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华人网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社会万象

探访养老院:护工忍受低廉薪水照顾别人父母(组图)

www.sinoca.com 2013-07-15  新快报



  黑猫伏在她的脚边,任黄舜英抚摸自己的头,却不时四下张望,对周围的世界保持警觉。

  无法判断,喂猫能不能真正帮助黄舜英对抗无聊的时间―――在人生暮年,与疾病相比,时间这个残酷的对手更为强大。

  每天下午,当一对开着机动三轮车来食堂运泔水的夫妇准时出现,黄舜英知道,已经两点了,她该回去洗澡了。她小心地绕过草丛,在每个放过猫粮的角落检查一遍,发现有没吃完的猫粮就用塑料袋包起来,放回盒子。这时有猫绕在她脚边,黄舜英就会放下猫粮,轻声问:“还吃不吃?”

  “这些猫最近变得挑食了,”黄舜英说,女儿最近给她买的鸡大部分都被她拿出来喂了猫,“它们吃了肉,嘴变尖了,不爱吃猫粮了。”

  黄舜英收起猫粮,扶着石椅站起来,摇摆着,蹒跚回住处。几只猫紧跟在她身后,也朝着楼上走去。黄舜英回过头停下,猫也停下,回过头去继续走,猫就跟着继续走。“就像小孩子跟着奶奶,”黄舜英颇有满足感地笑了,但又皱了一下眉头:“他们不喜欢猫。这里管得紧,猫儿不准上楼,发现了会被打的。”

  无差别的人

  所有人都清楚,善意的谎言并不能帮助老人们打败时间,衰老和失能从未停止。

  电梯打开,黄舜英挪进去。猫蹲在两米远处没有跟上来,看着电梯门闭合。

  老人们特殊的气味从走进大楼的一刻开始弥散,因为过于安静,楼里的空气也好像是衰老的、凝滞的,在这里走得太快、动作太大都会让人感到惶恐。

  走廊两侧的房间大都敞开着门,透过窗子望过去,房间里的老人或者躺在床上,或者坐在椅子上,也有人正在走动―――但因为动作太慢以至于一眼扫过去会错以为他只是在站着。

  无论他们是站着、坐着还是卧着,似乎都让我感觉是一样的:他们好像什么都没有做,只是在那里而已―――岁月侵蚀的最后的结果是,他们是一群无差别的人。

  黄舜英提着猫粮,每一步只能向前迈进一只脚的距离,但这足以令她在穿过一群好像什么都没做的老人时,显得生机勃勃。

  一位站在电梯门口的老人把手指伸向半空停住了,思考了一会儿,才按下了电梯按钮,整个过程花费十几秒,好像幼童在操控一件神秘玩具。我帮他按了按钮,他用含混不清的声音告诉我,自己家在佛山,很快要80岁了。

  但这里的时光似乎又是迅疾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老人院里平均每个星期会有一个老人死去―――在换季的时候,这个比率则更高。为了不影响老人的情绪,管理人员会对每一个死讯保密或者撒谎,谎称死去的老人是搬走了,或者被儿女接回家了。

  但这种欺骗似乎是多余的。喜欢打麻将、行动力较强的黄玉(音)笑着告诉记者,他很清楚,有些老人其实是“不在了”。

  所有人都清楚,善意的谎言并不能帮助老人们打败时间。衰老和失能从未停止。

  与自卑作战的护工

  “帮老人洗脚的时候,就会想起贵州老家的公公婆婆,我在这里给别人的父母洗脚,自己家的老人却没人照顾”

  直接照顾老人的是散布在几栋楼里的700多个护工。他们大都是外地人,以湖南人居多,四川、广西人次之。除了饮食起居打扫卫生等等一切具体的工作需要小心施展,护工们更多的是必须保持行动上的克制―――她们虽大多是40岁上下的妇女,但在老人们迟缓的状态里,却显得太过年轻。她们习惯于降低了走路的声音,习惯于放慢了说话的语调,习惯于把相同的话不断重复、重复、再重复。

  和具体工作上的要求相比,心理上的负担却是护工们最难突破的命题。

  “低贱的。”在与记者交流中,在老人院做了15年护工的姜艳几次红着眼睛提到这个词。

  护工姜艳39岁,贵州凯里人,苗族人,读书读到初一,24岁来广州打工。从进入老人院工作到现在,她已经做了15年。最初工作时帮助老人处理大小便时,曾经连续许多天呕吐、吃不下饭,15年后,这些痛苦都已经习惯了。但提及这份工作的社会认可度,姜艳仍然难掩失落。

  最让姜艳难以释怀的是几年前的遭遇,姜艳下班后到老人院附近的市场买菜,鸡肉档口的老板看她走过来,马上把鸡肠子摆了出来。姜艳觉得受到侮辱,上前理论,档口老板指着她的工作服回了一句“你们穿这身衣服,我都不想卖给你”。

  “他们觉得我们的工作是低贱的,收入又低,只能吃得起鸡肠子。”姜艳说,因为觉得被人看不起,最初几年回到老家,都只说是在医院打扫卫生,不说是在老人院做护工。“说是在医院,人家就会看得起你,觉得医院好。”姜艳曾介绍过几个老乡一起来老人院做护工,但多数都是做了几天就辞职不干。

  养老机构护工短缺的问题在近几年愈发引起关注,因为工资低工作辛苦,老人院护工越来越难招,而专业对口的护理专业毕业生则不愿把自己的工作“低端化”也不愿来。随着老员工流失,年轻人招不到,护工老龄化已经成了福利机构的普遍现象。

  “我们这边已经有很多50多岁的老龄护工了,等再过些年她们老了做不动了,谁来接班呢?不要说90后和80后不愿来了,现在就是70后都很少,大部分护工都是60后。她们也有老的那天。”梁经理告诉记者。

  工作15年之后的姜艳如今可以拿到2700元的月薪―――这在这家老人院的护工里已经算高的了。姜艳把两个孩子带在身边,打工的丈夫也可以一起住在老人院里,“现在感觉这里像是我的家了”。

  对于“常回家看看”入法一事,姜艳有所耳闻,她说她并未见到老人们的子女来得更勤。但对护工这个工种而言,似乎反而是一道刺痛:“帮老人洗脚的时候,就会想起贵州老家的公公婆婆,我在这里给别人的父母洗脚,自己家的老人却没人照顾。”

  因为老人的照料不能请假,姜艳曾经在2001年到2007年共计七年没有回过家。

  儿子的升学难题是她唯一反复提到的困难。她跑了很多家学校,想让儿子进去读初中,因为没有房产证,都被拒绝了。“孩子的书读得不算好,但是也不差,如果去个好学校,不是越读越好吗?谁不想孩子读个好学校?”她喃喃自语。

  这个时候,黄舜英提着她的猫粮,在姜艳的自言自语里走过了大厅,回到了她贴满照片的房间。

  可以预见的是,在这个自有其运转速度的世界里,她需要和其他1800多个老人、410多个护工以及十几只野猫一起,继续对抗很多东西,比如时间、失落以及孤独。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上一篇:80后小夫妻恋爱长跑8年 老公饭后都不洗碗闹离婚
下一篇:丈夫外面找“小三” 时髦妻子跑去高速路撒钱泄愤

[声明] 加拿大华人网刊载此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加拿大华人网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网站完整版 | 广告服务 | 网站声明 | 网站留言 | 联系我们 | RSS
Copyright © 2000-2015 加拿大华人网 SinoCa.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