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来来往往的外国人如过江之鲫。笔者求学的90年代,外国人所到之处,都有巨星般的待遇。哪怕刚本科毕业的小年轻来教英语口语,都会入住“专家楼”,进出有门卫把守。他们还会受邀去剪彩,参加他们自己都说不出名号的会议,给当地电视台拍广告,出席当地各种“国际文化节”。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了,西方发达国家衰落了,另外老外多了,人们便渐渐能辨别出其中的七颜八色来。一些“老外”的地位也随之滑落,甚至频频进入负面新闻。2012年,一位北京交响乐团一位来自俄罗斯的大提琴首席,坐火车时脚翘到中国人头上,被抗议了还出言不逊,结果舆论大哗。2013年又有老外骑车撞人,一查发现是在华非法打工。媒体有时候为了渲染,称这些人为“渣滓”。这些人也和我们一样是人,也是在闯荡江湖而已。我们既不必像八九十年代那样仰视,也不要像今日这样俯视。
事实上总体上来讲,这个群落给中国带来了很多好的变化,如六木先生在《纽约时报》上所写的那样。
如今在中国的“华漂”还真不少。他们有很多属于自己的故事。2013年,28个在中国生活、工作过的老外写下各自的“中国故事”,并由同属“华漂”的人编辑、出版成书,书名叫《不良分子》(Unsavory Elements)。
到任何一个外国去生活,都是冒险,勇气可嘉。书中老外,不乏深入中国底层者,其生活中历险场景屡见不鲜:有个老外在中国坐火车逃票,一路惊心动魄。有个老外被拉入黑帮开的卡拉Okay,
被宰得只有落荒而逃。有的病倒后,小城市医生不知如何下手,后来求援于国内的兽医诊所的急诊室护士亲戚,方才脱离险境。 《江城》作者何伟(Peter Hessler)在东北靠近朝鲜的边境被抢,他把劫匪打退,手指受伤。《上海宝贝》的译者徐穆实(Bruce Humes)就没有那么幸运,在他所称的“中国街头犯罪之都”深圳,他在街头被抢。他与劫匪搏斗,结果身受重伤,断了三根肋骨,右手几乎被砍断。
作者一共28个人,难有统一的腔调,但这些故事多姿多彩,倒能更好地反映当代中国的现实。这中间有些故事构思巧妙:联合新闻的北京记者奥黛·安(Audra Ang)在写中国民族关系的时候,穿插着“鸳鸯火锅”的描述。她想着中国能供应一边辣一边不辣的鸳鸯火锅,那也该可以让不同民族求同存异地共存。
有些故事喜剧色彩浓厚。普林斯顿高材生马修·波利(Matthew Polly)跑到河南少林寺学武术,由于学费昂贵,他想中间做点小生意,于是批发了2000件体恤衫,印上少林寺武僧练武英姿。他预备在武僧出国表演的时候,作为随团翻译,顺道卖这些体恤衫。不想访问团前一次出国的时候,有两位成员出逃,导致这一次拿不到签证。马修生意泡汤,无奈之下,把体恤衫寄回堪萨斯父母家,堆在地下室里。后来中国式关系帮上了他的一点忙。美国一功夫杂志编辑过去曾得马修帮忙,这次看马修体恤衫滞销,于是花了五千块买下,让马修的损失减少到2000元,权当中国人做生意说的“交学费”了。
还有一些故事属于闹剧。汤姆·卡特(Tom Carter), 曾带着一个加拿大和一个肯尼亚老外一起去嫖娼。那位加拿大人粗野而小气,在中国不受欢迎,连个女朋友都找不到。去找小姐的时候,听闻价格便宜,一下要了两个,卡特说这叫“红双喜”。这位加拿大汉子事前喝了“三鞭酒”, 要办事时小伙伴不争气,沦为小姐笑柄。他的嫖娼,成了史上最失败的3P事件。此章描述生动诙谐,但老外嫖娼毕竟不光彩,也让我们中国读者看了心里不舒服,此文后来引起了不少争议。但作为全书编者的卡特,对于老外群落自己的嘲笑更多。他表示,随着西方经济的衰落,老外早已光环不再,“新中国是全世界落魄者的难民营。”
加拿大人在中国小姐面前的不举,倒也是中西形势变化的一个有趣象征。
书中对中国教育的观察是一个亮点。不少作者都有过当“外教”的经历,马太·穆勒(Matt Muller)去大学教英语文学,他说“中国的大学不像高等教育机构,更像是高考后的余生。闯过高考,学生劫后余生,在这里疗养。大学是好好休息的地方。…好比是高考后给自己放四年大假。…在这里教书也不像教书,而是一种灾难控制。”他发现中国大学有三种人:“一种是瞌睡君,一种是手机君,一种是发呆君。”很多学生放学后喜欢泡网吧,在此消耗生命,他说这和过去鸦片烟馆抽大烟的没什么两样。
一度被笼统视作“外国专家”的外教,如今虎落平阳。马太的外教生涯中,就曾被中国同事当猴耍,打哑谜扮青蛙、鸭子、母牛。他后来也开始应付差事,乱说故事:“有个人和他的猫横渡大洋。中间有各种历险。也遇到很多人。有的是好人,有的是坏人,大部分是好人,故事结束。”读罢这一段,我不由感叹中国终归还是“神奇”,都能把外教活生生变成麦兜的妈妈。
很多来华的外国人多少都有过怀疑人生的时候,不知到中国来究竟做什么。有的人来了很久还格格不入,生活在外国人的“肥皂泡”(expat bubble)里, 就好比在美国的中国人也有小气泡一样。也有一些老外,和当地中国人建立起极为密切的关系。凯特琳·索利敏(Kaitlin Solimine)到中国后,选择和一中国家庭同住。她的中国妈妈甚至带她去跳起了广场舞。日后,她的“领养家庭”又到了美国,双方的生命深层交错。这种美好的故事书中也有不少。还有洋顾问的夫人,在外国人的居住区,和卖红薯的卖烧饼的底层中国人结下深情厚谊。这一点中国的精英阶层反而做不到。乔思林·艾肯伯格(Jocelyn Eikenburg)甚至打破了知己之间“中国男子无魅力”的传言,嫁给了一个来自中国农村的小伙子,还开创了一个名为“说中国”的博客,讲述跨文化婚姻的酸甜苦辣。只不过她的好多关于中国人尤其是中国男性的判断,仅基于她的中国丈夫,很多地方尚难让人信服。样本规模很小的情况下,下任何结论都免不了偏颇。
几乎所有作者都有自己的著作,或正在撰写之中,这个群落正在多角度影响外界对中国的认知。
此书可以说是他们各自描述的一个拼盘。28个人凑成的文集,难免存在写作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形。但换些视角看一个熟悉的国家,会发现新的风景,所以此书值得一看。我也希望我们看的时候心态更开明一些,不忌讳书中描述的一些阴暗面。需要警惕的是,这本书说到底这是个人口述实录,并非严肃的中国社会现状的学术著作。个人的讲述虽然精彩,却也可能只是一面之词,甚至是猎奇的经历多过平常的故事。
希望有一天,老外在中国,能平平常常地生活或工作,不再戴着特定的西洋镜,
在这个国度寻找新奇。而我们也放弃“老外”这个标签,不再通过肤色和鼻梁之类外在特征来品判他们,而是去看他们内在的品质。这不仅是中外交往的努力方向,也应是中国人之间彼此相待应秉持的原则。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