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温州一女性,悬赏2万元求壮男精子。网络还有‘捐精’互助群体,私下里交易精子,女方可能求子心切,男方多数要求‘直接捐精’……道德上先不说,这太危险了!”昨日一网友向记者报料。记者随后做了暗访,发现这种“自助式”的捐精方式,果然在民间存在并悄然盛行。而与此同时,国家指定的我省精子库却“精源”告急,“库存”很难满足求孕需求,目前登记的不孕夫妇有2万多对,预约已排到了2年之后。
 一冷一热的背后有什么原因?
 
 预约已到2年后
 
 年纪大了等不起
 
 网友说的温州一女性,网名是“X-AB,温州”。
 
 记者按照报料人提供的信息,加入了“赠精群”,与她匿名联系上了。
 
 里面的网友,多数像她一样把自己的名字用符号与文字显示,比如求精的,用“X”加上血型、地区,而捐赠精子,用“G”加上血型、地区。
 
 “X-AB,温州”对自己的“悬赏”没有避讳,表示如果有合适的精子,自己愿意出2万元酬金。
 
 “找到合适的了吗?”记者问。
 
 “还没,已经见了几个了,网上能了解的只是一部分信息。涉及到下一代,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身高、长相是硬件,我还想挑挑学历、性格人品,这就难了……”
 
 为什么不去医院呢?“X-AB,温州”说,去过,但是说精子库紧张,要等很久,年纪不等人。
 
 记者匿名进入某“爱心捐精平台”,随即被介绍加入一个“供需交流群”。捐精者“播撒爱心”主动来联系了。
 
 对方很直接地做起自我介绍:身高177厘米,35岁,体重70公斤,O型血,孩子随妈妈的血型,不会有血型上的困扰。
 
 不怕直接捐精染上疾病、违法或有伦理问题吗?这位捐精者表示没有认真考虑过。
 
 “求精”风险高
 
 “赠精”也会上当
 
 实际上,记者调查发现,民间自助赠精,赠精者也会被骗上当。
 
 3个月前,浙江某医院就有一位男士来“举报”,他先后5次向“求精者”汇款3万余元,后来发现被骗。
 
 原来,这位男子上网时,偶然看到一则“求精”信息:“富家小姐因老公出车祸丧失生育能力,希望找到一个人捐精,事先付好心人10万定金……”
 
 随即,男子拨打了对方留下的电话号码,在之后的8天内按对方要求先后5次汇去中介费、体检费等2万多元。之后,对方又声称需5000元律师公证费,男子乖乖汇款。而后,女子约他在浙江某医院见面一起做检查,男子如约而至,可等了半天“富家小姐”没有现身,才意识到上当。
 
 医院帮助其报警,可钱至今没有追回。
 
 我国不孕不育发生率超10%,精子供不应求,正规赠精预约已排到2年后。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