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说法
网络暴力风险低受害者维权困难
乐至未成年少女事件,最终衍生出“网络暴力”,并伤及无辜。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原因是多方面的。
夏学銮说,网络的匿名性,让网络暴力很容易形成,并易于扩散,而且匿名身份让网友不必为自己的言论承担任何责任,风险近于零;一些特殊事件,如“少女暴力” 等,很容易让网友有以暴制暴的心理,而不对事实进行理性判断;近年来,人肉搜索等网络暴力导致的个人信息泄露、名誉权受损的,受害者几乎没有真正出来维权,助长了法律知识淡薄的网友网络暴力的气焰。
四川大学法学院教授万毅也表示,法律将是治理网络暴力的根本手段,但是目前由于网络方面的法律规范尚不健全,使得法律处罚难,“法律治理目前有很大的局限性,法不责众,侵权人主体不明确,让本来非实名的网友能够逃避打击,而受害人主张权利则显得无力。”
万毅认为,要治理网络暴力,从民事立法上,应该加强对公民隐私权、个人信息自主权的保护进行完善和细化;从刑事立法上,对于网络侵害公民权益构成犯罪的,打击惩罚措施要完善。
立即评
当成长遭遇校园暴力,是孩子之痛还是社会之伤?
校园暴力,每个时代或多或少都会遭遇。记者调查了解到,近年来校园暴力却呈现低龄化、群体性、网络化特点,女生之间的暴力逐渐增多。有专家分析,要从思想意识的角度反思这类事件的多发,这其实是长期积淀的社会问题的外露。
青少年的自我认识、人格均处于成长期,其行为模式多来自于效仿。一些社会戾气、成人施暴行为,随着网络传播后更易被未成年人效仿,导致孩子不自觉地拿起暴力武器,从中获得“存在感”与“成就感”。
从社会深层次原因来看,如今,“独生子女”式的社会结构、过分溺爱的家庭教育、缺乏道德评价的学校教育等问题更值得深思。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张燕说,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生怕孩子吃亏,造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心态。有些孩子可能学了文化知识,但在层层庇佑下,社会认知差,缺乏责任心。其次,现在的孩子比富心理严重,这使得孩子容易产生集团式的歧视、阶层性的划分。
学校“以成绩为标准,以名校为目标”的教育理念,也让老师们仅抓学习,而忽视了道德教育。
近期几例恶性事件背后,都有着共同因素:施暴者和受害者都是未成年人,施暴手段残忍。同时,对于施暴后果,施暴者并不清楚。
一些地方的教育部门会常以涉事者是“未成年人”等为处理原则,可能会出现大事化小等情形。施暴者没有得到相应的处分,极易再次施暴,且对身边的未成年人造成不良的示范效应。
专家指出,对这类事件一定要引起足够重视,预防校园暴力必须让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加大道德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大司法力度,将矛盾化解于无形、防患于未然。
同学关系是校园生活的重点,未成年人遭遇校园暴力在各国都有类似的情形。据了解,韩国将人性教育列为中小学必修课,日本加强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有些国家,15岁至18岁的未成年犯罪,基于案情的严重程度,可以考虑当做成年人对待。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当前我国法律并未对校园暴力作出明确、具有可操作性的惩戒规定,只有一些概念性、原则性的规定。为此,有专家建议,法律可以探讨设计新的制度和教育矫治措施,加大惩戒力度。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