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一经传开,再加别有用心的人添枝加叶,就变成西太后和杨小楼有什么风流韵事,而且两包银子也变成两包金子了。杨小楼后来为了避嫌到西便门外白云观当了道士。
凤凰卫视11月12日《凤凰大视野》,以下为文字实录:
陈晓楠:八大胡同当年不但因为老字号以及会馆文化闻名,还是戏曲文化以及京剧的发源地,当年一些戏曲名家比如谭鑫培、杨小楼、梅兰芳、余叔岩、马连良等等,都曾经在此居住或者是登台献艺,据说民国时候的鸳鸯蝴蝶派作家张恨水在写下《啼笑因缘》、《金粉世家》等等小说的同时,也曾经以票友的身份在大栅栏的戏园子里扮过丑角,此时的八大胡同可谓是名角们竞相斗艳的名利场。
解说:1840年是清道光二十年,中国发生了两件大事,六月在广东沿海大清国与英国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就在同一年,一个新剧种京剧诞生了,而孕育京剧的地方就是旧京前门外大栅栏的八大胡同。
贾勇:以前问厕所是师傅,您知道这厕所在哪儿吗?厕所,您往前面三十多米,完了往右边拐,拐过去你闻着味儿就到了。
解说:老北京市民贾勇生在大栅栏,长在大栅栏,对旧京往事他极为捻熟。
贾勇:聚宝茶室好地界啊,又能喝茶又能会友,你看里头这结构,小二楼这感觉就是一样改成铁的了,那会儿全是木质结构,这天井多舒服是不是,看见没有,以前是红灯,现在是红喜子了,这就是时代的变迁,你看那些老木头,老柱子,老二层那种,千重栏的感觉多漂亮。
解说:从八大胡同今天残存的老屋旧院里,人们仍能感受到它当年的风光,其实八大胡同之所以出名不是因为青楼文化,它还与戏曲文化密不可分,自清初实行“旗民分住”政策后,随着京城的商业和娱乐中心外迁,大栅栏一带不仅成了老字号和会馆的发源地,也成就了戏曲文化,其中仅大栅栏一条街上就有五家戏园子,分别是广德楼、庆和楼、庆乐园、三庆园和同乐轩。
张金起(《八大胡同的尘缘旧事》作者):在明代以前戏剧的中心是在你说的砖塔、粉房在那一带,从明(代)以后转移到了南城。
解说:戏园子扎堆的大栅栏也火了这一地区的八大胡同,据载八大胡同最早成名就源自清乾隆年间的一件轰动朝野的大事,徽班进京。
所谓“徽班”是指以安徽籍艺人为主的戏班,当年徽州的盐商富甲一方,纷纷蓄养戏班,其中最出名的有三庆、四喜、和春、春台四大徽班,时京剧尚未产生,徽班最初以带安徽口音的昆曲为基调,并被徽籍盐商引入扬州。
扬州时为南北通衢的盐都,梨园之风盛行,但此前占据扬州舞台的主要是苏州人为主的苏班昆曲,其被视为雅乐,一些官场交际或民间庆典都要上苏班昆曲,扬州有条苏唱街就因街上住着很多苏昆艺人而得名,但徽班的到来却给苏班很大冲击,《清末民国伶人秘史》中这样记述,徽班不像苏班那样拘泥传统,他们汇合四方之人,五方之音博采众长,徽班还因有徽商做后盾,演出十分排场,据说当年排一出《桃花扇》,费银十六万,一出《长生殿》则费银四十余万,此外徽商还捧红了一些名角,其中春台班的郝天秀在台上柔媚动人,令观众销魂,人称“坑死人”。徽班走红扬州,不但撼动了苏班昆曲的地位,还惊动了远在京城的乾隆皇帝。1790年是乾隆皇帝八十大寿,扬州的徽籍盐商江鹤亭为表忠心,特组织徽班中的三庆班进京祝寿,这成了当年轰动京师的大事件。
张金起:并不是说徽班来了(专门)进宫给乾隆唱戏去,而是在故宫到颐和园沿途搭建了很多戏棚,实际上是唱给老百姓看的,就是沿街很热闹,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三庆班在京城一炮打响,让其他几大徽班也坐不住了,从清乾隆年直到嘉庆年,四喜、和春、春台等戏班相继进京,形成了四大徽班,齐聚京城的宏大场面,徽班进京后把大栅栏的戏园子当成了竞相斗艳的舞台,而离戏园子不远的八大胡同则成了他们最早的落脚点。
张金起:实际上他们来了以后呢唱完戏就落在这个地方了,就开始(演)各种小戏在这个大栅栏地区盛行,他们也住在这儿,比如说三庆班、四喜班都在这一块。
贾勇(老北京摄影家):给皇上唱完戏没回安徽,直接就住到咱门口了,就樱桃斜街,铁树斜街,就住这块儿。
解说:据载当年三庆班进京后曾下榻于八大胡同中的韩家潭,百顺胡同,四喜、和春、春台等戏班则下榻于陕西巷百顺胡同及李铁拐斜街,为此北京有句老话,人不辞路,虎不辞山,唱戏的不离百顺、韩家潭,作家吴建雍这样描述,八大胡同最初是为戏班子提供到京师的住处,是旅馆性质的,当时的戏园子集中在大栅栏,演员们进京要有住处,有吊嗓子的地方,还要离戏园子、剧院近,所以就选在了大栅栏以南,新华街以东的八大胡同一带。
张金起:徽班进京的居住地就在八大胡同里面,那么是所有的这些因素促成了八大胡同。
解说:徽班进京后被人称为京剧史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那么京剧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是一副由清末画师沈蓉圃绘制的清代名伶像,被称为“同光十三绝”,所谓“同光十三绝”是指清同治与光绪两朝十三位戏曲名伶,其中梅巧玲是后来京剧四大名旦之一梅兰芳的祖父,谭鑫培是京剧史上第一个老生流派,谭派的创始人,而位居“十三绝”之首的程长庚则是当年四大徽班之一,三庆班的班主,被尊为京剧的鼻祖。程长庚祖籍安徽石牌镇,生于清嘉庆十六年,于道光二年随父入京,先后落脚于八大胡同中的石头胡同和百顺胡同,百顺胡同在八大胡同中名气最大,曾是徽班进京后最早的栖息之地,百顺胡同三十四号是程长庚的旧居,寓名“四箴堂”,为程长庚成名后的堂号。
刘进元(学者):(当时)八大胡同里面很多戏班子也是在那一带,咱们很多著名的京剧界演员的家也是在那一带。
贾勇:实际上从安徽到北京,从咱们家门口就落了脚,就一直没走,最后形成一大片地区,包括像那边校场口,裘家街附近啊,在宣武门那块儿,梨园在那儿(有)一大片。
解说:程长庚自幼在三庆班学艺,进京后不仅成了三庆班的台柱子,还当了班主,人称大老板,当他主政三庆班时,却逢徽班面临重大转折,时京城舞台上除徽班外,还有昆曲、汉剧、梆子剧等各类戏班子,大家你方唱罢我登场,形成了昆腔、京腔、秦腔及徽调的鼎立与对峙,一篇文章这样记述,四大徽班进京之后,昆曲虽然已经逐步衰落,但因其艺术水平较高受到当权者的支持,在北京戏曲舞台上仍占有较重要的地位,此外在北京还有秦腔、京腔以及其他一些地方戏,都拥有一定的观众。
如何与对手抗衡,徽班进京后被迫走上了一条博采众长、曲线谋生之路,时为迎合京城的观众口味,徽班常与汉剧、秦腔等同台献艺,不同风格的唱腔在舞台上互相渗透,形成了“徽汉不分、徽秦不分”的特别场面,人称“风搅雪”。这场长达数十年的“徽汉”及“徽秦”合流,终于促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的形成。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