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社乡下陈中心小学距离兰溪市区50多公里,昨天,黑皮肤卷头发的巴比正在这所学校上课。
因为有些感冒,他耷拉着脑袋,托着腮帮子,时不时偷偷转过头看看邻桌同学新买的卡片玩具。
8岁的巴比是一名中非混血儿。他一出生,母亲就抛弃他失踪了。两年前,他的非洲父亲在义乌生意失败,抛下他回国,从此断了音讯。
巴比成了一个没有国籍、没有户口的孤儿。
幸运的是,巴比有一位疼他的兰溪“奶奶”。经过一番波折,巴比成了下陈中心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人见人爱的洋帅哥,说一口兰溪普通话
颠簸了两个多小时,记者终于在下陈村见到了巴比。
他看到记者时,马上说:“阿姨好。”一口流利的兰溪普通话,让记者措手不及。
黑黑的巴比眉清目秀,穿着一件宽大的棉袄,因为是捐赠的显得不合身,小手藏在长长的袖子里。
巴比十分开朗,说自己8岁,最喜欢玩卡片,还喜欢跑步。
“我每天都和巴比玩卡片,他把我的卡片都赢走了。”身边一个同学乐呵呵地说,又打算拉着巴比趴到地上玩卡片。因为巴比很特别,同学们都愿意和他交朋友。
班主任金老师说巴比非常聪明,学习成绩中上。说着,拿出巴比的作业本:“你看,写得多干净。”
下陈中心小学校长蒋志明说,这孩子如今是学校乃至这片地区的小宝贝。因为混血的缘故,他在学校和附近有点小名气。
“巴比是住校的,每周要坐车回家。专线司机和售票员都认识他,特别照顾他。”蒋志明说,有时候来回学校,好心的村民看到他在等车,就会主动说“巴比,我带你一程。”上个星期,售票员阿姨还特意来学校看巴比,给他买了好多零食。蒋志明笑呵呵地说:“这孩子懂礼貌,人见人爱。”
非洲爸爸回国了,巴比成了兰溪山里娃
也许是还小,巴比没有意识到自己和别人的不同,因为他也有“奶奶”和“爸爸”。
其实他口中的“奶奶”和“爸爸”只是临时照顾他的盛美娟和她儿子。
巴比的爸爸是非洲多哥人,来义乌做生意。妈妈是中国人,生下巴比后不知去向。两年前,在义乌做生意失败的巴比爸爸回国了。把巴比交给司机暂时照顾,这个司机就是盛美娟的儿子。
58岁的盛美娟是一位兰溪深山里的淳朴农妇,儿子和媳妇在外打工,家中还有八旬老母。
“原本以为只是帮着照看一两个月,没想到他爸爸回国就不回来了,一点音讯都没有。”盛美娟一家千方百计找过巴比的爸爸,都找不到。
虽然家里条件差,但日子总算过得去。盛美娟抚养巴比到现在,很疼爱这个非亲非故的洋孙子。“巴比很乖,有时候他乖的让我想哭。”
“每个周末,巴比从学校回家,都会跟着我去厂里帮我捡线头。他还说,长大了要孝敬奶奶。”
盛美娟说,有时候村里人开玩笑说,把他带到大城市里扔了,外国孩子肯定有人捡去。
“这怎么行?我当他是自己孙子。”盛美娟想都没想过,让巴比离开自己。
这个“黑”娃娃没户口,“奶奶”发愁将来打工怎么办
眼看巴比到了上学的年龄,盛美娟跑了很多学校。“孩子没户口,上不了学,急死我了。”
每个孩子都有公平享受教育的机会,本着这个原则,下陈中心小学无条件收下了这个“黑”学生,还免费让巴比住在了学校的宿舍里。
2012年9月,巴比临时读上小学一年级,2000元学费是“爸爸”出的。上学那天,要填生日,“奶奶”盛美娟临时想了个3月15日。
下陈中心小学有个春蕾班,这个班里的25名学生享受上海一名企业家每年给予的伙食补贴。这个学期,蒋志明将一个多出来的名额给了巴比,让他每天中午都能吃上免费的营养午餐。
“还好现在能临时上学,可是将来打工怎么办?没个户口不行啊。”盛美娟没多少文化,但是为洋孙子的落户问题发愁。
蒋志明说,学校、当地教育和民政部门都在想办法协调解决。
记者联系了兰溪市行政服务中心和兰溪市社会福利院。
兰溪市社会福利院院长张娟说,“孩子如果没有亲属,可以送到福利院,我们会为他们办理落户。如果孩子有亲属,且法律明确规定有抚养义务的,应该由孩子的亲属抚养。”
巴比有爸爸妈妈,只是都不知所踪。这个流落在兰溪深山的混血小孩,未来何去何从。本报将继续关注。(实习生 冯梦哲 本报记者 张/文 特约记者 葛跃进/摄)
加拿大华人网 http://www.sinoca.com/