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钓到了吗?看看。这鱼都好小。
杨六斤:
对。
记者:
一共多少只?
杨六斤:
17只。
解说:
可是养活自己这近六年吃的苦头,在杨六斤眼里远比不上失去亲人的痛苦。
杨六斤
如果我哪天病倒了,没有人不知道。因为爸爸生病去世了,妈妈改嫁了,所以别人经常欺负我没爸爸。
解说:
杨六斤最挂念的还是改嫁的妈妈,还有她带走的弟弟。他经常跑出去寻找,却不知要去哪里,只能半路折返,跑回床上独自落泪。
记者:
你最想对你妈妈说什么话?用苗话来说好不好。
杨六斤:
不想说,因为我怕妈妈不要我了,别人嫌弃我,所以把我留到奶奶家里,走的时候妈妈没有告诉我。
评论员:
这真是一个让人辛酸的故事。一个十几的孩子,六岁丧父,母亲改嫁,自己生活在深山里,经常要靠捕鱼和挖野菜来补充营养,来充饥。这样一个辛酸的故事,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他的生活真的是太艰辛了。但是可以从艰辛当中看到这个孩子他本身的乐观和顽强。
这个故事被报道之后,打动了很多人,杨六斤的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下面就让我们连线报道这个故事的广西电视台的记者陈静思,陈静思你好。
陈静思:
张羽,你好。
评论员:
当这个报道播出以后,得到了什么样的反馈?
陈静思:
我们节目是4月30日的录制,在5月23日播出,在录制的现场,就已经有很多的爱心人士在当场愿意对他进行生活和学习上的帮助,也上台给了他面对面的捐助。节目播出之后,六斤受到社会极大关注。从5月30日一直到现在,我们栏目的热线电话一直没有停过,有很多人表示想收养他或者帮助他甚至有欧洲的来电,表示希望能够帮助这个坚强的孩子。他在感受社会大爱的同时,生活得到了改善。如果说被报道之后,他最大的变化就是孤独的杨六斤不再孤独了。
评论员:
从节目播出的第一天,一直到现在连线这一天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关心和捐款的电话一直还没有断是吗?
陈静思:
对,一直都没有断过。
评论员:
现在了解捐款的大概数字是多少吗?
陈静思:
目前的捐款还在变化,大概是五百多万的这样子。
评论员:
这真是让人令人惊讶的数字。静思,你继续在线,我们稍后再连线。
可以看到广西电视台这篇报道,真可以说是杨六斤这个苦难的孩子生命重要的转折点。昨天他还是挣扎在生活生尊边缘的弃儿,而这篇报道播出之后,他成为了一个被社会高度关注而且拥有者巨额捐款的孩子。这样的变化对于杨六斤来讲,他需要适应,而且他周围的人也需要适应。同样在这样变化过程当中,社会用什么样的目光去看待这个变化,如何去理性的判断事情的进展也是一个过程。对于一笔一笔的捐款,更重要的是用法律和理性的态度去关注孩子能够健康的成长,继续来看孩子未来的发展。
解说:
6月初深圳康桥书院的义工在看到六斤的故事时候,决定去广西跟他的堂哥商量,把他接到康桥书院参加暑期夏令营。从6月2日萌生想法到6月6日,4天时间,辗转四千多公里,六斤的顺利来到了深圳。
康桥书院院长 韩翼:
来了就是一份责任,要对他的安全、健康、生活、学习以及他的未来发展负责。
解说:
住在宽敞的宿舍,结实新的朋友,6月6日晚上10点多,六斤到达到了深圳的学校开始了一段全新的生活。在这里六斤跟着实验班的学生一起学习国学,周末时间还会到深圳大学南山荔枝世界进行参观。十几天的时间里,他的生活发生了骤变。
杨六斤:
在老家只学了两门,在这里学《弟子规》《大学》《中庸》《论语》。
解说:
在这个全新的环境中,六斤逐渐有了笑容,图书馆成了他最喜欢的地方。然而,6月20日之后一切又似乎有了新的变化。
杨六斤:
我愿意在这里的,因为去老家没有这里好,这里有哥哥姐姐,他们对我很好,每天都很开心。
解说:
6月20日,杨六斤的堂哥、广西德峨镇政府以及原学校校长赶到深圳探望,并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给出的理由是,他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同时还有几十万的善款也需要六斤回去处理。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