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干右一和老伴带着孙子、孙女去山东济宁的女儿家过年
俗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可一票难求的春运车票、长途跋涉的费时颠簸、不菲的人情往来花费都让回乡游子们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不少人抱怨,过年走亲访友,瘪了钱包、喝坏身体,放假7天反而更累了。然而,有这么一些老人,在春运开始前“逆向迁徙”,去子女家里过年,省去子女往来奔波,也有更多时间与子女相处。用他们的话说,“能和孩子们团圆,在哪儿都是家。”
故事一
女儿、女婿工作忙,老人带着外孙去儿子家过年
“石头、剪刀、布,我出布……”2月3日上午11点,郑州火车站第四候车厅里,头发花白的孙全胜老人正陪着外孙小叮当拍手做游戏。
小叮当今年4岁,在幼儿园上小班,孩子父亲在北京工作,母亲在河南省农业科学院上班,夫妻俩工作忙,小叮当由63岁的姥爷孙全胜照顾。
“以前都是回开封老家过年,大年初一串亲戚的人都能摆两三桌,可热闹了。”孙全胜说,现在女儿、女婿工作忙,也难回乡团聚,他就带着外孙小叮当去洛阳,在儿子家过年,也帮老伴照顾孙子。
吃了姥爷准备的食品,小叮当抬头说:“还有多久发车啊?去舅舅家能和弟弟玩,真好。”
故事二
买下门对门两套房子,就为接爸妈来团圆
“喂,倩儿,12点半的那趟火车没赶上,车票改签了,你晚会儿再来接(我们)吧。”2月3日中午,在郑州火车站里,王西干挂断女儿的电话,跟河南商报记者吐槽:想带老伴、孙子、孙女去女儿家过年,可惜老家平顶山郏县王集乡离郑州太远,误了火车,只能改签。
王西干说,女儿、女婿安家在山东济宁,小两口平时工作也忙,两年都没回过家了;儿子、儿媳定居浙江,过年也回不了家。
“外孙女两岁了,我才见过一次,俺闺女从去年11月就劝我去她那过年。”王西干说,女儿在济宁买了门对门的两套房子,老人去了就住其中一套,很方便。
不同于拎着大包小包的旅客,王西干一行4人只带了孙子上学用的小书包,里面装的是路上吃的小零食。王西干解释,女儿交代了,来过年,什么东西都不要带,家里啥都不缺。
观点
省去儿女奔波,有更多时间团聚
1月30日晚9点30分,郑州火车站候车厅里,有旅客靠在行李上进入梦乡。54岁的董付琴在丈夫王利明身旁来回走动,这是她第一次出远门,也是他们两口第一次到外地过年。
老两口是焦作温县人,两个儿子大学毕业后留在南方,工作忙,任务重,过年难得回家。今年春节,他们计划先去四川与大儿子团聚,然后再去找小儿子,一家人过个团圆年。
王利明给河南商报记者算了笔账,且不说春运来回车票难买、机票老贵,单是在老家各种走亲访友、推杯换盏就搞得孩子心力交瘁,“就7天假期,路上就得耽误两天,去孩子家过年,我们来回一趟,却能有更多时间与儿女团聚。”
谈起路途奔波的辛苦,孙全胜老人连声说不碍事,老人“逆向迁徙”肯定是量力而行,外出走走逛逛、开开眼界,不是件坏事,再说了,能和孩子们团圆,在哪儿都是家。
倡议
如果他们需要,请您搭把手
春运旅途中,您或许会遇到带着孙子、孙女“逆向迁徙”的白发老人,或许是学校放寒假,老人先来大城市把孩子接回老家,或许是“留守儿童”跟着爷爷奶奶去跟父母团聚。
人挤人、人挨人的车厢,他们可能需要一席座椅;把包裹举上行李架,他们或许需要您的举手帮忙……团圆的路,暖暖的,如果有老人需要帮助,请您搭把手。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