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中国住房变迁竟如此之大 这些房子你住过吗(组图)

www.sinoca.com 2014-10-03  凤凰网


  新中国成立后,北京率先改造了臭水横溢的龙须沟和破烂不堪的和平里,建了新住宅区,在东郊和西郊,也建设了配套住宅。一般是独门独户,每户建筑面积50平方米。北京的“排子房”也叫“兵营式住房”。据说,这种坐北朝南、成行成排的房型,是清康熙年间用来给八旗子弟兵和他们的家属们临时居住的。由于这种房型节省材料、便于管理、向阳保暖,那时被广泛采用。

  这种房排与排的间距大致三四米,没有独立的厨房、厕所等生活设施,每间14~16平方米。有的把中间一间前后隔开,配给左右邻间,就形成了两个一间半的“刀把房”,前间朝阳,后间只有北向的后窗。这种房子进深短,一开门室内一览无余。大多数人家用“阳光换厨房”,挡住自家向阳的前窗盖起小厨房,由于终日难见阳光,室内大多“黑糊糊、油腻腻”。通常一排房或几排房才设一个公用自来水龙头,“排子房”把门的首户大多是公共厕所,卫生条件差,老街坊们管这叫“闻着味儿回家”。

  “住房靠国家,分房靠等级”,在“福利分房”时代流行着这样一句口号。20世纪50年代以后,北京城人口逐年增多,独门独户的四合院终于抵挡不住人口的蔓延和渗透,原本一家一户居住的院子便挤进了几家、十几家甚至几十家住户,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大杂院。20世纪六七十年代,北方盛行大杂院,“大杂院”这个词大约是在20世纪中期以后才有的。顾名思义,它的意思就是“大而杂乱的院子”。大杂院在中国很多城市都有,但主要集中在北方,又以首都北京最为典型。在已过去的近半个世纪中,大杂院可以说是北京居民最主要的居住类型之一。

  六七十年代农村居住的大部分都土坯房

  农村住房的门口

  农村的厨房

  过去屋里的炕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小伙称国庆七天需赶六场婚礼宴席 送出一个月工资
下一篇:耍猴人街头玩猴时被抓 猴子在警局离奇暴毙(组图)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