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设计的有前途。”还有两年,李兴刚就能毕业了,他所在公司主管的儿子是他学习的榜样,“人家21岁,在广告公司做设计,一个月收入1万多元呐。”
李兴刚还想创业。看到毕业时节学士服租赁生意火爆,他便购买了100套学士服,打算在毕业季以每套每天15元的价格出租给应届生们,“不论大小,总是我的一些努力。多积累、多学习一些,总能改变命运的。”
清华学生公寓服务员胡国昌出生于1991年,最近一段时间,他每天早上4点起床去北京西南角的新发地市场进货,拉上满满一辆小面约2000多斤水果回清华大学售卖。他开办的“水果汇道”网站,专门面向清华学生搞水果团购,每天中午12点以后开始在全校范围内免费配送。
这样的“商机”竟也来自补习班:“‘老师’里头有学校学生会生活部的同学,平时聊天获得的灵感。”胡国昌从补习班毕业后,专门选修了北师大食品营养与卫生专业的课程,“想创业,要学知识”。
今年3月,这名“小宿管”正式辞职全职投入到水果团购的买卖上来,“上学期做得不好,亏了两万元;这学期每周销售额能达到两万元以上”。他的团购网站如今已经与清华大学12个院系的学生会生活部合作,每周都会推出新的水果团购活动,价格便宜、水果新鲜。
打工仔的“勤奋”令“老师”们汗颜
手里攥着一份成人高考的成绩单,23岁的设备维修工张钧剑心中笃定:“161分,这成绩上中国农大专科应该没问题。”
张钧剑初中毕业后,先后在湖南株洲、广东中山的工厂流水线上做工,来到北京打工后,他发现身边的同事明显“不一样”:“他们都在考各种学历、证书,求上进。”
张钧剑跟着同事一道,报名加入“青春梦想同龄同行”补习班,每天晚上7点到9点,在五道口附近的一个办公楼里上课。按照一般人的想法,白天工作,晚上上课,是件极为累人的活儿,但张钧剑却觉得“一点儿不苦”,“以前在广东,每天上班就要十几、二十个小时,现在这点苦,不算什么”。
在补习班,几乎每一名学员都像张钧剑一样,工作完了吃两口便饭就去学习,上完补习班就回家复习,第二天继续工作。很多时候,打工仔们的这份“勤奋”会令为他们上课的“老师”们感到汗颜。
贺肃肃是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的大二学生,也是补习班里的志愿者“老师”。她负责在补习班的良乡校区教英语,每周上一次课,每次两个小时。
一个名叫包结实的学员令她印象深刻。这个年近30岁的青年男子已经打工10年,每周六、周日都要坐1个多小时的公交车过来上课。补习地址变更后,他仍然坚持每次都来上课,“他们单位竞选职位,他说自己必须考上大学”。
在与贺肃肃的交流中,不止一名学员向她表达过对于“上大学”这个机会的珍惜,“很多人都跟我说,自己特别后悔放弃了学习没有上大学”。
学员的年龄大多比贺肃肃大,上课时,大哥、大姐们会主动给她擦黑板,看她讲课口渴了,会有人给她递上矿泉水。他们中,有一些人已经结婚生子,闲聊时,贺肃肃会听到很多带孩子打工的辛酸故事。
“跟他们接触,我有时会觉得不好意思。”学员们并不知道,自己日夜苦读想进的“大学”,与想象中有很大的不同。贺肃肃说,学员们眼中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大学生们那里,常常被以“翘课”的方式浪费掉。
自从当上“老师”,贺肃肃就很少在学校里“翘课”了,“翘课时,会觉得自己在糟蹋父母的钱,在浪费生命”。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