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半个门外汉,陈巧玲和陈洪榕成立了“月牙多”食品安全调研中心,“我们决定,先熟悉一下这个行业。”
从那以后,清华经管院图书馆时常出现一个身材瘦小的女生身影。早上8点开馆时,陈巧玲会准时出现,从双肩包中掏出笔记本电脑,查阅资料录入电脑,一直坐到晚上10点图书馆闭馆时。
为了更快进入“食品安全界”,她去拜访了“中国第一农民”安金磊,一有时间就和有机产品打假英雄孙德玮探讨,平时一出门就和身边的人聊食品问题。
“食品行业是中国涉及面最广的行业”,陈巧玲感叹说,每次坐火车时,都能遇到在讨论食品安全的人。
陈巧玲的老师姜朋在《档案》序言中写下这句话:“巧玲把课堂讨论变成了事业,才有了后来这本《档案》”。
在姜朋眼中,陈巧玲是个说少做多的行动派。“她是一个很不一样的女生,有些女生在课堂上比较喜欢高谈阔论,但她很沉静。”今年三月份,姜朋拿到这本红色封皮的档案。里面沉淀的,是学生陈巧玲几年间的默默付出。
“月牙多”的可能性
《档案》的走红让很多食品安全领域的学者和从业人员注意到了陈巧玲的存在。
“有些人找我要书,有些人会提意见,还有人要加入我们的团队。”陈巧玲欣喜地看到了这些变化。食品从业者的加入,可以解决陈巧玲此前最大的担忧:对食品问题认识的“不专业”——在编写《档案》前,陈巧玲对食品的认知完全来源于二十多年的生活经验。
出生在山东农村的陈巧玲,看着父母种了大半辈子的田,知道除草剂是怎么被农民接受的,也时常感慨家门前小河里的蝌蚪消失不见……
但陈巧玲相信,“无食可吃”的世界并非绝望的,她在档案的后记中也是这样告诉读者的。
“即便婴儿不能说出他们对食品的想法,食品从业者也应当提供优质的食品。” 刚入清华时的一堂商业伦理课上,陈巧玲被这句话打动。她希望有一天,这句话成为现实。
今年夏天,陈巧玲面临着硕士毕业。然而,她却并没有急着再找一份体面的工作,她更希望月牙多能够做成事业,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
除了完成《档案》的其他篇章,陈巧玲正在考虑制定一套更容易执行的“月牙多食品安全标准”。
“以炸油条的油为例,在国家标准里,只规定了有害物质的含量标准,但执行过程中根本不可能要求一个早点铺每天去化验油的成分。” 陈巧玲说,与《档案》引发社会关注相比,她更希望看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月牙多的标准就是告诉商家:炸了多少斤的面粉,你就必须换油了。”
陈巧玲和她的团队目前无法评估月牙多标准能否在中国这片土壤上生存,但至少是一种可能性。
“《档案》起到的作用是‘惩恶’,要解决问题,我们还需要‘扬善’。”在调研过程中,陈巧玲听到不少小商贩甚至食品企业抱怨:老老实实做产品却不能获得良好的回报。“我是学经济的。我觉得,只要渠道打通,这些问题都能解决。这也是未来我们努力的方向。”
陈巧玲很少向别人提起,她在清华的创业项目中还有一个连锁云店项目,旨在为安全食品渠道提供解决方案,希望做成中国第一家真正的食品类O2O。
采访中,陈巧玲没有向记者提到这个项目。在记者电话核实时,她才笑着承认这个尚未成型的创业项目。但具体的信息,这个行动派女生不愿透露太多,“还是多做少说,等到成型才好说”。
不知道下一次,这个揭露食品安全真相的80后女生,又会用什么样的方法改变食品的世界。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