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3日),中国小轮车队正式在广州点兵,并在广东黄村体育训练基地开始了为期一周的特训,随后兵发马来西亚,参加12月10日在那里举行的BMX亚锦赛。广东共有3人入选新一届国家集训队,2名女选手为马丽芸、邢艳如,龚建亮则占据了一个男选手名额。上届亚锦赛,马丽芸曾经力挫群芳摘得冠军,她还是中国队唯一参加过北京奥运会的车手。不过,中国队近年来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与世界顶级选手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而目前国内该项目的发展环境并不乐观。
中国小轮车队在位于广州的黄村体育训练基地进行特训。
进步很大差距不小
中国观众真正认识小轮车或许是在北京奥运会上,广东选手马丽芸持外卡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这是小轮车首次成为奥运会项目,马丽芸也是唯一一位亮相奥运会的中国队车手。不过,作为中国最好的女子小轮车手,马丽芸没能跻身决赛。
“在奥运会上,我超越了自己的极限,以一种追逐高水平选手的心态比赛。”马丽芸告诉记者,“但在场地上,特别是在飞跃障碍方面与世界顶级高手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有着类似观点的人不止马丽芸一个,全国锦标赛女子成年组冠军姜楠楠告诉记者:“与世界一流选手相比,我们的差距太大了,我们的技术完全不同。”
作为中国女子小轮车的头两号人物,马丽芸和姜楠楠包揽了今年5站全国冠军赛的4站冠军,其中前者更是3度摘桂。虽然与国际一流高手还有差距,但她们还要在明年的全运会上争夺“中国一姐”的头衔,因为,相比男选手尚不入流的水平,她们是中国小轮车运动最接近世界顶级水平的人。
对此,广东队主教练兼领队路金鉴表示认同。此番带国字号队伍出征亚锦赛,老路同样感受到了压力:“中国香港队的两名选手实力明显超出我们,女队能否卫冕也不好下结论。”他认为,中国队选手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在现有水平下稳定性有待提高,至于身体素质和技战术,都需要较长时间的磨练。
选材掣肘环境堪忧
一位圈内人士告诉记者,小轮车运动在国内的发展,基本上还是“奥运战略”的产物,不管是高层还是地方,都希望通过上小轮车项目取得“短平快”的效应,即投资少、见效快。因此,以战绩为目标的功利性,忽视了小轮车运动在社会上较大的影响力。据介绍,目前全国总共有十几条赛道,但多是用于专业选手的训练比赛,鲜有对社会开放的。玩家基数少,导致教练选材捉襟见肘。目前小轮车手基本上都是从其他项目“跳槽”而来,因此,在短期内想培养兴趣、提升技战术素养,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记者了解到,像世界锦标赛这样的单项大赛,通常都会有2000余人参赛,比赛分级非常细致,从5岁开始,各个年龄段的选手都有上场比赛的机会,而真正参加精英赛的也就是那么百来名选手。“正是这样的群众基础,造就了国际上众多顶级选手。”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看到这样的场面,他非常激动,也深深感到国内小轮车的全面启动尚需时日。
在本届全国锦标赛青年组比赛中,山西队小将郝雯丽蝉联冠军,这名16岁的女孩从事小轮车运动4年,已经在3届全国锦标赛上收获了2个冠军和1个亚军。面对这样的成绩,她的爸爸郝记生却闷闷不乐,说起女儿未来的发展前景,郝爸爸一声叹息:“孩子的将来还没有着落。”
为了成为国内顶级车手,郝雯丽耽误了很多学业,但如今她有了一些成就,家长却有些犯难。“我们希望尽力给她营造一个好的环境”,郝记生说,“她早就出成绩了,但现在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走。”
事实上,马丽芸在北京奥运会上与国际高手过招暴露的差距,让家长有了危机感,但在现行体制下,郝雯丽作为注册运动员很难通过“资源优化”,到运动水平和经济条件更优越的地区发展,而“出国求学”对于这样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更是毫无门路。
“没出成绩还好,出了成绩就更难离开地方队了。”一位教练告诉记者。体制掣肘、市场尚未形成,正成为小轮车运动发展的巨大障碍。
编辑:小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