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隆林德峨镇14岁男孩杨六斤,6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改嫁,4年前爷爷奶奶相续去世,他独自生活,住在空房子里,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5月底,他的故事在广西电视台播出,6月6日,深圳康桥书院两位义工,辗转4000多里,把杨六斤接到深圳,学校准备资助他读书。
6月20日,杨六斤堂哥、镇政府干部、原学校校长和广西电视台记者来到深圳,要求将杨六斤带回广西,表示其现在已经是公众人物,需要他回去处理事情,包括捐款。然而,杨六斤已经喜欢上在深圳的生活,表示不愿回去,而康桥书院的老师也不想让他走,双方一度僵持,协调两天后,康桥书院最终同意广西来的人今天将他带走。
广西男孩 感动深圳老师
陆卡娅是深圳康桥书院校董助理、国际高中部副校长,在学校被人称为陆教授,因为她原来是广西师范大学的教授,退休后来到康桥书院任教,据其介绍,6月1日,她在网上看到杨六斤故事的视频,“虽然我已经一把年纪了,但看了杨六斤的故事后,也把我感动得掉眼泪,他很阳光、坚强。”陆教授说。
网上视频多来自广西电视台的报道,据报道,12岁男孩杨六斤是广西隆林县德峨乡人,父亲去世,母亲带着弟弟改嫁,杨六斤被留下来与爷爷奶奶生活。爷爷奶奶相继去世后,杨六斤住在亲戚提供的空房子里,独自生活。想妈妈和弟弟时甚至自己半夜出去找妈妈,半路又折回来,因为害怕给妈妈增添负担。他每个星期从堂哥那里领10元生活费兼零花钱,虽然年纪小,但生存能力特别强,常吃野菜充饥,还自制工具抓鱼,算是肉菜。
陆教授说,她把视频给在学校当义工的杨女士看,当场看得杨女士泪流满面。两人商量,打算去广西把杨六斤带到深圳康桥书院来,由学校资助他读书。
辗转2000公里 带他到深圳
6月2日,杨女士联系上广西电视台,得到了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的电话,而杨取林在广西梧州务工,“我们就做杨取林的思想工作,也给他介绍了深圳学校的情况,后来他同意带她去老家见杨六斤,如果杨六斤愿意,那可以跟她到深圳去。”
6 月3日晚上,杨女士和另一义工郭先生一起,开车直奔梧州,4日上午达到梧州,接上了杨取林,他们就往杨六斤的老家隆林县德峨镇赶,一刻都没有停留。5日上午10时许,他们在德峨镇新街村小学找到了杨六斤,当时他还在上课,郭先生表示,通过杨取林,他们说服了杨六斤到深圳来,先参加学校的两期夏令营,到8月 10日,如果杨六斤愿意,可以留在康桥书院读书,如果不愿意,他们会将他送回来。
之后,他们与杨六斤所在的学校校长杨佳勇沟通,取得了他们的同意后,由杨取林办理请假手续,“我还把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押在学校。”杨女士说。
6月6日晚10时许,他们回到康桥书院,“三天时间,我们赶了4000多里路,因为真的不想把时间浪费在路上,就想赶紧把杨六斤带到深圳,给他一个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郭先生说。第二天,杨六斤的堂兄杨取林和在深圳打工的堂姐也赶到学校,看到学校环境后才离开。
陆教授表示,杨六斤到康桥书院后,跟着实验班的学生一起学国学,学校执行董事沈兰慧还将自家的衣服,特意挑了几套大小合适的给杨六斤,而这两个周末,义工杨女士和郭先生都留在学校陪杨六斤,上个周末,还带他到南山的荔枝世界去玩。
当地政府派人到深要人
据杨女士介绍,上个周末,在深圳务工的杨六斤堂姐杨某来学校看他,当时其堂姐表示,杨六斤公布在电视上面的中行账号,收到了很多捐款,有几十万,政府希望能用这笔钱,给杨六斤盖个新房子,改善他的生活,可能需要他回去,当时杨六斤就说“懒得回去了”。
6月18日上午,杨六斤堂哥杨取林给她打电话,说政府的人会和他一起来深圳,要将杨六斤带回广西。第二天晚上,堂哥杨取林、新街村小学校长杨佳勇、德峨镇政府干部韦某还有两位广西电视台的记者来到深圳。
“当时他们说来看下杨六斤在康桥书院的学习和生活,然后就提出第二天要把他带回广西,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们觉得这样对杨六斤来说是一种伤害,好不容易让他有家的感觉了,又要被带走,回去后是否会回到原来的生活环境,我们也没有底,所以当时就没同意。”沈兰慧说。
沈兰慧表示,杨六斤来到康桥书院后,除了去广西带他回来的义工郭先生和杨女士,学校总共只有三个人知道杨六斤的事,她、陆教授和校长,就连副校长都不知道,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特殊的环境,不想让他在聚光灯下生活,而是和普通学生一样学习生活。
“可能有点误会,因为杨六斤的事情电视台播出后,很多人都来关心他,他现在是公众人物,所以需要他回去处理一下事情。”德峨镇政府干部韦某说,很多人给杨六斤捐款,具体多少他也不知道,捐款如何使用?首先肯定是保证杨六斤的学习和生活所需,超出部分如何处理,这个可能要相关政府部门比如民政等来定。政府是否有提议用捐款给杨六斤盖新房子,其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