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她嫁人后,妈妈也跟着来到丈夫家一起生活,一家人过了近30年的安稳日子。
不幸再次降临,她的儿子30多岁时去世,四年后儿媳带着孙子改嫁远走他乡,20年前,老伴也永远离开了她,“一个好端端的大家,就这么散了,就剩下我们娘俩。”
母女俩互照顾,家里的土地租了出去,王淑霞春天的时候就孵鹅雏卖,到了秋天去地里捡粮食,平时还要外出弄柴火,几乎天天都在外边干活,老妈妈在家里给她做饭,一直做到5年前。
“妈妈的身体可好了,要不是五年前摔坏了股骨头,现在生活还能自理。”王淑霞说。
王高氏身体一直很硬朗,105岁时还能烧火做饭,夏天还能在园子里拔草、浇水,一个人能垛起一人高的树枝垛。也是因为垛树枝,把腿摔坏了,治好后又摔了一次,就再也不能下地走路了。
志愿者上街募捐善款助老人
老人住院后,同病房的一位病友家人将娘俩的照片发在网上,并详细介绍了娘俩的境况,希望更多人帮助她们,中央电视台前不久也报道她们的故事。
大安市第一中学高一的姜广哲到医院看望过两位老人,还把自己的手机号发到网上,方便更多人了解情况。“我们学生能力有限,希望有大人们加入到这场爱心行动中来,帮助两位老人。”姜广哲说。
很多人在网上看到消息后,来到医院看望两位老人,一些志愿者还组织一次募捐,为老人捐款近万元。
现在每天都有好心人来看望娘俩,有的送钱,有的送来水果和补品。4月25日,在松原经商的沈先生和曹女士带着钱,特意从松原赶到了大安市看望两位老人。
4月26日中午,两位大安一中的学生利用午休时间来到医院,每人拿出100元零花钱给了两位老人,并表示以后还会经常看望。
很多住院病人或家属得知有位110岁老人在医院,特意赶过来看看,“看看这位老寿星是怎么活的,咱也沾沾福气。”一位病人家属说。
娘俩想在城里找个敬老院住下
现在,娘俩有农村低保,一年1000多元钱,妈妈王高氏每个月还有600元高龄补贴,女儿王淑霞每个月80元高龄补贴。家里的几亩地10多年前就因修路被征用,补偿款早就花没了。
“妈妈的补贴是最近调上来的,一个月这些钱在农村是足够用了,妈妈住院还不花钱。”王淑霞说,最近她的身体也不好,血压高、心脏也不好,打了10多天点滴,病情好转后就不打了,每天靠吃25元一瓶的治疗心脏的药来维持,“听说药又涨价了,28块钱一瓶了。”
王淑霞说,住在医院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回到农村,怕一时适应不了农村的环境,也怕不能长时间坐车,她的身体现在也不好,不能抱柴、做饭、烧炕,“想在城里找个条件好一点的敬老院住下,这样冬天冻不着,还有人给做饭吃,让妈妈享几天福,110岁了,一直过苦日子了……”王淑霞说到这里哽咽了,用手擦了擦眼睛接着说,政府对她们很好,补贴也涨了,过年过节还给东西,市领导还来医院看望,她们娘俩知足了。
长寿秘方是啥?
说到长寿秘方,王高氏老人抬起头说,“我也不知道,怎么活这么大岁数。”王淑霞说,老人性格好,在屯里住了近百年,从来没跟别人吵过架,谁要是有困处,老人都会尽力去办。“现在有时晚上发烧,我要去找医生,她不让去,说医生都忙一天了,别去折腾医生了。”
老人不挑食、不吸烟、不喝酒,一天两顿饭,吃的盐也很少,几乎不吃咸菜和酱,没有特别喜欢吃的菜、也没有不爱吃的菜。平时用盐洗脸,用盐水漱口。白天几乎不睡觉,晚上八点准时休息。
老人现在耳不聋、眼不花,平日里娘俩经常玩“小牌”打发时间。最近几天因为感冒,老人才不玩牌了,吃饭也得靠人喂了。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