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小说《红岩》,让重庆歌乐山上的渣滓洞和白公馆闻名遐迩。但鲜为人知的是,在渝中区下半城狭窄蜿蜒的老街里,还藏着另一个“渣滓洞”。
探索
老街废墟 掩藏“反省院”
从渝中区解放东路沿街的小巷进入邮政局巷,只见弯弯曲曲的小路两旁,处处是堆得乱七八糟的砖石,绝大多数建筑已经被拆除,只余残垣断壁,偶尔有几栋主体结构尚完好的,居民也早已搬迁一空,小巷里罕有人迹。
就在这一片废墟中,一栋四四方方的三层小楼显得十分突兀。小楼刷成深灰色,外形保存得十分完好,看上去坚固非常。小楼位于一个大院中间,周围被其他建筑完全包围着,只是右边一面的建筑如今已被拆除,这栋小楼才暴露出来。
这栋完好的小楼是什么来历?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负责人之一、网友“白水”表示,这里就是“反省院”,是除了白公馆和渣滓洞以外,重庆城另一个关押共产党人的监狱。
历史
关押数百人 见证不屈斗争
“反省院”是什么?2月18日,记者查询了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的相关资料。资料显示:重庆反省院是上世纪30年代初,军阀刘湘下令建立,使用了 7年时间,曾关押过大量的共产党人、共青团员。但就像歌乐山上的渣滓洞、白公馆一样,这座“反省院”并未如愿“感化”犯人,反倒见证了狱中共产党人不屈的斗争。
据资料显示,上世纪30年代初,随着重庆被捕的共产党人日益增多,重庆城里的巴县大监及分监人满为患。于是当时的四川军阀刘湘将储奇门大火中烧毁的山西会馆废墟划作院址,建成重庆反省院,将约200余名“共案”犯陆续集中到这里关押。
军阀们建立“反省院”的初衷,是想收买、感化共产党人,但被关押的共产党人以监狱为基地,展开了不屈的斗争,多次发起抵抗活动。据被捕者之一梁佐华回忆,在反省院里,曾有人写下“囚徒之歌”长诗,以明心志:
“牢门阴森,牢墙高耸;铁窗暗淡,枷锁重重;锁得住我们的身,锁不住我们的心――我的心,飞出牢门,飞过长江,飞到瑞金苏维埃中央……黑风暴雨何猖狂,共产党人更坚强……长夜漫漫何时旦,海枯石烂不变心……”
故事
阴暗牢狱 走出世界语学者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这座反省院中“反省”过的,有不少当时中共的骨干力量,如时任代理中共四川省委书记的张秀熟;历任中共川东特委秘书、共青团四川省委秘书长、中共下川东特委秘书长的梁佐华;曾随中央红军长征的女红军战士李桂英等。
对于这些“重要人物”,反省院采取了大量“感化措施”,如写“反省日记”、在狱中开办图书馆、邀请宗教人士进行“感化”等。但事与愿违,狱中的共产党人将写日记的纸张拿来卷烟、利用图书馆进行学习,甚至反过来将劝导者发展成了朋友。
据记载,居住在重庆的着名加拿大传教士、精益中学(今11中)前校长文幼章先生,也曾被邀请来“劝导”关押的共产党人,却被共产党人的执着信念和献身精神所感动,成了他们的朋友,并教导大家学习世界语。后来的国际着名世界语学者、重庆世界语协会顾问易文斐,就是在反省院中,从文幼章那里学会了世界语。
现状
成康复中心 建筑仅余一栋
“七七事变”后,国共合作投入抗日大业,关押共产党人的反省院被撤销。重庆解放后,反省院被人民政府接管,成了当地老年康复中心。据文物工作者介绍,原本反省院有两栋建筑,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拆毁了一栋,现在这座三层小楼,就是反省院仅存的部分。
随着渝中区下半城改造的开始,邮政局巷大多数老建筑被拆除,老年康复中心也早已搬走。昨日,记者走进人去楼空的反省院楼房里,只见各房间里窗户都开得既高又小,有些窗户上还保留着木制的栅栏。楼道里阴森森的,站在顶层楼道上,可以看清大楼院坝里的一切动静,是“监控”的好位置。这些残存的特征,都鲜明地证实了这栋小楼的最初用途。
规划
已成文物保护点
不会被拆除
随着下半城改造的推进,反省院周边的“邻居”们,大多已被拆除,就算暂时没拆的,也已经人去楼空,墙体写上了大大的“拆”字。那么,这栋隐姓埋名多年、堪称另一个“渣滓洞”的老房子,会面临怎样的命运?网友“白水”对此也表示忧虑:“如今,反省院属下半城拆迁区域,居民已全部搬迁,留下一栋空楼破烂不堪,是保留,是维修去向不明。”
昨日,记者向渝中区文物保护部门咨询,工作人员表示,反省院建筑目前已被列为渝中区文物点,“将来不会被拆掉,而是会作为文物保护起来”。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