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孩子从左到右依次是袁龙、袁凤、袁呈、袁祥。
“四小凤”已经长大了(资料图片)
来自山东的袁高峰一家,在常州靠卖菜为生,2011年,妻子生下四胞胎,分别取名为“龙凤呈祥”。目前,老大、老二跟着爷爷奶奶生活在常州戚墅堰,老三、老四和父母生活在武进奔牛镇。长时间的两地分居,让兄妹四个彼此很陌生。所以,袁高峰一家有个心愿,希望明年全家人能够生活在一起,孩子们能一起上幼儿园。然而,对于这个贫困的家庭来说,愿望很难实现。
近日,在现代快报记者的联系下,经过教育部门协调,4个孩子的入园问题终于解决了,袁高峰心中的石头也终于落下了。
28 岁的袁高峰和27岁的董梅兰,是在常州生活的外乡人。2011年4月,董梅兰在山东临沂老家生下了“龙凤呈祥”四胞胎,老大和老三是男孩,取名袁龙、袁呈;老二和老四是女孩,取名袁凤、袁祥。由于是早产儿,4个孩子出生后都被送进保温箱抢救,为此夫妇俩至今还欠着亲友10万元医疗费用。
孩子刚满月,袁高峰就带妻儿回到常州。董梅兰有语言障碍,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袁高峰以前是开三轮摩托车卖水果的,近年来这行生意不好做,几个月前转行卖生姜和大蒜头。每天凌晨,袁高峰都会骑上三轮车去凌家塘蔬菜批发市场进货,因为付不起摊位费,他只能骑着车到处跑,每个月两千多元收入,要维持全家的生活。
“孩子出生后,山东有家奶粉商给我们免费提供了1年零3个月的婴幼儿奶粉,之后就没吃过奶粉,我们吃什么孩子也吃什么。”董梅兰说,虽然他们家里是卖菜的,但他们几乎从来不吃蔬菜,主食是山东煎饼,每顿饭都是吃点煎饼、喝点水。偶尔有卖剩下的蔬菜,炒一下就算是改善伙食,有时候房东和邻居会送点吃的给孩子。
“孩子两岁多了,只喝过三次骨头汤、四次鱼汤。”董梅兰很心疼,但又很无奈。
由于营养跟不上,“龙凤呈祥”四个孩子比同龄的孩子矮小,邻居告诉记者,四个孩子从没穿过新衣服,衣服、鞋子都是好心人捐送的。
孩子两岁多了,只喝过三次骨头汤四次鱼汤
生活贫困
“孩子满月回常州后,老大、老二送到戚墅堰跟爷爷奶奶过日子,老三、老四和我们在奔牛。”袁高峰说,因为夫妻两人实在无法照顾四个孩子,所以只能两地分居。
袁高峰和妻子租住在奔牛镇史家村委南塘小组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这里不仅是他们的家,也是卖菜的仓库。
房东觉得他们可怜,把原本每月200元的房租降到150元,还免去他们的水电费。
“龙凤呈祥”的爷爷在戚墅堰区五一菜场租了个摊位卖菜,每月也只有两千多元的收入,奶奶在家带孩子。
由于长期分开生活,一年只能见个三四次,袁龙和袁凤对父母都非常陌生,至今还不肯喊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之间也非常陌生。昨天上午记者看到,“龙凤呈祥”四兄妹见面后,各玩各的,基本上没有交流,胆子较小的袁凤则一个人躲在角落里。
“四个孩子之间很生分,很少交流。”袁高峰担心,长期分开生活,会对孩子造成不良的影响。
兄妹四个见面后很陌生,基本没有交流
两地分居
最大心愿
渴望团聚,希望孩子能一起上幼儿园
明年,孩子就到上幼儿园的年龄了,但让袁高峰苦恼的是,孩子想要在常州入园非常困难。
“小孩的户口都在老家,想在常州上学,必须要提供一些材料,其中孩子父母的劳动合同或个体经营营业执照我提供不了。”袁高峰说,董梅兰有语言障碍,找不到工作,只能在家带孩子。他也考虑过到厂里打工,但苦于没文化、没技术,而且厂里上班时间固定,无法照顾家里而作罢。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没办法提供相关材料帮孩子办理入园。
袁高峰咨询过多家幼儿园,都卡在材料上,也有一些民办幼儿园愿意接收,但高额的学费难以承受。
“如果孩子能在一起上幼儿园,我们就可以考虑全家生活在一起了。”袁高峰说,这是他们全家现在最大的心愿。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