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厨师出门一般都带着两徒弟:一位切菜一位打下手。宴席请的师傅数量要按桌次来定,五桌以内请一位,上十桌就得三位,以此类推。也只有在这样露天的宴席里,客人才能够近距离地见证美味从大厨们手中诞生。
厨具多是厨师自带,厨具其实最能看出时代变迁:早期的炉灶多为煤炭火,现在则多是液化气;过去盛水的大木桶现在也为塑料桶所取代。许多木制锅碗瓢盆也都换成了不锈钢材料。
不过木制蒸笼、木质砧板、瓷盘瓷碗这些用具还维持着原状——据说这些与制作菜肴的口感有莫大关系,所以不会轻易改变。
一个牛逼的掌勺团队,通常意味着东家财力丰厚,人脉极广。既然请来了所有的亲戚朋友,作为主人就更是不能懈怠,从点菜开始就要保证“有面子”。
流水席的菜品数量有所讲究,福清人讲究双、对。所以菜品都是偶数,家境好的人家就是八大碗八大碟。而最基础的也要呈四六之数:也就是四碗汤六碟菜。
新婚夫妻或是主人家更是要招呼客人喝酒吃菜,互相问候、唠着家常、喝酒划拳……主人最希望看到的就是一场酒宴要热热闹闹的,每个人都是吃得高高兴兴的。
穿着白色背心的大厨们,耳朵上插着东家敬上的香烟,手里的铁锅在火舌中上下翻飞,喝几口小酒,端上一盘接一盘的菜肴,画面感十足。回首流水席在福清的历史,其中的故事那也是相当有趣。
流水席在福清的历史大概是在解放后,随着经济发展,一般大众也开始有财力宴客。但早期酒店不多,所以就出现了找个空地摆桌的宴客方法。这种方法成本低、场面大,拘束少气氛也好,所以尤为百姓喜爱,逐渐就变成了一种风俗。
流水的宴席 老福清的记忆
酒店的办酒虽然方便省事,但是却少了流水宴的氛围与味道。
就地而造的流水宴,在自家楼下,招呼着左右乡里,宴请着亲朋好友,围坐在一块儿,吃喝谈乐,敬酒吆喝,吃饱喝足后“打酒包”带回家,又一顿美味。
老人们看着相聚的子女亲人,感到欣慰与快乐;各方而来的人们因为流水的宴席拉近了距离;孩子们“拉帮结伙”玩耍打闹……
这些熟悉的片段,串联起福清人流水宴的点滴记忆。
很亲切,很真实,很美好。这样的流水席,只有在福清才吃得到。
吃到以后,一辈子都忘不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