约申办不成;4年后,芝加哥再次失败。看来,人们的“习惯思维”要改改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